黄土情

老鳄

朋友<br>你到过黄土高坡吗?<br>见过一道道梁、一条条沟吗?<br>听过哥哥妹妹在圮梁梁上的撕心裂肺吗?<br> 在这里借用题头音乐中的歌词:<br>不管它弯了几道弯 ,<br>万水千山,<br>也要回到那梦里边,<div>我那高高的黄土高原。</div> 梦境 <p>黄土地上的窑洞,你就不想在它的怀抱里晒晒太阳?</p> 出长安就算正式进入黄土地,从南昌开车到铜川约1500公里,耗时5 天,个中的艰辛与快乐离题太远,就不在这里赘述。 进入铜川, 计划中的第一个景点就是耀州窑博物馆。<div> 耀州窑始于唐代,终于民国,为宋代六大窑系之一(北宋末是耀州窑的鼎盛期)。耀州窑是我国历史名窑之一,有“北方刻花青瓷之冠”的美誉。</div><div> 我们到达这里是星期二,博物馆休息,这也忒奇葩了吧?全国的博物馆都是星期一闭馆。<br>  耀州窑博物馆建立在铜川市黄堡镇的耀州窑遗址之上,1994年建成并对外开放。收藏各历史时期文物50多万件(片),陈列展出耀瓷珍品1000多件,精品荟萃,品位高雅。<br> 可惜,只有下次了。</div> 博物馆旁边有一个耀州青瓷工业园,只有二家开门营业,其中李家瓷坊展品精致养眼,从这里基本可以感受到耀州瓷的魅力。 <h3><font color="#010101">  李家瓷坊展厅只有一位管理人员,但她却很耐心地跟我们介绍耀瓷的特色,每一件作品的特点,为什么其中有些作品单价高达数万,老鳄本就对瓷器外行,听得云里雾里。到陈炉后才知道她就是李家瓷坊的老板李竹玲。</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图片为李家瓷坊展厅一角。</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李竹玲出生在一个具有300多年历史的陶瓷世家,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一级技师、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耀瓷传承人于一身。其曾祖父李鸿雅是陈炉“桥上李家”久负盛名的翁窑匠师,祖父李逢时在民国初年创办了“红花福”瓷行,其父李升科,陕西工艺美术大师,是陈炉古镇远近驰名的制陶拉坯高手,能把瓶、罐、钵、碗、盘、碟等100多种器具了然于胸,信手拉制。</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也正因为是李</font><span style="line-height: 1.5;">竹玲的介绍,我们才有幸来到陈炉古镇。</span></h3> <h3><font color="#010101">  耀州窑以铜川黄堡镇为中心窑场,沿漆河两岸密集布陈,史称“十里陶坊”。同时还有立地、上店村、陈炉镇、玉华村等窑场,依次排列,绵延百里。经过金元兵灾及各朝代的动荡变迁,各陶场均已停烧,惟有陈炉镇延续至今,成为西北地区的制瓷重镇。陈炉镇11个村庄几乎家家烧瓷,被誉为“陈炉不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陈炉还有这样的传说!体现的是西北人的豪爽加一点点蛮气。</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走进古镇就走进了窑场, 满眼看见的只是罈罈罐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陈炉有着黄土人家的全部基因,层层叠叠的窑洞一家压着一家,上家窑洞的前院就是下家窑洞的屋顶,抬头不见低头还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李家瓷坊就压在关家瓷坊上方,让人家如何发达得起来?我这是作为一个南方人的思维,可能西北人习惯了窑洞压着窑洞,层层叠叠,谁又碍得了谁?习惯成自然。</font></h3> 临近国庆了,这个旅游小镇我还真没有碰到一个游客,或许游客散落在众多窑场、瓷坊讨价还价去了。 <h3><font color="#010101">在陈炉铺路也不用什么石子,直接陶片铺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有窑厂把门洞也封了起来, 看这繁体字估计也是五十年代以前的门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塬上人家有着自己的乐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一个个新窑旧洞讲述了一个个悲欢离合的故事,故事背后包涵了几代瓷人的辛酸与奋斗,如有时间可以住下来慢慢聊,确保你回来铸就一篇长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高原上也透着江南的灵秀,看到这张图片时我不说出拍摄地点,有谁会想到是在黄土高原上的作品?