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云上丹寨 丹寨蜡染
一染为蓝
再染为靛
把草木的生命融入布料
就把自然穿在了身上<br></h3> <h3>苗族蜡染历史久远,早在秦汉时代,苗族先民就已经掌握了蜡染技术,他们与世隔绝,乡民们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延续着生命的意义,古老的蜡染技艺也随之完整的保留下来,被海内外公认的“东方第一染”。<br></h3> <h3>在黔东南,丹寨县是个地势险恶,交通不便,长期几乎和外县隔绝的丛林山区。<br></h3> <h3>丹寨苗族蜡染传承地最具典型代表的是双尧、排莫两个大自然村寨,也是丹寨蜡染的发源地<br></h3> <h3>蜡染的原料来源天然,取自板蓝根,由板蓝根发酵而成的蓝靛。丹寨处在西南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最适宜板蓝根的生长,故蜡染原料在西南地区有充分的保证。<br></h3> <h3>在多种植物染料中,蓝靛是应用最广的一种,把蓝草叶放在桶里里发酵便成为蓝靛。<br></h3> <h3>若非亲眼所见,恐怕没人相信,画布上精美的花鸟动物,没有草稿,没有圆规尺子,信手拈来,这些画娘多数来自蜡染的发源地排莫村<br></h3> <h3>丹寨型蜡染图案主要取自然界中的各种蝴蝶、花鸟、鱼、以及一些想象中的动植物,其中以蝴蝶纹样最常见,是因为蝴蝶在苗族的世界里,是人类与万物的始祖,是自然和睦共生的母亲--蝴蝶妈妈。<br></h3> <h3>这个《蝴蝶妈妈》的传说影响深远,形成苗族特有的一种文化意识,即对蝴蝶的热爱和崇拜,就是对祖先的热爱和崇拜。<br></h3> <h3> 绘画完成后把白布平稳的放在桌面上,把蜡放在一个炭火盆里加热,使蜡融化。然后再用蜡刀蘸蜡,按照线条作画。<br></h3> <h3>蜂蜡是蜜蜂腹部蜡腺的分泌物,它不溶于水,但加温后可以融化。就是利用它的这一特点作为蜡染的防染剂。<br></h3> <h3> 以铜刀作笔,以蜂蜡为墨,图案了然于心,在素色的手织布上信手拈来。<br></h3> <h3> 以铜刀作笔,以蜂蜡为墨,图案了然于心,在素色的手织布上信手拈来。<br></h3> <h3>有些“蜡封“因折叠而损裂,于是便产生天然的裂纹,一般称为“冰纹“。有时也根据需要做出“冰纹“。这种“冰纹“往往会使蜡染图案更加层次丰富,具有自然别致的风味。<br></h3> <h3>在经过几次浸染,晒干后,需经过反复冲洗。<br></h3> <h3>反复清洗完后再用清水煮沸,煮去画布上的蜡质,再经过漂洗,画布上就出现蓝白分明的花纹。晒干就可以做成一件蜡染制品了。<br></h3> <h3>丹寨的充满“苗山野趣”的蜡染正走出穷山僻壤的封闭的山寨,走进美术研究的艺术殿堂,走向城市,成为最时髦的服饰材料,走向全世界,成为属于全人类的艺术瑰宝。<br></h3> <h3> 丹寨苗族蜡染不再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间野花,而是登堂入室的“东方第一染”!<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