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20.1.18~2.2。一行七人埃塞俄比亚南北之旅。</h3><h3> 第三站,北部城市:拉里贝拉。 参观11座岩石教堂。</h3><h3> 拉里贝拉是埃塞俄比亚东正教的一个圣城。城市居民全部为东正教教徒,有11座用岩石凿出来的教堂,为奇景之一,举世无双。岩石教堂始建于公元12世纪后期拉里贝拉国王统治期间,有“非洲奇迹”之称,是12和13世纪基督教文明在埃塞俄比亚繁荣发展的非凡产物,也是全世界的瑰宝之一。</h3><h3> 据说12世纪埃塞俄比亚第7代国王拉里贝拉降临,有人要毒杀他,因此三天长睡不醒,在梦里上帝指引他到耶路撒冷朝圣,并得神谕:“在埃塞俄比亚造一座新的耶路撒冷城,并要求用一整块岩石建造教堂”。于是他在北部海拔2600米的岩石高原上,动用5000人工,花了30年时间,凿出了11座岩石教堂,人们将这里称为“拉里贝拉”。</h3><h3> 教堂用圣人的名字来命名。</h3> <h3> 1月21日上午9:45分~10:15分,由贡达尔飞往拉利贝拉。搭乘的是埃航庞巴迪Q400。</h3> <h3>离开小平原贡达尔。</h3> <h3>飞跃山区。</h3> <h3> 高原上的红色岩石,大块大块地整个岩石,凿造教堂的天时地利。</h3> <h3>拉里贝拉机场的外貌。</h3> <h3> 出机场,到拉里贝拉的公路。公路为沥青铺装,汽车行驶平稳,司机说这是中国制造的。自豪感油然而生。</h3> <h3>感受一下平整的柏油路。</h3> <h3>公路一景,漂亮的金合欢树,正欢迎着我们。</h3> <h3>当地的民居,用木柴棍当柱子,泥巴糊在外面,有门有窗,铁皮为顶,石头垒起来的院子。</h3> <h3> 路过公路边的观景台,司机停车,我们拍照,空地上有许多买纪念品的当地人。在高山上,俯瞰着拉里贝拉的谷地。</h3> <h3>谷地中零散的民居。在较高气温中,居住在这种铁皮房顶的屋子里,也是比较难受的。</h3> <h3>拉里贝拉城,到了,比较小。进城要付进城费的。</h3> <h3>山坡上的民居。</h3> <h3>城里来往的公交,都是这种小三轮。</h3> <h3>姑娘们在节日里,盛装出行。</h3> <h3>这个城,应该叫镇,镇的十字路口,汽车站前大多数人无所事事,站在路口看热闹。都是土路,汽车跑过扬尘。</h3> <h3>商住二用楼。</h3> <h3>前店后院的铁皮房。</h3> <h3>电器修理铺。这里的电视机,大都是有“屁股”的。</h3> <h3>买床垫的。其实民居的房内,都没有床,垫子铺在地上,睡在垫子上。</h3> <h3>二位女警下班了。</h3> <h3> 这是买小电器的,大都从义乌批发而来。我来时在网上查,这里的插座用瑞士标,就是并排三个插头,实用是欧标(二个圆插)和中国标。再买个欧标了,质量可想而知。</h3> <h3>妩媚的埃塞女人。</h3> <h3> 我们住在偏远的悬崖酒店。这是自然风光绝佳的、四面透风的餐厅。在酒店一不留神,被偷了偷了偷了。</h3> <h3> 我们住的楼。这里是小鸟的天堂,在这里住了两天两晚,每天早上5点多就让小鸟声吵醒。晚上在室外看星星,很壮观,银河都看得见,可惜拍不下来,树木太多遮挡了。</h3> <h3> 拉里贝拉的11座岩石教堂大致分为三个群,五座、一座和六座。他们分布在干涸的约旦河两旁,几乎都低于地平面,其中4座是在整块石头上开凿的,每座教堂布局、比例、风格各有特色。