说是江南某地的拍摄,没有人会怀疑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陈炉还是延安时期红二方面军的驻地,有很多革命遗迹,不过好象都不怎么开放参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从无人机上俯看陈炉。</font></h3> <div>  其实这次旅行还参观了澄城尧头镇的尧头窑,它没有耀洲窑这么出名,但是它也是陕西渭南历史上著名的民间瓷。 </div><div> 尧头窑以黑瓷为主,是我国传统制瓷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可惜,现在能开工的窑口不到百分之一、二,一片广袤大地上到处是废弃和残破的窑场。</div> 道光年间的瓷窑 尧头黑瓷是陕西渭北的民间瓷窑,有着1300年的烧造历史,2015年06月1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尧头黑瓷”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div>  尧头黑瓷以其造型稚朴、古拙,具有鲜明的民间文化风情及浓郁的泥土气息而著称。釉面乌黑发亮,釉色光润、釉质饱满是它的特征。<br></div><div> 图片为周家老作坊产品</div> <h3><font color="#010101">最后看一眼陈炉,带上大大小小厚重的耀瓷。</font></h3>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离开陈炉已近下午6点,到目的地君宜县城还有60多公里,一路上有这种景观,要想赶在天黑前住下来似不太可能。</span></p> <h3><font color="#010101">这就是要梦回的黄土高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样的的落日你能不驻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君宜的清晨,一抺阳光透过轻纱洒在塬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洛川黄土博物馆是第二个打卡地,图片大门是人家的办公场所,在里面转了几圈也没有弄明白我们该看什么?怎么参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直到遇见一位工作人员方知看黄土还得在几里路以外,他随便用手指划了一个方向,我估摸是出门左拐。出门左拐确实是有一条路,顺着路开了五、六百米又回到我们进来的大路上。想想不对,掉头又返回来,直到路人指点穿着过大路一直往前。</font></h3>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这就是七沟八梁?</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当你驻足停步的时候耳边会飘过信天游;会响起锁喇;会把你的思绪带到三秦大地。你的基因记忆会告诉你七千年前你在这里生长,你在这里扎根。这梁梁峁峁就是你的魂游处,这沟</span>沟坎坎<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就是你的魄所在。</span></p> 黄土高原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横跨中国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七省区,主要由山西高原、陕甘晋高原、陇中高原和河套平原组成。<div>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只要是华夏子孙,血管里流淌的就是一个母亲传下来的血脉。<br></div> <h3><font color="#010101">  黄土高原东西长1000余公里,南北宽750公里,包括中国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海拔高度800~3000米。我们这次走的仅限于以延安为中心的一小块地方,看到的塬、梁、沟谷类型不过十之一二。</font></h3><div><font color="#010101">图片还是正确反应了洛川塬的特色。</font></div> <p>  洛川塬属于中国陇东董志塬、陕北洛川塬和陇中白草塬三大著名塬之一,面积达4300Km平方(我对这个数据存疑),沟谷切深在80-140米之间(塬厚度),这得要多长时间的水流冲刷才能形成?黄陵至延安高速公路上的“亚洲第一高墩大桥” 洛河大桥,主墩高达143.5米。</p> 这张照片是07年去新疆时拍摄的洛河大桥(那个时候的数码相机成像还不如现代的手机)。 陡峭的黄土谷坡,塬面上几乎是一根直线。 <p>沟谷</p><p>沟谷上方还留有废弃的梯田</p> <p>  如果对面圮梁梁上出现一个红衫小妹妹,万绿丛中就会多那么一个亮点。