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听着同一声铃响走进课堂,遵着同一声号令散向八方。似蒲公英随命运飘零,或植于沃土而茁壮,或陷入贫瘠而哀伤。五十五年的悲欢离合,人生的轨迹又一次奇迹般地重合,像一只只风雨飘摇的小舟,脱离了惊涛骇浪,驶入了宁静的湾港。中断数十年的同学情感,再次得以相逢相联相聚。</font></h3> <font color="#ed2308">一班13人:安树勋、张兰珍、宁喜珍、周金凤、刘国华、</font><div><font color="#ed2308"> 尚维民、张京生、阴和顺、李在川、吴玉祥</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于 泽、</font><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谷树铜、陈永起</span></div> <font color="#ed2308">二班5人:宋锡兰、杜国利、李敏生、荣玉明、张延亮</font> <font color="#ed2308">四班7人:曹继才、钱振铎、张连喜、申玉山、刘铁金、</font><div><font color="#ed2308"> 杨立成、堵振平</font></div> <font color="#ed2308">五班13人:赵淑芬、刘连福、张春玲、胡凤叶、张越祥、</font><div><font color="#ed2308"> 门志刚、杨 毅、宋慧珍、孙丽文、沈 立、</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侯宝珠、单芳筠、梁玉福</font></div> <font color="#ed2308">六班16人:郑 海、杜玉玲、高国庆、张兰芬、李玉女、</font><div><font color="#ed2308"> 李翠芬、胡四平、刘森田、罗树立、焦文兴、</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何华立、马大伟、乔丽娅、张 彪、张博文</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font></div> <font color="#ed2308">七班6人:朱庚寅、张英林、石九群、陈国民、朱小美、岳凤鸣</font> <font color="#ed2308">八班9人:高永诚、张秀荣、张淑玲、罗慧珍、吴玉霞</font><div><font color="#ed2308"> 葛寅魁、孔美云、董树成、部振如</font></div> <font color="#ed2308">九班18人:王庚寅、窦五一、李淑柳、史翠珍、李茹琴</font><div><font color="#ed2308"> 刘明茹、李淑兰、孙淑华、刘秀英、王学卿</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王顺华、王慧霞、王兴茂、安德贵、白 贵</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宋宇明、张献平、王文秀</font></div> <font color="#ed2308">三班2人,张伯庆、贺 逸</font><div><font color="#ed2308">十班6人:张志宏、王贵珍、刘艳美、李永胜、王金忠、张世斌</font></div> <font color="#ed2308">十一班4人:王跃辉、周世俭、提月华、郭治生</font> <font color="#ed2308">68届2人:马希昆、刘春福</font> <br><br>五月的北京百花争艳,正是赏花踏春的大好季节。大观园里,南来北往的游客们,流连忘返于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小桥流水之间。省亲别墅里的一片喧嚣,引来游客们驻足探奇。难道是元春省亲又回家?还是熙凤争风醋海扬悍波?若不是宝二爷神游太虚做春梦?也许林妹妹葬花泣悲声?透过大红宫门向里望去,一百多位岁近古稀的翁妪,还有一大帮小学生,聚集在大殿前。游客们不禁恍然大悟,快来看呀!刘姥姥领着板儿又进大观园了。说对了嘛?差矣!说有刘姥姥那不假,但此刘姥姥非彼刘姥姥。还有李姥姥,赵姥姥,王姥姥------,足足几十位姥姥,数不数过来了你看那时髦穿戴,精神气质,言谈举止,岂是那位土得掉渣儿的刘姥姥可比。那些学生可不是姥姥们带来的,孩子们是跟老师来游园玩的。<br><br>这些姥姥,还有老爷,爷爷奶奶们,她们是谁?他们一双双期待的眼睛,闪着迟疑的目光在人群中扫描着。一个个苍苍白发覆盖下的头脑,都在紧张运行着,搜索那五十年前的空间,似曾相识,欲言又止。你是谁?我是谁?他又是谁?彼此在迷茫中寻找着,同校?同班?同桌?一语语“原来是你”的释疑,打开的是那五十五年记忆的尘封,一声声“哎呀,哎呀”的惊叹,联起的是那半个世纪情感失联的纽带。一幅幅如愿以偿的画面,把思绪带回半个世纪前的历史久远。<br><br><br> 他们也许是久别的发小,也许是儿时一起淘气儿的伙伴儿,也许只是脸熟,没有过只言片语的交谈。他们也许?也许?他们为什么而聚?又为什么而欢?是什么让他们平静了许久的心,又激情重燃?他们是五十五年前相识的同学!他们是心存惦念又叫不全姓名的校友!他们是已半个世纪未曾相逢的伙伴儿!今天,她们相约在这里,要完成一项夙愿以偿的心愿。<br><br>往事尘封了半个多世纪,儿时的记忆已残缺近于空白。不过,每个人都还清晰的记着天宁寺,这是当年的校名。虽未聆听过佛语禅音,但那风中清脆的塔铃声,确净化过每一个人的心灵,天宁寺我们心中共同的守望。<br><br>一九六四年秋,同一张新生录取榜上注定了一生同窗之缘。走进同一所学校,成为天宁寺中学的首届学生。