</h3><h3> 由于教堂完全凿建在山体岩石内,工程异常艰难,首先要在山坡上寻找合适的完整的没有裂缝的巨型岩石,除去表层,然后把四周凿出12米~15米深的沟槽,使其与整个山体完全脱落,而后在岩石内预留墙体、屋顶、祭坛、廊柱、门和窗,在极其艰难而小心的将岩石内不要的石块,一点点凿掉,形成空间,接着,在石壁上精雕细镂,最后成为一座具有特殊质感和观感的教堂。</h3><h3> 我们当天下午参观的是5座加1座。第2天,晨祷后参观了6座加1座山顶古老教堂。</h3> <h3> 进入西北面岩石教堂的大门。买一张门票,$50元,可以多次进入。先是参观博物馆,博物馆不能拍照,讲解是要钱的。</h3> <h3> “梅德哈尼阿莱姆教堂,意为“救世主教堂”,又称“耶稣基督教堂”,是拉里贝拉最大的一个岩石教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岩石教堂。位于地平面以下,整块岩石凿刻而成。它很大程度上结合了希腊神殿的风格。整个教堂被34根巨大石柱包围,其中的三根对立地矗立在三个角落,代表着神圣的“三位一体”。另外28根石柱立于教堂外围,用于支撑阿克苏姆式拱形的屋顶。这个角落是“三位一体”的石柱。</h3> <h3>中间的教堂方形石柱和阿克苏姆式的窗户。</h3> <h3>老翁拱着背,站立在“三位一体”下看圣经。</h3> <h3>教堂的镂空十字架窗户。阿克苏姆式窗户,窗的四角有凸出的柱子。</h3> <h3>进入教堂的大门。边上是募捐箱。</h3> <h3> 进入教堂内部,整个空间都是凿出来的,工程量可想而知。大厅挂着圣人的画像。</h3> <h3> 它拥有5个中殿和一个长方形的廊柱大厅。</h3> <h3> 这是三个空穴。传说是为圣经中的人物,三个人物相传为希伯来的始祖,象征性挖掘的。</h3> <h3> 这是典型的埃塞俄比亚东正教信徒。坐在教堂里面,口中念念有词。好像他们白天不吃饭的,太阳落山才能进餐。</h3> <h3> 今天还是主显节,拉里贝拉的信徒们身着白色的“沙马”,站在岩石教堂上方的岩石上欢庆。边上的沟,是教堂间的通道。</h3> <h3> 他们坐在边缘上,纵深有十几米,心真大。</h3> <h3> 一个小姑娘穿着凉鞋,很眼熟,好像是我们小时候流行过的,现在已经找不到了,流行到非洲去了。</h3> <h3>远处有一众信徒载歌载舞,歌声嘹亮。</h3> <h3>都站在教堂的顶上,聆听远处的祈祷声,奇特的景观。</h3> <h3> 这座叫“圣玛利亚教堂”。许多人认为这可能是拉里贝拉建的第1座教堂,传说国王也最喜欢这个教堂,他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去观看这座教堂的修建。其独特之处在于他们从上到下覆盖着代表几何图案,希腊的十字、万字饰、星形和圆花饰。</h3> <h3>进出教堂的门厅。</h3> <h3>教堂的几何图案的窗户。</h3> <h3>进入教堂,拍摄不能用闪光灯。</h3> <h3>教堂的大门,原配的,包浆很厚了。</h3> <h3>主厅里挂着圣人画像。</h3> <h3>雕梁画栋。这教堂里,彩绘最多。</h3> <h3>一位老妇,长坐不起。</h3> <h3> 教堂的牧师,被导游请来当我们的模特儿,付钱的。在埃塞俄比亚的任何地方,拍人的话,都是要给钱的,没有免费。</h3> <h3>穿过下面的过道。