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电三轮

青山石

<h1> 父亲的电三轮</h1><h1> 老父亲的勤劳吃苦在我们那四村八邻可是远近闻名的,当然,不只是吃苦耐劳,他思想还挺先进,年轻的时候,他曾在涧河边搞过水磨,压花车,弹花机等玩意,那个时候,没有电,利用涧河的水力来做功干活,还挺有新意,听爸爸说生意还挺好,后来,政策不允许,他只好拆掉机器,还受了批斗。 我小时候在涧河边放牛时,还见过父亲水磨那个巨大的水轮以及安装机器的破窑洞,水轮后来被大水冲走了,窑洞被大水冲跨了……<br></h1><h1> 八五年,父亲就开始承包青山村里的果园,那果园大的很,一面坡,几道沟,全部是盛果期的苹果树和梨树,他一签合同就是十五年,那年头,父亲年轻,能出力,拚命的没日没夜的劳作着,给果树松土,施肥,打药,再加上那时雨水稠,果树到夏末成熟时把很多树枝都压折了。<br> 他还一手挖了好几孔窑洞,又盖了三间瓦房……唉!总而言之,他一辈子吃的苦,受的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完的。随着年纪一年年的增长,儿女们都希望他待在家里休息休息,可他根本闲不住,手里有了点积蓄后,老俩口商量着买一辆电三轮当代步工具,这个想法给我的哥哥姐姐们一说,他们全都反对,年纪大了,手脚不灵活了,买车多危险,何况他们从来就没摸过车,学不会。也是,哥哥姐姐们考虑的主要是老俩口的安全问题。<br> 老俩口买电三轮的决心已定,尤其是老妈妈,干什么事只要拿定主意,决不轻易改变,老父亲呢,虽然没有妈妈那样坚决,看起来心里痒痒的,真的是想买一辆代步小车。年纪大了,出了一辈子苦力,走不动路了,但是却闲不下来,根本歇不住,除去平时开荒种了至少四亩地外,农闲还要去采药,捡破烂等,去什么地方没有个代步工具还真不方便,不能光让儿女们接送吧。况且,儿女们有时忙,那胜自己有个小车方便呢?妈妈把阻挡她买车的姐姐哥哥们骂了顿,“就行你们年轻人买个车疯来疯去,就不行我们买个代步工具?你们别管我们买车的事。”说实话,父母的几个子女中,我算是比较听话的,可对买车这件事,我也还是有顾虑的,担心的,毕竟七八十岁的老人了,除了会开架子车外,连个自行车也不会骑,不知能学会吗?<br> 顾虑归顾虑,担心归担心。我还得硬着头皮陪父母去买车。刚开始我们准备买一辆二手电三轮,一来想买辆二手车先学习学习,练练手,二来想一旦真学不会,放在那儿也不可惜。买车的老板说,像他们这种年纪学会开电三轮的老人多里去了,一会儿就学会了,这种老年代步车,跑的慢,稳当,还能拉点小货什么的,方便的很!不过,你还是买新的吧,你说的那辆二手车是从我这卖的,当时电机小,电池小,没劲不说,每次充电跑的里程少。现在技术不断提高,又出这一款车,适合咱这丘陵地区,电机大,电池大,充满电至少跑五十公里,完全满足老年人的代步需求。听了老板一番话,我们决定不买二手车,买一辆新的。可这个老板只卖步步先牌的电三轮,没有别的品牌,到别处去看看,比较比较,看那一款合适就买那一款车。<br> 当时,在渑池的新市场车行,卖电三轮的没几家,经过仔细的比较,我们决定买一辆宗申牌的电三轮,这种车价格比步步先牌贵三百元左右,但做工强实,用料大,尤其是我使劲把这两种车的车斗往上提,感觉宗申的比步步先重不少,这说明它用料确实好点。车行的老板和我们是老乡,扯起来还有点老亲戚,一番好话,便宜了一百元,三千二百元买了一辆宗申牌电三轮。<br> 这车真是漂亮,精致,银灰色的车身漆明锃亮,车把更是明晃晃的,车灯大大的朝向前方,配上两边桔红色的转向灯,既炯炯有神,又小巧玲珑。车把两边的后视镜直直的竖着,像两只大耳朵。