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里的军事重镇~溪流淙淙八号泉

大漠长河

<p class="ql-block">贺兰山巍巍,老兵想“八一”:</p><p class="ql-block">为纪念我们军人节日的即将到来,</p><p class="ql-block">试以《美篇》版的形式,展示老部队旧址貌。</p><p class="ql-block">八号泉:</p><p class="ql-block">边疆的泉水清又纯</p><p class="ql-block">一群来自湘鄂西长征老红军种子</p><p class="ql-block">一队闻名大青山的八路军游击劲旅</p><p class="ql-block">一只驰骋甘青川藏高原上的铁骑雄狮</p><p class="ql-block">一支征路战功卓著英雄辈出甲类国防师</p><p class="ql-block">一个全师获国家级荣誉称号之一话务班</p><p class="ql-block">两个“红4连”、“草原铁骑红4连”基因传</p> <p>千里移防,暂待河套:</p><p>1969年10月,由骑兵第2师整编新组建的,宁夏地区塞上驻军~陆军第20师千车万兵,自青海玉树和甘肃临夏草原,通过铁路输送,铁流滚滚备战黄河岸边。</p><p>该师系兰州军区直属的,四个直属师之一,代号5310部队,零在最后,是有讲究的!。</p><p>军区赋予了该师担负整个500里贺兰山战区的防卫任务。</p><p>1970年初,奉中央军委命令,第20师战备任务调整为以坚守贺兰山北段为主,指示:立即前出,进山设防。</p><p>稍事驻留,即奉命前出,入山进沟,成为“军山贺兰”北段的新卫士,成为西北野战军的,作战主要方向,铁拳头,新雄师。</p> <p class="ql-block">贺兰山里的军事重镇~~</p><p class="ql-block">八号泉</p> <h3>八号泉溪水:</h3> <p>八号泉水叮咚咚响!</p> <p class="ql-block">深山勘点,落实布防:</p><p class="ql-block">按照军区皮定均司令员“前、山、散、要”的排兵布阵指导思想。</p><p class="ql-block">红军老战士,师长邢道山,师参谋长,老八路孙敏志亲率师团先遣小组的首长、参谋、技术人员,乘坐越野吉普车,拄着拐棍翻山越沟,深入到条条要道,座座沟壑,重要山垭口,天然水源地,兵要地志点等,实地察看,论证比较。</p><p class="ql-block">初步定下师团和各个营连营地新址,设防警戒防务地域。</p><p class="ql-block">(前山散要布阵方针:</p><p class="ql-block">前出:不能沿贺兰山南侧山脚一带设营扎寨;</p><p class="ql-block">进山:战备任务特别紧急,必须马上进山,以三防为重点;</p><p class="ql-block">散布:对地形重要的山沟豁口,如沟口、渡口、双人山、小井子、嘎拉斯泰等以营连级规模设防,各团、营分布;</p><p class="ql-block">扼要:对大口子重要山口,为防苏蒙机械化集团长途突击,如41号地区、赤木关三关口地区,20师、独立师全部前出,分别构建加强团规模的前哨立体防御要塞,一师负责北段41号,一师守备南段赤木关~三关。)</p><p class="ql-block">八号泉地区,今日营区大门:</p> <h3><br>原第20师营区大门旁的警示牌</h3> <p class="ql-block">清清溪流,山高水长:</p><p class="ql-block">当先遣队员深入到石炭井矿区西南方9公里处的陶斯沙沟时,从一处狭窄的沟口,踏着涓涓细流和大石头,深一脚浅一脚,走进山沟深处时,</p><p class="ql-block">在一处乱石山坡前,一股淙淙流淌的山泉水,令先遣队员们都为之一震:</p><p class="ql-block">多美的山泉水啊!