</p> <h3><font color="#010101">坡坡上的梯田。那是人民公社战天斗地留下的痕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黄土地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下到沟底有一个废弃的村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断墙还记录着几十上百年的蒼殇 。</font></h3> 废弃的院门,门立柱歪歪扭扭的。还真的是随性砍二根小树一插,绑上两根皮绳就可以移动门扇,陕北人的浪漫? <h3><font color="#010101">  里面的窑洞已然破败,但窗前的蜂箱里还有蜜蜂进进出出,一片繁忙,还有人来收蜜吗?</font></h3> <p>  小村庄就落在白云边,有一条柏油路通向远方,只是人去楼空,绝没有车辆驰过。</p><p>  这次旅途中还去过二个村庄虽说也是楼空人走,但总还是能碰到一、二个年纪大的人聊聊天,不象这个村庄死寂寂地一个人没有。曾在院墙上看到山洪将至的公告,或许是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迁移的原因。</p> 离开黄土博物馆也没打算在洛川住,计划下一站是雨岔,所以定在甘泉县城住下,洛川往北大概十来公里就是洛川会议旧址。 <p>  洛川会议旧址展览馆占地不小,这是进到大门内展现在眼前的雕像。</p><p> 洛川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成建制转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历史性会议,共产党正式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p> <p>洛川会议会址</p><p>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冯家村召开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22人。会议讨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任务和与国民党的关系。会议期间就某些议题争论还是蛮激烈的,反应当时思想转变的难处。</p> <p>  会议期间,毛泽东同志的住处紧挨着会议室。这个小院原为村民冯建勋的私塾。</p><p> 整个会议安排在冯家村,参会人员与警卫、机要都安排在各冯姓村民家中工作和居住。七十多年前这个村子有五十多户人家,也算不小了。</p><p> 这个会议当时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以至于63年洛川县政府准备筹建洛川会议纪念馆还搞不清楚当年会议是在冯家村还是霍家村召开的。好在是徐向前记性好,回忆当年召开会议的村子位于公路的拐弯处,村口有一个大水塘,水塘旁一大柳树东边有两孔窑洞,人们根据这些特征,才确定了洛川会议是在冯家村召开的。</p><p> 走进这个小院就走进了那一段历史,推开那扇木门就打开了当年的记忆。 </p> 展览馆展出了部分中央档案保存的一些文件和往来电报,在外届还不是很容易查阅得到。 图片可以看到210公路在这里拐了一个弯,会议纪念馆指示牌右面有一口水塘,当然还没有忘记种上一棵柳树。在那个抗日战争遗留的印象中,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背着行囊从这条当年的黄土道上追寻自己的理想。据说江青就是在这里第一次见到毛主席的。 <p>  从洛川到靖边的波浪谷我开车走的是国道,中间宿甘泉、志丹和安塞。这种之字型走法很多人奇怪,其实最初设计的路线并没有安塞,宿点是雨岔、毛项和志丹。引起变化的原因有两点:决定要去一趟延安蟠龙镇的刘坪;离开寸雨岔的第二天预报有雨 。19年九月下旬的陕北居然没有几天不下雨,以至于树上的苹果、葡萄、枣等水果都要赶紧采摘,真是奇了怪。</p> 蟠龙镇的烈士陵园 <p>  图片为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与前面的蟠龙战役不同,这是解放军首次进入蒋介石统治地区作战的战役,也是西北战场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首次战役。地点在君宜县瓦子街镇。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在延安驻守有十多年时间,周边十几个县的革命遗迹数不胜数,在这里也就不一一例举。</p> <p>  到刘坪的唯一目的是同事的妈妈是从这里走出去的老红军,老太太有恩于我,谨记于心。既然专程游陕北,弯点路来看看她老人家年青时生活过的地方,重温一下老人家幼年的脚步也算是一种怀念。</p><p> 图片为刘坪村的农民新村,13年洪灾后兴建。</p> <p>  这是刘坪村的卫星地图,一条高等级的乡道贯穿整个村庄,包西铁路也紧靠着刘坪。