最精妙的设计是后车斗,提起来是可以并排坐两个人的小沙发,放下去就是可以放东西的小车斗,拉点麦子,化肥,农具等绰绰有余。老两口围着车子转着圈,脸上乐开了花,满意极了。<br> 我也从来没开过这种电三轮,不过,我会开摩托三轮,道理是相通的。我让他俩坐上车,插上钥匙,打开开关,缓缓的拧下油门,车子就慢慢的开动,非常稳当。一路上,秋阳高照,风儿吹在脸上舒服极了。真快,不一会儿,就到家了。回到家,妈妈赶紧找来两条鲜艳的红布条,分别系在小车的两个后视镜上,经过这样的打扮,小车就越显漂亮了!<br> 有了车子,下一步就该教二老学开车了。选了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把他们带到一块平坦开阔的地方,这地方很避静,没有其他车也没有其他人。我先告诉他们俩那是脚刹,那是手刹,那是电门。开车时眼看前方,加电门时手要缓 缓的,千万不能把电门加大,要停的话,右手慢慢的松电门,再用脚踩下刹车就停住了。 <br> 知道了这些基本的驾驶技术后,我先让他们轮流到车上试试,不开开关,先踩踩刹车,拧拧电门,找找开车的感觉。然后,再鼓励他们开始开车。我说:“你们别怕,这种车车速慢,跑不了多快,就是跑的快,飞机照样有人开嘛!”妈妈胆量大,她急着要自己先开开试试,别看妈妈当时八十多岁了,但耳不聋,眼不花,脑子一点也不糊涂,她轻巧的上到车上,按照我的教法转开了圈,车子带起的丝丝微风吹起了妈妈花白的头发,吹起了系在车旁的红布条,此时的老妈妈显得年轻了许多,看起来有点英姿飒爽的味道!经过我的鼓励,二老一会儿就学会了,在这个场地开着一圈圈的转,我让他们每人练习大约一个小时,就让妈妈开车载着我和父亲回家了。<br> 第二天下午,又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我又教父母在这个场地练习了一个小时左右,看他们练习的熟练了,我又教他们怎么倒车,怎么使用转向灯,怎么使用喇叭,把这些都交待清楚了,老父老母算是基本上会开车了。我再三叮嘱他们一定要慢,一定要慢,就回单位上班了。<br> 星期天回家,老俩口笑着对我说他们开车去西阳了,在西阳开门市的表弟劝妈妈说:“三姨,你已经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就别开了,让我姨夫开好了。”可老妈妈喜欢开车,老俩口还争着开车呢。又一个星期天,我回到家,老妈妈笑着说:“我们开着车到县城去转了一圈,回来的路上还把邻居给捎了回来。”看来,他们会开车了,我应该放心了。<br> 有了自己的电动车之后,很多老年人把它比作自己的儿子,自己的腿,真是方便,我也被解放了,不用操心接送他们了。自从老父亲会骑电三轮之后,这小车跟随老父亲南征北战,几乎每天都出动,农忙时拉着农具,农资到地里干活,回来时拉着丰收的果实。农闲时采药,捡破烂。<br> 电三轮买回来的第二年春天,老父亲开着电三轮到横岭顶去采五加皮,这车还真是有劲,去时一路上坡,尤其是到了后涧,便是盘山公路,几十个弯转来转去,回来时拉着采到的几十斤中药,来回至少五十里,一点也不耽误事,非常顺利,他一连干了五天,把采的五加皮卖给中药房,收入五百元呢。<br> 夏天家槐花开时,他开着小车到处去采槐米,[家槐树上没开的花骨朵],他每天早晚出动两次,从不停歇,有时下雨时,衣服淋的全部湿透才回来。一个夏天,最多时采的槐米有八百来斤,能卖二仟多元。把采回的槐米摊在小院里晒干,绿绿的,滚汤时放一撮儿,汤水则是 黄黄的,泛着清香,好喝极了,能解热生津,有保健作用。采完槐米,皂角刺也成熟了,父亲开着小车到处去找野生的皂角刺,方圆三十里范围之内的皂角树,父亲都清楚哪儿有,长多大,结刺没。