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抗“疫”时期家常饭

清风徐徐

<h3>自新冠病毒疫情发生以来,一系列的防控措施让许多家庭都面对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家吃饭。做什么?吃什么?即老生常谈又有些不知所措,时间一长还可能有点抓狂😱所以在此和喜欢做饭、不喜欢做饭的聊一聊家常饭,愿与你共渡特殊时期。</h3> <h3>打卡一:静下心做一款<b>原味戚风蛋糕</b>吧,锻炼厨艺、慰藉我蠢蠢欲动的烘焙之心。</h3> <h3>食材清单</h3><h3>低筋面粉100g</h3><h3>鸡蛋4个</h3><h3>细砂糖60g<br></h3><h3>牛奶65g</h3><h3>植物油50g</h3><h3>泡打粉1小勺</h3> <h3>烤制中、出炉、脱模。这次成功了✌️✌️✌️</h3> <h3>和水果造型做成了生日🎂蛋糕。</h3> <h3>有一位美友这样描述,走进厨房,穿上围裙,洗菜煮饭,不仅能抚慰自己的胃,也更抚慰那颗焦虑的心。厨房是治愈烦躁的最佳处所。</h3> <h3>打卡二:<b>猪肉茴香大包子</b>。</h3> <h3>黄磊说:美食更重要的是一种想象,激发创造力,在想象中探索食物与生活的美妙之处。</h3><h3>这款生煎包就是在一锅蒸包装不下的情况下突发其想……生煎。</h3> <h3>是不是很诱人,小孩子都抢着吃👍</h3> <h3>美食最重要的就是千变万化,没有一定之规,可以随心所欲。我这款罗卜丝饼就是仿照豆沙蛋黄酥皮改进的,即便放凉了也很好吃。</h3> <h3><b>打卡三:萝卜丝饼</b></h3><h3>制作方法:<b>油皮</b>:中筋面粉120克,白糖15克,食用油30克,水适量。</h3><h3><b>油酥</b>:低筋面粉100克,食用油30克。</h3><h3><b>馅料</b>:白萝卜半个擦丝,虾皮少许调味。</h3><h3>油皮、油酥活成面团松弛30分钟,分成均等九份,油皮包住油酥擀成牛舌状卷起,盖保鲜膜松弛10分钟,再来一遍继续松弛10分钟。然后从中间压扁擀开成圆包馅收口,放烤盘刷蛋液撒芝麻。烤箱预热5分钟,180°上下火30分钟。</h3> <h3>打卡四:这是一款<b>汤种北海道吐司</b>。松软甜香是早餐牛奶的绝配。😃</h3><h3>制作方法:汤种18克高粉,75克凉水搅匀小火加热成糊状。</h3><h3>270克高粉、糖粉45克、盐4克、干酵母5克、鸡蛋一个、黄油30克、牛奶30克。除黄油外加汤种一起活面,面活好后加黄油揉至拉膜发酵。好后揉面排气分三等份擀长卷起松弛15分钟,再来一遍。然后放入模具二次醒发,八分满刷蛋液,入烤箱180°35分钟。</h3> <h3>饺子,是中国传统食物。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邓州人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又称水饺。</h3> <h3>打卡五:<b>牛肉香芹馅水饺</b>,这里的秘方在于香芹洗净切碎后先用点油拌匀再与肉搅拌,这样不出水,香芹的营养都在其中了。(见下图)</h3> <h3>咱们北方人最爱吃家常饭要数面条了,面条的种类有:焖面、炸酱面、打卤面、炝锅面、牛肉面……谁家也离不开而且简单方便快捷。但要做成美食那也是要下一番功夫的,料足味美各有特色。</h3><h3>我比较拿手的是老北京炸酱面,用六必居的干黄酱加🍅西红柿、鸡蛋或肉打卤,拌各种菜码和面条。</h3> <h3>打卡六:我做的<b>打卤面</b>:</h3><h3><u>原料是:鸡丁、土豆丁、胡萝卜丁、洋葱丁、豆角丁,豆瓣酱</u>。</h3> <h3>打卡七:<b>大米饭</b>是家常便饭,这是今冬我家即省事又有卖点的做法。两根海鲜腊肠、一根小白嘴山药、西兰花或胡萝卜放到电饭煲一键即可。加浇汁成了一碗色香味俱全的浇汁饭。</h3> <h3>没有哪一种美味能像火锅一样,具有隆重的仪式感。这是我家每年过年都要吃的什锦火锅。</h3><h3>有人说:火锅代表着一种宽容的舌尖慰藉,可以包容不同种类的食材,容纳迥然不同的口味。</h3><h3>打卡八:<b>山西什锦火锅</b>。原料有:丸子、方肉、粉条、海带、白菜、黄花木耳等。其实很像北方的大锅菜但比大锅菜好吃,可能就是碳火加铜锅冒着滋滋的热气慰藉着你的舌尖。</h3> <h3>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有这样一句话,中国人对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乡,是怀旧,是留恋童年的味道。是呀,这些记忆的味道,比什么美味都下饭。</h3><h3>打卡九:<b>春饼</b>——妈妈的味道,在我这里继续传承。</h3> <h3>打卡十:<b>油饼、油条</b>。原来都是买着吃,现在买不到,只好自己动手制作味美无添加的油饼和小油条。</h3> <h3>一花一叶皆有情,一茶一饭品人生。生活总是在平淡无奇中给我们些许的惊喜和感动,活着就得有滋有味。</h3> <h3>这是老同学送的主人杯,用它品茶别有情趣。</h3> <h3>抗“疫”中太多的感人故事,太多深刻记住的名字,太多无法抹去的动人面容,让我们难以忘怀,去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向那些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致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