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山古村落

千山乐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团山古村,是地方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相融合,历史遗存众多,整体格局风貌完整、真实的传统风貌型历史文化名村;是“完整保存19世纪风貌特色的原生态村落”和“云南最精美的古民居群”;也是云南建水的一个安静而未有太多人打扰的地方。入选2006年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团山古村是一个自然村落,依山而建。总占地10000多平方米。位于距离云南建水县城西13公里处,北面毗邻建水至石屏方向的323国道,与石屏县相接,距离石屏县城41公里;个碧石铁路(个旧、碧色寨、石屏)从村口穿过;泸江河呈东西向横过村前。村庄里保留着清代建筑20余座,以及3道寨门,其中,“锁翠楼”最为壮观。</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团山建筑的精美没有因历史的久远而衰败,世代有人居住,许多老房子的木头虽经百余年,仍然不朽。团山也因此被冠以“云南楼兰古城”的美誉。</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团山古村的建筑布局与江南民居有相似之处,是典型的中原汉式传统设计,同时巧妙地吸收了彝族土掌房的建筑样式,每座房屋都以天井为核心,大门多在主体建筑一侧,通过形状不一的过道,到达主体院落,有一进院、二进院、三进院及纵横组合连接而成的建筑院落,涵盖了云南传统民居中“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一进两院或四院”、“跑马转角楼”等主要建筑格局。 “三坊一照壁”与“四合五天井”自然组合形式的建筑中,厅房是连接两进院的主要建筑,位于两个天井中部,前后皆用屏门隔断,封而不闭,天井成了厅堂空间向室外的延伸,一律青石板铺地,十分洁净。“一进”是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平面布局,厅前方正对“三叠水”照壁 ,下设方形青石缸和花台,两侧有六耳是主人接待亲朋好友的场所。“二进”为内院,是自家的起居、库房之地,多为两层。</span></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团山的古民居建筑有一寺、三庙、八大厅、十二“大五间”之说,一寺为大乘寺。三庙为上庙、下庙和家庙(张氏宗祠)。厅是官人办公用的“聴事”上加广,即为官府的办公室。民居中有此厅的就有八处,分别是皇恩府、司马第、秀才府、保统府、将军第、张家花园以及门牌29、82号。“五大间”即五间大瓦房连在一起,具有此规模的民居就有十二座,分别是皇恩府、司马第、秀才府、保统府、将军第、张家花园、知雯园等。 在几个大宅子中,张家花园、皇恩府最具代表性。可接待住宿的有知雯园、皇恩府、司马第等。</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