刘坪到延安50公里,到子长县40公里,看起来刘坪的交通还是挺方便的。但实地考察就不是那么回事,我在那里待的几个小时恁是没有见过一辆客车经过,估计村民出行还是要算着时间、看着天。</p> 刘坪村北口的公路西侧,一例向北开行的客车正好轰鸣而过。 公路东侧基本都是梯田,除了路边种了一些玉米外其它旱地没见种什么庄稼。 公路与铁路几乎平行,作为乡道这路修得够好了,只是过往车子不是很多。 <p>  这是我来到刘坪后看到的第一排窑洞,就在马路上方不远,看不出还有人居住。我站着的地方后退几米有两个老人(说起来还没有老鳄年纪大)。与他们聊天得知刘坪原来是一个有七、八百号人的大村,姓氏比较杂,姓刘的和姓谢的稍为多些。这些年与全国同步,年轻人基本都走出去了,剩下为数不多的老人、病残。现在村里总共才90多人,不足原来人口的九分之一,平时也就看不到什么人迹。</p> <p>  马路两边除了新村以外老宅子并不多,经村民指点,原来村里人多住在沟沟里。沿着公路来回开车可以看到有三、四条土路顺着沟谷延伸到山里面,老鳄就指着一条最大的土路先进去看看。车是开不成了,那就迈开二条腿。</p> 路边是这样的玉米地。 窑洞就建在半坡坡上。 大多数窑洞破败成这个样子 <p>  每一口废弃的窑洞前面都有这样的石磨,当时的村民就靠它将粮食磨成细粉,解决吃饭的问题。随着离去的主人久久不回还,石磨还保留着自己的原样静静地等待。</p> <p>一步步往上,停下身子回过头来,看这几十户人家的景象真可谓山村薜荔人遗矢。</p> <p>收工后在这里啦话话的大爷去了哪儿?</p> <p>坐在门前纳鞋底的大娘今在何方?</p> 这个窑洞就算保存得比较好的 捅破窗纸看到的是曾经的故事 路上一摇一摆走来一只老母鸡,有鸡?就有人家。 这个碾子还在使用。 听见有人声,屋内走出来一位大娘。聊天之中得知她不是本地居民,在刘坪租用一些土地种粮食,土地租金近乎于白送。 养牛是她家的主要收入,据介绍一头小牛养一年可卖到五千元钱以上(据说城里人喜欢吃小牛肉)。 临了还送给我们几个自制的月饼,拿在手上有模有样,只是吃起来有点硬。 再往里面去除了残垣断壁就是漫山的枣树,累累的果实将枝头压弯,随手就可以采摘。在物质富裕的今天,没有谁会为了几个枣辛苦半天,眼睁睁它花开花落,落红满地。 <p>  站在坡顶瞭的是另一道梁,刘妈妈也曾在这里高歌信天游?对面坡坡上也曾有她的心上人?对面梁梁上那会儿有梯田?大生产那会儿人们集体劳动吗?八十年前这里会是什么样子?一连串的问号让人久久不能离去。</p> 这是刘坪村另一条通往沟沟里的小道,老鳄坚持顺道走了一遍,沟里面大同小异,只是窑洞数量相对更少。 曾经的小康人家。 图片上的二条横路就是我走进去的二条沟。 村子南口看刘坪新村,基本就这么几户人家,离开前与村民闲谈时讨要了当地几个大荔花老根和一根玉米,可惜玉米还没有长老,到今年拿出来想种植时已然是霉坏了,大荔花倒是发芽开了花,算是留下一点念想,没有枉来一场。 自刘坪到安塞导航带我走了一条地图上几乎找不到的路(百度地图称蟠下路),一路的坑坑洼洼,越野车在这路上估计也跑不起来。四十几公里的路居然跑了二个多小时。 顺着弯弯曲曲的公路爬到了山腰上,视野开朗起来,看到的是一片郁郁葱葱,黄河的水不变清还真对不住黄土塬上的绿植。 快到公路的最高处,一路都是这种景象,延长石油就靠这些不知疲倦的磕头机改变了陕北人民的生活方式。 在公路的高点远眺。 <div>  安塞县城是傍着延河而建的狭长居民区,一江两岸通行自然少不了众多的桥梁,桥梁也就成了安塞的景色。</div><div> 从图片可以了解到所谓延河在江南完全可以称之谓小水沟,当然,雨季涨大水的时候肯定不止这么一点水。</div> 小县城有小县城的特色和它应有的繁华。 <p>  腰鼓之乡,腰鼓当然是突出的重点,晚上出来的一个重要目的自然也是想寻找广场上斗鼓的陕北汉子。</p><p> 我们到达安塞是9月27日,宾馆服务台告诉我因为准备国庆演出,村里暂停了这几天的商演。一次又一次地踏空,这就是拍脑袋计划的后果!自以为详细周到,实际是漏洞百出,下次可要涨记性。</p> 出米脂前往啧口的路上,公路两边都是层层梯田,说是梯田也不见种什么庄稼。瞅着路边坡坡上似有人家,老鳄停车驻足再探黄土人家。 上第一个坡有一大棑新窑洞,当然只有老两口。老头有三个儿子,他扬言要为每个儿子砌二孔窑洞。老鳄真的疑惑他儿子会回来住吗? 地上晒的是高粱。这张图可以看出最右边窑洞还没有完工,奇怪的是最左边的窑洞是没有门的,难道是套间? 窑洞外墙红石铺就,显得异常结实,窗棱又似旧木,看起来还挺牢固。窗台上晒的是来年的玉米种子,地上的红枣应该是自己吃的吧(抑或给儿媳、孙辈准备)。最有意思的是门帘,共有15个小方块,两边各是五个鸟类图案,两两对称,中间五个字是“年年日平安”,没搞清楚,难道是入的错别字? 窗台上的南瓜有点迷你 <div>  老两口邀请我们屋里歇息。陕北山里人都很客气,每每相邀我们都不好意思。不象南方人,村里进了一个陌生人,大家的眼睛都警惕起来。这或许是基因融合后还保留的一点点草原遗存。</div><div>未完待续</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