四年同窗生涯,我们有过紧张的学习生活,也有过混乱的文化革命的鏖战。直到1968年春开始,参军,下乡,军垦,留城分配。接过一张张中学毕业证,同学们告别校园,登上命运的小舟各奔东西。几十年来,相互间心中存着一份惦念,确少有联系。近几年来,网络和微信的发展,使中断几十年的同学之间情感相连有了机遇。<br><br>退休以后,当人们远离了明争暗斗,尔虞我诈的职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在重新组合。此时,你会发现在心灵的深处,还有着一片净土,相互间没有名之争,利之搏。没有利益的纠葛,没有人情亏欠。无贫富之分,无贵贱之别。情感质朴而纯真,相互亲若兄弟姐妹。虽然可能久无联系,但是心中都有着一份思念与挂牵。他们是谁?这就是你的同学!人生情感的挚爱,人生情感的初恋,人生情感的珍藏。<br><br>今天的联谊会,从大观园里拍集体大合影开始,省亲别墅大殿前的十级台阶,是拍大型集体照的绝佳之处。这百多同学大合影,来之不易。也是极其珍贵,这是不仅仅是时过五十五年同学的汇集,更是五十五年同学情感的凝聚。大合影结束后,同学们分班,分伙儿地自由活动了。逛园子已经没有兴趣了,面对学校一别,半个多世纪未曾见过面的同学,纵有千言万语,怎能比拍上张亲密的合影,把幸福的瞬间定格至永远,更能表达情谊的深厚,友谊的长久。<br><br>大观园西门附近,“蜀品尚”餐厅是联谊会的主会场。宽敞的大厅里,正前方小舞台上方悬挂着,“北京一三一中学校友联谊会”的横幅,十一台大圆桌基本占满大厅,同学们依原班级而坐。原来同桌的你,五十五年后又坐到了一起。大家各个兴奋之极,说的口若悬河,听的聚精会神,问的刨根问底,乐的前仰后合。好久好久没有这样开心了,似乎时光穿梭到了那无忧无虑的学生时代。<br><br><br> 今天前来参加联谊会的主要是原67届同学,十一个班每个班都有同学参加,共计 10 2 人。<br><br>联谊会由堵振平,安树勋二位同学主持,《一曲年轻朋友来相会》全体大合唱,拉开了联谊会的序幕。然后由单芳筠同学发言,单芳筠同学首先感谢同学们的信任与支持,汇报了这次联谊会从筹备到实施的过程,以及本次联谊会的活动内容。接下来由高永诚同学代表全体同学发言,表达了全体同学对举办联谊会的殷切希望与拥护,并衷心感谢为筹备联谊会辛勤付出的同学们,祝愿同学们一起度过快乐的一天。<br><br>单芳筠同学不但操心费力筹备这次联谊会,而且,还自费准备了一些小礼品,二十多位幸运的同学在座位下,找到了幸运的凭证,登上舞台,兴高采烈地手举礼品。留下幸福欢乐的笑容。小小礼品礼轻情意重,代表着一份年代久远的情分,一份相互珍重的友情。<br><br>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深埋在心中的情感被激发了出来,不用请不用叫,同学们纷纷走上台来献才献艺。九班的大合唱《花儿朵朵向太阳》,怎么这样耳熟,原来是当年学校歌咏比赛的一等奖。保留了半个世纪的情感,保留了半个世纪的歌声。今天,原班人马重新登舞台,古稀苍颜高歌青春曲。台上演唱的慷慨激昂,台下听得群情振奋。充满青春旋律的歌声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似乎又回到那无忧无虑的学生年代,不知不觉地台上,台下歌声连成一片。联谊会开始合唱时的羞涩已一扫而光。张建平同学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老同学》。老同学!老同学!一声声发自内心的呼唤,一句句惊醒心灵的呐喊,那浓浓的同学情,深深的同窗谊,字里行间展现的淋漓尽致。窦五一同学的手风琴独奏,很见功底,在热烈鼓掌之余,我们要为窦五一同学,大老远背着沉重的手风琴,来参加聚会并为大家演出点上大大一个赞。张越祥,三人的《沙家浜》智斗,刚一张嘴唱大家已经忍俊不禁,笑得前仰后合。阿庆嫂发福,刁参谋长的魁梧,都不足为奇,唯有胡司令瘦的让人无法解释,这场智斗真逗!<br><br><br> <h1><font color="#ed2308">这场“智斗”,真是逗。</font></h1> 本次联谊会,是牛刀小试的一次尝试。考虑到很多同学都是几十年未见,见面一定有许多话要说,就没有安排过多节目表演,把宝贵的时间留给同学们畅聊。没有想到,这人才济济,藏龙卧虎的同学们,吹拉弹唱样样俱全,给联谊会增光添彩,给同学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与欢乐。<br><br>本次联谊会,我们要感谢组织者辛劳的付出。但更要感谢我们自己,感谢每一位同学珍藏在心灵中,那份守望了半个多世纪的情感纯真。这是同学情谊经历了五十五载风风雨雨,而经久不衰的根本所在。这也是同学情谊能持续发展,不断加深的基础,更是我们这次联谊会能顺利举办,圆满成功的基本保障。<br><br>本次联谊会,很多同学都是克服了家中众多困难前来参加的,更有几位同学像焦文兴是大病初愈,申玉山腿脚不灵便,看着他们步履蹒跚的走来,同学们都非常感动。应该说这就是两小无猜的情谊,给予他们以顽强的力量。<br><br>本次联谊会,在同学们的齐心合力下,非常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赢得与会同学的一致赞誉。失联多年久别的同学见面了,音信皆无的同学有了联系,不太熟悉的熟悉了,熟悉的更加深了情感。多少尘封的往事勾起青春的记忆,多少儿时淘气的趣事又引起欢笑一片。欢乐带领我们穿越着时空,似乎又回到那无忧无虑的学生年代,寻找回真实的自我。也只有这老同学的相聚,才会有这种神奇的感觉。<br><br>半个世纪的同学情,是我们毕生心血的凝聚,是不可复制的珍藏,我们祈盼相逢的到来。但等待总是感觉太久太久,(头发都等白了)分别又来的太快,一曲《我不想说再见》歌声响起,同学们恋恋不舍地告别,让我们相互珍重,愿我们的再相聚快快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