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蹲”也需要“心理口罩”——致双滦六小全体同学第四封信

双滦区第六小学

<h3>亲爱的同学们:</h3><h3> 大家好!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爆发,我们过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春节。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国,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虽然为打赢这场防疫抗疫的硬仗,全国上下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同心协力攻坚克难,但由于病毒传染危害大传播广,无论是疫区还是非疫区,社会上仍然弥漫着各种焦虑、担心、恐慌的氛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带来的不止是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也带来了心理上的强烈冲击。大疫大灾引发人们共同的恐惧、惊慌、焦虑和担忧。这是正常人在紧急状态下的自然反应,它可以让我们对危险更敏感,更积极地保护自己;但是过度的恐慌、担忧,会对我们的身心状态产生不良影响。为减轻疫情对同学们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帮助大家战胜恐慌、维护身心健康,校学生发展中心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面对疫情,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照顾好自己是你对世界的第一贡献”。</h3> <h3>  一、积极的认知应对负面思维。</h3><h3> 花适当时间关注官方发表的权威疫情动态,学习防护知识。不偏听偏信、不盲从跟风、不信谣传谣。身处疫情风暴中,我们能看到不断增加的确诊数据的危险,还可以看到有人完全治愈出院的希望;我们看到武汉封城的艰难,还可以看到医疗队伍积极响应奔赴一线的勇气;我们看到物资缺少的风险,还可以看到新药在研发的科技进步,看到各地民众在捐赠医用物资送给医务人员的善良......这次重大危机事件的发生,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也看到生命的珍贵;我们看到了残酷现实,也看到人性美好。<br></h3><h3> 希望这次经历让你学会积极的认知,学会用它来缓解紧张的状态,促进思维更加积极、理性、平和,减少和化解负面思维。<br></h3> <h3>  二、积极的情绪促进身心健康。</h3><h3> 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但同时避免长时间阅读或讨论负面信息。过多负面信息会对我们的心理状态产生强烈的冲击,会让我们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愤怒、敌意和悲伤等情绪,这些情绪反应是正常的也是可以被理解的。适度的负面情绪有助于我们提高对疫情的警惕,因此不必刻意压抑、否定甚至抗拒这些负面情绪。我们应该接纳自己的情绪反应,同时要对情绪状态有所觉察,要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不要让自己长时间陷在负面情绪之中,影响自己的身心状态。<br></h3><h3> <br></h3> <h3>  表达和倾诉自己的感受。居家隔离期,在不出门的情况下自我容易产生孤独感和被孤立的感觉,这种感觉对我们的健康不利。同学们可以利用在家里的时间促进和谐亲子关系,如放下手机,帮助父母做家务,和家人聊聊天等。在调节消极情绪的同时,有意提升积极情绪如感恩。2010年感恩节,《华尔街日报》总结了对感恩的科学研究:感恩的人更健康、更幸福、更乐观、朋友更多;感恩的人不容易抑郁、嫉妒、贪婪或酗酒;感恩的人挣钱更多;感恩的孩子成绩更好,较少头疼、胃疼。因此,建议同学们利用在家的时间用语言文字或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恩,用积极心态和家人共度难关!</h3> <h3>  三、积极的行动提升积极的能量。</h3><h3> 运动,打扫房间,做饭;洗澡,打扮;写作,画画,练书法;说话,练习演讲,唱歌,微笑,品茶,品咖啡;欣赏花草,自然景观,读书,电影和电视;闻香,听音乐;冥想,太极,瑜伽……既然疫情还在、病毒未消,那就让子弹飞一会儿吧,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我们充分地休息,正常饮食、定时定量,有节制地了解疫情信息,规定自己每天学习的时间、尊重自己的设置并且尽可能执行它们……</h3> <h3>  同时,我们也可以和父母交换所了解到的信息,交流自己的情绪,说说担忧、提出疑问,表达相互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和亲朋好友之间用语音、视频保持交流,多谈一手信息,不谈二手信息。(一手信息就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今天做了什么,感觉如何,二手信息就是我看网上说、我猜测等等)。我们增加真实生活和感受的交流,会让我们多些人际上的连结,多些安全感。</h3> <h3>  在这段特殊时期里,如果你需要心理方面的协助:</h3><h3> 1.学校有四位心理老师为同学们提供支持服务:邮箱diliuxiaoxue123@126.com(心理老师每天上午8:00会定时查看);或者通过导师预约,我们将安排时间进行线上心理支持。电话:15531456469</h3><h3> 2. 如果你和家人想了解自己对疫情的关注是否超过负荷,可以扫以下二维码进行自测。</h3> <h3>  愿我们都能有放松、平和、稳定的状态,保护好自己、关心他人,积极应对,愉悦地生活学习,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生活!</h3>

疫情

我们

感恩

负面

情绪

看到

积极

心理

自己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