</h3> <h3> 走过小桥,来到“圣 各各它教堂”。教堂里供奉着耶稣受难像,在两个中殿的墙壁上雕刻着7个真人大小的牧师系列像,此外,它的壁龛中还有一个基督墓,传说这里是拉里贝拉最神圣的地方。里面的人太多,进不了,导游说:里面女士不能进入。我们就从下穿过,没进入。</h3> <h3><font color="#010101">网上下载的真人大小的牧师雕刻像。</font></h3> <h3> 进不了教堂的人,就在外面墙上,面壁而立,祈祷。</h3> <h3>路遇拉里贝拉的主教。和蔼可亲,没有架子。</h3> <h3>典型的拉里贝拉的圆型民居。</h3> <h3>十字教堂,远离教堂群。</h3> <h3> 圣乔治教堂是拉里贝拉最具代表性、曝光率最高的岩石教堂,一座完整十字型的建筑,整座埋藏在15米深的地下,从深坑底部垂直竖起,由于特别的保护,没有太大损坏。传说当拉里贝拉国王几乎完成了所有他要建的教堂,他被骑着白马身穿盔甲的圣乔治责备,因为没有为他建一座,于是拉里贝拉答应,给圣乔治建座最漂亮的教堂,圣乔治就亲自监督了这座教堂的修建过程。</h3><h3> 在附近的小山包上,俯拍十字教堂。</h3> <h3>教堂的外部全貌。</h3> <h3> 从上面,走过长长的甬道,来到了教堂的底部。这是教堂的窗户,这个教堂的底层窗户是阿克苏姆风格,但高层窗户上却是有着与其他教堂相类似的带花饰的尖拱。围着教堂兜一圈,都是蚊子和苍蝇,抓一下一把,哪来的那么多苍蝇蚊子,原来底部边上有一个水塘,就是从这里面出来的。真是受不了,心烦。</h3> <h3> 教堂的大门。好像是原配的,有年头,独幅门,沧桑的痕迹,吱呀的门轴,古老的门栓 。</h3> <h3> 教堂内部不大,简陋,其内部装饰和陈设都极为朴素而庄严,里面没有外面名气大,一半给布帘遮着,有许多圣人画。</h3> <h3>内部挂的圣人像。</h3> <h3> 教堂的天花板上,十字架的每个臂都与一个半圆拱相交,而这些半圆拱是在矗立在中央空间的四个角的壁柱上雕刻出来的。里面的十字架和外面的十字架相互呼应。</h3> <h3>第2天早晨5点就来到岩石教堂群,看晨祷。</h3> <h3>进入“圣玛利亚教堂”内。</h3> <h3>秉烛晨读。</h3> <h3>长跪不起。</h3> <h3>阅读圣经。</h3> <h3>教堂的牧师手捧看十字架给前来的孩子赐福。</h3> <h3> 为什么教堂里有灯光,还要手持蜡烛?蜡烛随地摆放,都可以拿来点燃,可能是一个仪式罢了。</h3> <h3>坐在教堂一隅,偷光阅读。</h3> <h3>大声朗读。</h3> <h3>陶醉其中。</h3> <h3> 又换了一座教堂。进入“耶稣基督教堂”。在门厅里,认真阅读。</h3> <h3>他们在念什么?听不懂。</h3> <h3>回酒店早餐后,来到了东南面的教堂建筑群。</h3> <h3> 这是“圣 加百列-拉斐尔”教堂。教堂的入口是在教堂的上方,有一条高于深沟的小桥进入,脚下便是堑壕。据说这里本来是国王拉里贝拉的住所,后来改为教堂,周围的壕沟是防御用的。从上往下看深深的天井,你会再次感叹这巨大的岩石教堂是如何被开凿出来。</h3> <h3> 据导游讲,11座教堂实际为12座教堂,这座教堂是有两个教堂合并而成的,中间那条宽石柱通到底的就是分界线。</h3> <h3>在念经中,仪式感很强。</h3> <h3>小信徒。</h3> <h3> 这类木箱,在每个教堂里都有,埃塞俄比亚称之为“托博特”,吉兹语中的“约柜“,放圣经用的。