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平安归于你——————我的抗疫心路

YXL

<p>  一场突出其来的疫情,让2020年的春节变得“非比寻常”,尤其对医务工作者而言!腊月二十九,溧水寒冷而热闹,人们正在享受着一家团聚的幸福,等待着新春的来临。可是,在这个除夕前夜,我却不得不告别家人,奔向溧水区人民医院应急病房这个战场。</p><p>&nbsp; &nbsp; &nbsp; 溧水区人民医院是溧水区唯一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的定点救治医院。作为感染科的一员(虽然由于身体原因,近一年在体检中心工作),我和我的同事们在第一时间进入感染科,来到溧水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在这期间,我院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同事们,让我感动,在困难面前,正能量越发能体现的淋漓尽致。除夕前一天医院成立应急病房后入住第一位新冠肺炎疑似患者,我们感染科樊春燕主任身先士卒,第一个进入隔离病房;我们的党支部书记黄大福主任(肿瘤内科),原本他可以离的远远的,但却放弃家人团聚,主动要求加入隔离病房治疗组;还有那小小身躯却能爆发无线能量的侯莹医生,首批进入隔离病房没有一点犹豫。此外还有我们的左耀武、高雨生、黄玉婷医生,在这里,我向你们点赞,你们都是好样的。</p> <p>义无反顾进入隔离病房的樊春燕主任</p> <p>溧水区人民医院临床第四党支部书记黄大福主任</p> <p>  除夕之后,我再没有回过家,医院和政府为我们自身及家庭的考虑,安排了君凯大酒店让我们入住,为我们的充分休息提供了保障。休息之余,想到年幼的儿子,有时也会让我眼眶湿润。我不敢多与他视频,每次他只会问“妈妈,你今天回来吗?”“妈妈今天不回来”“那你明天回来吗?”“妈妈明天也不回去”“那你什么时候回来?”“……”除了沉默岔开话题,别无他法,因为我们都不知道这场战役什么时候结束。但值得欣慰的是:在我没有回家的日子里,儿子并没有因此长时间哭闹,感谢家人的付出,特别是婆婆,本身腰就不好。家人的付出也让我在前线放心不少。</p><p>&nbsp; &nbsp; 自溧水出现首例确诊患者后,我院防控形势越发严峻和紧张。医院各级领导及医务人员付出了大量的休息时间和辛勤劳动,溧水人民也响应国家号召居家休息,防止疾病传播;同时,有大量的社会组织、企业和优秀个人为医院抗疫前线送来了物资和慰问!让我们不禁感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再大的坎我们也能跨过去!</p><p>&nbsp; &nbsp; 湖北、武汉是重灾区,形势越发严峻,很快,医院组织了第一批援助武汉的医务工作者。她们是“王凤凤、刘辉、杨秋悦”,还有紧随其后出发的秦艳萍。王凤凤是感染科的护士,也是我的好姐妹,得知她作为援助武汉的第一批人员,我为她感到无比的自豪。同时,作为党员,作为感染科这个目前走在最前线科室的一员,我也作好了随时驰援武汉的准备。</p> <p>首批出发的三位美女</p> <p>  2月8日晚22时,医院接上级通知要求驰援武汉同济光谷医院(收治武汉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要求我们医院组建第三批支援武汉医疗队(医生8名,护理人员30名),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里,大家踊跃报名参加,很快组建了一支以黄刚主任为领队的优秀医疗队伍,其中也包括我。作为一名党员,作为医院一直站在抗疫第一线的感染科的一员,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名,我兴奋而又激动,但之后我也哭了,哭不是因为害怕疾病,而是因为不舍。夜里打电话给老公,老公说:“其实我早就作好了你去武汉的准备的,你是党员,也是感染科的一员,而且我们俩都是武汉培养出来的医学生(我和老公都是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2007年毕业),武汉培养了我们,现在武汉有难,我们应该为武汉贡献自己的力量。你放心去,家里有我,儿子有我”。感谢家人的支持,平时你在普外科工作,儿子你带的少,现在你得又做爹又做妈了。</p> <p>我和丈夫在出发武汉前的合影</p> <p>  2月9日,我们来到医院,经过再次严格的培训,剪去我们珍爱的长发(为了胜利和安全,我们什么都舍得),为出发武汉作最后的准备。临出发前,医院领导、溧水区领导给我们送上要求及祝福,让我们暖心,也让我们群情激昂,热血沸腾!</p> <p>38位勇士出发,医院领导一起合影!</p> <p>医院连夜为我们准备物资,为我们的前线工作保驾护航!</p> <p>整装待发</p> <p>  半个月没回家,没见儿子了。临出发之前,丈夫问我要不要把儿子接来见一面,我说:“不要了,我怕儿子会不让我走”。丈夫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他哽咽着对我说:“叶晓丽,你一定要平安回来,我和儿子不能没有你”。我再也忍不住我的泪水,我默默地对自己说“谢谢你们,我的家人,我的爱人,我一定会安全回家”。</p> <p>临行前的拥抱,再也抑制不住的泪水!</p> <p>  现在回想:江苏省委书记带领我们958名江苏援武汉医务工作者以及在场送行人员,共同喊响“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的场面,时时仍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激荡,可能这是我这一生中最为骄傲的时刻吧!</p> <p>在禄口机场集合共同喊响“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p> <p>  2月9日晚上19时,我们乘坐东航专机到达武汉。武汉,那么的熟悉,又那么的陌生!武汉,算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这里待了五年,但此次踏足武汉,却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来得神圣而高尚。这次来武汉,我不能去看看我的母校和老师,不能去欣赏武大美丽的樱花,不能再去品尝户部巷的小吃,不能再去感受汉正街的繁华和喧嚣,而是和你站在一起,一起战胜疾病。下飞机后,经过短时间的等待,武汉派班车把我们送到下榻的酒店安排食宿。武汉虽然生病了,但仍然尽它最大的努力为我们的生活作好了保障,感谢武汉!</p> 下榻的武汉光谷会展酒店 <p>  经过一夜的休整,第二天下午我们一起再次参加了培训(不可缺少,最大程度的保护好自己)。我们溧水人民医院的小伙伴们,被编入南京市第一医院,和浦口中心医院及江宁医院的同仁们一起整体接管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E1-5F重症病区。</p> <p>援助医院(曾经一直羡慕能在这家医院工作的同学们,现在我也来了)!</p> <p>  2月10日晚20时到第二天凌晨2时,我和我们医院ICU李晶晶、消化内科王辉一起(还有好多护理姐妹们,原谅我没有一一介绍)参加了第一批工作团队。时间紧迫,我们向同济本院的医生请教,熟悉病历系统操作、梳理各项流程,一切准备工作紧张而有序。当夜,我们负责的病区共收治了47位重症患者。</p> <p>大白和大黄</p> <p>穿上防护服开始工作</p> <p>  在乘坐班车回酒店的路上,我真的为自己的表现感到骄傲。我对自己说:武汉,我们来了,你快点好吧!我和老公儿子再来看你,欣赏你的风华正茂,欣赏你的繁花似锦。等乌云散开,我们一起去看武汉的樱花,一起去迎接新的春天!祝福武汉、祝福湖北,待到今春樱花烂漫时,再道一声春光正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