</p> <h3><br>天作地合,泉水叮咚:<br>一行人争先恐后的弯下腰,有的用手掬起一捧泉水,扬脖一饮而尽;有的捧起泉水惬意的冲洗满脸的征尘。<br>今日:山泉水一路流淌,穿墙而出。</h3> <p class="ql-block">甘美山泉,聚焦目光:</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处叫什么名字的胜地啊?山泉水可真甘甜!</p><p class="ql-block">参谋们展开手中十万分之一的老军用地图,却发现:</p><p class="ql-block">这片山沟,没有一个具体的名字!</p><p class="ql-block">图片为</p><p class="ql-block">高山顶上的自来水蓄水池!</p> <p>地方政府在部队撤编后,树立在师部旧址里的纪念碑,但是,对部队前身,描述错误!</p><p>即:</p><p>不是西北军区独立第十二旅改编。</p> <p>泉水源头之一:</p> <p>泉水源头之二:</p> <p>泉水源头之三:</p> <p>泉水源头之四:</p> <p>美丽的军营风光!</p><p>贺兰山里不多的军营公园旧址:</p> <p>贺兰山里的公园:</p> <h3>定点大本营,新地标诞生:<br>大家兴致勃勃的数起了冒着水花的泉眼,一共有大小八处。<br>邢师长大手一挥:<br>“老百姓们习惯叫“个”,我们军人历来讲究编号。这地方就叫“八号泉”吧”。<br>多美的名字,首长一锤定音!<br>2016年8月1日:<br>贺兰山老兵,<br>深情来探营;<br>再饮清泉水,<br>山泉仍甘甜;<br>清冽洇肺腑,<br>此生难忘怀:</h3> <h3>贺兰冬雪:</h3> <h3>戈壁滩上的双峰驼:</h3> <h3><br>首长挥臂,笑谈首肯:<br>看着周围山坡上悠闲啃草的骆驼和小毛驴,邢师长满意的笑道:这是一个好地方,有水源,就有生命,就可生存。<br>过去历朝历代的贺兰山征战,这儿都少不了有军队、有兵马在此取水、生存、厮杀!<br>溪流淙淙,古今倚重!。<br>今日,<br>师部首长办公楼旧址:</h3> <h3><br>昔日山泉水,今朝饮羊沟:</h3> <h3>初春入山,栖身急切:<br>官兵们在挖地窝子,第一代营房的诞生。</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出进山:</p><p class="ql-block">1970年5月7日起,部队按照驻防预案,分别前出,入驻大山中,师司令部、政治部和直属队的警卫连、通信营、高炮营进住八号泉地区;</p><p class="ql-block">师直侦察连、喷火连、防化连、师教导队分驻他处。</p><p class="ql-block">师直工兵营和师后勤部,入驻了大磴沟战备公路北侧的一片低矮山谷间驻防。1973年5月,师后勤部也搬进了八号泉办公大楼。</p><p class="ql-block">师司训队入驻塔塔沟。</p><p class="ql-block">而,</p><p class="ql-block">作为军区著名雄师的前锋第一团:</p><p class="ql-block">步兵第60团,早于1969年11月中旬,</p><p class="ql-block">奉命,</p><p class="ql-block">前出至贺兰山中石炭井地区驻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年,</p><p class="ql-block">八号泉沟深处,通信营英姿飒爽的女战士,正在山上训练。</p> <h3>师通信营营房旧址:</h3> <p>通信营的旧址一角:</p> <h3>八号泉地区,今日全鸟瞰。<br>部队入驻八号泉后,作为唯一的一处水源地,对泉水地进行了安全处理。几处水流较大的泉眼加砌了围堰,盖上了水泥盖板,其他几个小水眼进行引流封堵。<br>有了水源,就可植树!