他一年能采到五十公斤左右的皂角刺,一包包的皂角刺在后院堆的老高了。种上麦子,天冷了,可老父亲却仍然闲不下来,开车到处去采集扫帚苗籽,这种药,学名叫地附籽,他也不怕天冷,还说干活时还热呢,记得车子买回后的第二年冬天,他一个冬季采了十二包地附籽,就是那种一百斤重的大麻袋子,你可想这中间的辛苦啊!这些中药,前两年价格高,好卖,这两年不知什么原因,根本没人要,卖不了,我想可能是人们这两年越来越依赖西药,中药的需求量大大减少了吧。<br> 这两年夏天不采药后,老父亲并没有闲着,他开始种菜卖菜了,他把自己种的春玉米,夏玉米,基本上搬掉卖嫩玉米棒了,一天两次,上午下午各一次,能一个月不停的卖,再配些自己种的南瓜,葱,豆角,一车基本上卖七八十元,一天也能卖个一百多块呢!这几年,移动支付太方便了,老父亲不会移动支付,放走了不少客人,我给他做了一张我的微信收款二维码,让他卖菜时带上,这样方便多了,过几天,一算帐,我再把这些钱转成现金交给老父亲,这卖菜,一年收入还几千元呢。<br> 到了冬天,老父亲还是闲不下来,他打听到那个地方有建筑垃圾或者是拆迁工地,就开上电三轮,带上晃锤,钢钎,手钢锯,到这些工地去砸钢筋,上午下午各去一次,轻易不耽误,一天能砸五十公斤的钢筋,放在院子里,七扭八歪,堆成一堆,积赞几天,然后拉到废品收购站卖掉。冬天冷,手都震的裂着口子了,但他用医用胶布一裹,照样不停工,直到这个地方实在没有废钢筋可砸了,才在家里歇会儿。有时候,他们老俩口一块地去捡破烂,老父亲用晃锤砸,老母亲用钢锯锯。唉!他们总是闲不住,子女们劝他们休息,老父亲总是不吭声,老妈妈则笑着说:“人是动物,光吃饭不活动,时间长了身体可受不了。”<br> 电三轮买回来的最近这两个冬天,老父亲光捡破烂总收入也有三四千元,有了收入,老俩口也经常下馆子,买点红烧肉,喝点酒,买点好衣服,好烟,吃好点,穿好点,这些都是应该的。也享受一下劳动带来的幸福时光!<br> 时间长了,老父亲对电三轮越来越依赖,一步路也不想走了,连去前排老乡家串个门也开着车子,有时候,我临时需要骑着去办点小事,老父亲也不情愿让我摸他的车子,我也只好作罢。他这样高频率的使用车子,我估算下来,他每年至少跑五仟公里,四年多下来,他的小车至少为他跑了两万公里。前轮胎上的胎花磨光了,两个后轮胎换了个遍,电池去年夏天又换成新的了。前两年,由于乡村公路上枣刺,铁渣多,老父亲的电三轮后胎经常扎破,撒气,有时候星期天一回到家,做的第一事是给电三轮补胎,有时候老父亲等不及,就自己卸了轮胎,坐公交车到西阳去补。去年夏天,老父亲去卖菜时天下了大雨,雨水渗进电池,把控制器给烧了,在县城一问,换个控制器得二百元,我嫌贵,就用摩托车把电三轮给慢慢拖了回来,用两轮摩托车拖电三轮,直行还好,转弯抹角可要小心,搞的二轮摩托车掌握不住重心,歪来倒去,要不是我个子大,还真是拖不回来,说不顶还要摔倒。回到家,侄子花了整整一个下午才修好,换了个新的控制器。<br> 总的算下来,这电三轮比摩托三轮省的太多了,不用加油,不用换机油,晚上充满电就行了,电费每个月也就七八元钱,交警也不查,真是方便,实惠!以至于我也想买一辆开一开。<br> 这辆电三轮,陪伴老父亲向北到过横岭顶,向南到过果园乡涧北村,向东到过义马市,向西到过陕县的关音堂。立下了汗马功劳,妈妈爸爸常说:“这电三轮真给咱家出力了。也真给我们争钱了。”它见证了老父亲的勤劳,吃苦。老爸老妈这么大年纪,还不停的劳动,他们常说,人啊!思想多高,劲多高!<br> 电三轮将永远陪伴老父亲去奋斗,去实干,去奔向幸福的生活!!!<br>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