</h3> <h3> 这是在教堂后面的石柱上,西方学者在1968年放置的,说明教堂在慢慢的变形。</h3> <h3>这里高低贵贱、男女有别,一目了然。</h3> <h3> 走了50米的黑暗隧道,伸手不见五指,人与人之间搭肩而行,从洞穴中坚难爬出。这是入口处的光亮。</h3> <h3> 这是“圣 科里奥斯教堂”。据说这座教堂开始时是用来做监狱,后来改为教堂,因自然坍塌原因,1980年重建后,由于屋顶大部分断裂,修复后,内部空间也只是以前的一小部分。</h3> <h3>教堂之间的通道,深壕。</h3> <h3> 这是我们在拉里贝拉的导游,他正带领着我们通过黑黢黢的通道。</h3> <h3> 这是“圣阿曼纽尔教堂”。是由一块独立而巨大的岩石凿成,这座教堂是皇家的私人教堂,12米高,和圣乔治教堂一样,是一座独立的教堂和周围的岩石完全脱离,一些学者认为这里曾经是皇室家族的私人礼拜堂,它完美地体现了阿克苏姆式的建筑风格,木材和石材交互构成教堂凹凸有致的墙面,一个螺旋上升的楼梯连接着4个柱状墙通向上面的走廊。</h3> <h3>斑驳的外墙。</h3> <h3>教堂的内厅。</h3> <h3>这大概是信徒给牧师送东西。</h3> <h3>烛台。</h3> <h3> 这是“圣 阿巴巴 利巴诺斯教堂”。据说是拉里贝拉的妻子,在天使的帮助下用一天一夜的时间建成,由一块独立而巨大的岩石凿成。它既有独石教堂的特征,又有地下教堂的特点,它的四边被一个环绕四周、内部挖空的高高的长廊与山分开,而且顶部却与高处的岩石块连为一体。</h3> <h3>中午,我们在拉斯塔山观景台,吃饭。</h3> <h3>风景超好。</h3> <h3> 下午从拉里贝拉,开车两个小时,下车,向上攀登20分钟的山间小道,累得要死,也可骑毛驴,到达了洞穴教堂。</h3> <h3> 这是一个天然的山洞,洞顶由一根根的石柱向下构成,应该是火山爆发形成。洞底有溪水流出,教堂是建筑在水上的。教堂叫:耶姆雷哈纳-里斯托斯。说是16世纪时国王带着5千多臣民,生活在这里,洞口建教堂,起居在洞中,现在还保存着国王的坟和臣民的白骨。</h3> <h3> 这是教堂的主体,全部用木材建造。里面有美丽的木质装饰和绘画,完全不同于拉里贝拉的岩石凿成的教堂。它是一个真正隐藏的宝藏。</h3> <h3> 教堂内部四周都是壁画,画的是圣经的故事,因年代久远,壁画都已模糊不清,黑黢黢的似是而非。看过而已。</h3> <h3> 牧师威严矗立,摆着pose让我们拍照。他身后布遮的是圣人画,据说很有历史,是宝贝,轻易不视人,但有钱了,看看就看看吧。</h3> <h3> 来拉里贝拉旅游,都是冲着岩石教堂来的,所有教堂都是由上而下开凿出来,教堂的整体和门窗、壁龛都是用凿子一下一下的凿出来的,没有使用任何粘合土和灰浆,这些建筑都拥有通畅的排水系统,每组教堂之间有隧道、走廊、石桥连接,走在里面就像进了迷宫一样。两天教堂看下来,一时都无法分清教堂名字,只能跟着导游穿梭在其间,在明壕的暗道中上上下下,就像地道战。进入教堂都要脱鞋,教堂里有不少跳蚤,咬的我们脚上都是坑坑洼洼,里面虽然铺着一层地毯,脏的惨不忍睹,只能每天丢一双袜子。不过也很值得的,毕竟我们来过了,看到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岩石教堂。</h3> <h3>下一站:阿克苏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