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观念的水位》我是从陇原读书会漂来的,当时参加漂书,是因为它应了我的陋习~看书喜欢写写划划,借别人的书没有这种自由,所以,遇到喜欢的书,就自己败了,而陇原读书会漂的书虽是借书,但却是个例外。</h3><h3></h3> <h3>这本书漂来有些时日,我一直装在包里,有闲暇时掏出来翻两页,可是好久才读了不到五十页。</h3><h3>七天前,我看见陇原读书会的郑晓红老师建了一个微信群“宅家静读抗疫,一卷在手聚力”,主要是针对她们庆阳的老师和家长,而我作为外地人,毅然决然地参加了,她并没有把我抱出群。</h3><h3>群内读书,要求每天打卡,我自己在阅读《西游记》,不管以什么速度10天是读不完的,于是选择了年前读了几页的《观念的水位》。我大概浏览了一下,整本书剩余230页,按10天读一本书计算,便计划每天读23页,读书第二天,我又调整了原计划,改为每天至少读30页,在打卡的第七天,我竟然读完了这本书。</h3> <h3>关于刘瑜,我之前一无所知,从陇原读书会选书,是她的书名《送你一颗子弹》、《观念的水位》吸引了我,甚至读了四五十页的时候,才在书的首页发现刘瑜是位女子,仅看文字本身,我的直觉刘瑜必定为男子。《观念的水位》虽然讲的是此处、别处、书、电影和其余的,但每篇文章里我读到的是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普通人的社会生活。</h3> <h3>我读书,总喜欢分享,免不了会晒朋友圈,或私法给朋友,也不知道她们会不会喜欢,有没有时间或兴趣瞅一眼,其实没关系,子曰:“子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所欲亦勿施于人”,我却总做不到后者。</h3> <h3>当我在读书群第一次晒这本书的时候,晓红老师说这本书会把人读“犀利”的,我也觉得刘瑜的思维有点“异类”。我的一个朋友看见我在读刘瑜,他说他读了几页就不想读了,他读了好多书,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毛泽东选集》,尤其是主席在延安时期写的《矛盾论》《实践论》等等文章,如果对当时的情况不熟悉,不深入,就不能读懂,我也记得刘瑜在这本书里也谈到了关于延安时期的内容,我尊重他们彼此的体会和看法,但我没有深入去读这些文章,暂时没有发言权,也不去轻易评判(经与朋友讨论,是我理解不对,稍作修改,等以后读了相关文章,再写体会)。我一直觉得中国智慧的精髓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个事物总有两面性,而且这个两面性如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互相制约,故大自然中的万物才处于平衡之中,两个人站在两个角度看同一件事,观点不一致是很正常的。</h3> <h3>通过这两年的阅读,我觉得自己最大的变化是比以前更加宽容。现在发现别人的观点和自己的不一致,不会急着去反驳,而是去聆听,聆听自己没有了解的那一面,就如朋友说他喜欢《毛泽东选集》,是因为它包含了世界观,是一个人精神的骨架,这个骨架只有通过读好书才能习得。我也表示认同,并把《毛泽东选集》列为我今年的读书计划,并感谢朋友的推荐。</h3> <h3>关于读书,我觉得同一本书,不同的人读,感受不同,不同的年龄段读,也有不同的感受。读书的关键在于丰盈自己的内心,在读懂别人的同时,读懂自己。有人喜欢吃素,他觉得素食好;有人喜欢吃肉,他觉得荤菜香;吃荤吃素有什么关系呢,吃上对自己身体健康的就是好食物;吃完觉得不舒服,就能改变饮食结构的,才是懂得饮食意义的人,读书何尝不是如此。</h3> <h3>《观念的水位》你是否喜欢读,打开它,能读下去,就说明喜欢,读不下去,没关系,合上它,再换一本;若干年后打开,说不定你又会喜欢上它。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我的大脑里,西游记无非是孙悟空智斗妖怪,那是哄小孩的书,但当我最近打开深入读的时候,才发现西游记更适合成人读,因为它很社会,书里社会又是什么样的,关键看读的人的体会或想法,因为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h3><h3> </h3><h3><br></h3> <h3>2020年2月12日闲居斋主人书于家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