<br>远方位的师部办公楼,清晰可见:</h3> <h3>山风萧煞,破窗效应:<br>停用封存的军营,一面大楼玻璃被山风吹破,山中风沙会鼓散楼房所有的门窗!<br>在门窗封堵的20师师部办公大楼前,寻梦的战友们。</h3> <h3>营址上的老主人:<br>30年后,贺兰山的老兵们,一批批回第二故乡探营,在昔日站岗放哨的师部大门前留念。</h3> <h3>2015年8月,<br>师部办公大楼的依山面:</h3> <h3>大礼堂,继续接受风沙的侵蚀。</h3> <h3>大礼堂内部之现状</h3> <h3>今日军人服务社,敞开门窗,盼望着主人们的再次光顾。</h3> <p class="ql-block">全师数个“国家级荣誉”之一:</p><p class="ql-block">通信营女子话务班系“全国三八红旗集体”。</p><p class="ql-block">1983年冬,</p><p class="ql-block">周班长正在向刚分进班的新战士讲传统。</p> <p class="ql-block">石炭井,人气旺;</p><p class="ql-block">塔塔沟,景色靓。</p><p class="ql-block">贺兰山女战士最多的地方!</p><p class="ql-block">1970年5月7日:</p><p class="ql-block">师医院首次入山,驻防石炭井街上,飒爽英姿的官兵们合影。</p><p class="ql-block">不久,亦从石炭井城区搬出,迁入了塔塔沟新建营区。</p> <p class="ql-block">塔塔沟,好风光。</p><p class="ql-block">八号泉一山之隔的塔塔沟,20师师部医院指战员七十年代的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师医院全景图!</p> <h3>“百万大裁军”前夕,师医院指战员合影:</h3> <h3>荒营废墟:</h3> <p class="ql-block">八号泉沟口附近山谷间,由原总政治部主任、兰州军区政治委员肖华上将题写碑文,陆军第二十师烈士陵园纪念碑!</p> <p><br></p><p>今日,地方政府,正在组织修缮的,</p><p>贺兰山里的军人烈士陵园旧址:</p> <p class="ql-block">师部医院战友们再相聚:</p> <h3><br><br>师侦察连,野战军的铁拳头,<br>为探索沙漠、戈壁滩的作战特点和锻炼战时生存能力,<br>奉命,两次徒步穿越腾格里、乌兰布合、毛乌素大沙漠,长达五个月,<br>为部队趟出了一条生命之路。<br></h3> <h3>贺兰雪峰下的古长城:</h3> <h3>山上,<br>小火车道旁的陶斯沟,<br>沟底沙土便道上,<br>炮兵团指挥连摩托班战士,<br>沿沟往八号泉送急件。</h3> <h3>塔塔沟里的军中白鸽:<br>师医院三所沙葱大夫和她的俊美天使战友英姿:</h3> <h3>1970年5月,<br>师工兵营入驻了大磴沟西侧战备公路北,师后勤部运输连、修理所入驻陶斯沟。<br>山上远看,师部大门:</h3> <h3>工兵营一连的官兵们合影</h3> <h3>比邻而居:<br>巧得很,隔着一道山梁,宁夏煤炭建安公司的一处小型水泥厂,官兵们俗称“八号泉水泥厂”。<br>隔山而建,山沟是厂区,山顶为高炮营,浓浓军民鱼水情深,关系特铁。</h3> <h3>山顶高炮营,<br>官兵们正在进行训练</h3> <h3>露天电影场:</h3> <h3>建设营盘:<br>部队进山后,首要的任务就是修建过冬简易营房,即第一代营房“地窝子”,那是一个极其艰苦的年代。<br>后历经近20年的时间,前后建设了三代营房。<br>一边训练,<br>一边建房,<br>一边掘洞:</h3> <h3>1969年11月初,<br>步兵第60团奉命第一批前出入山,驻防石炭井,成为贺兰山野战军第一团。<br>不久,<br>继续北上,1970年5月,进驻乌巴公路中段41公里处。<br>军图密号“41号”阵地,两山夹一坡,丁字形突入口。<br>随后,布置成一个加强团防守的核心阵地。<br>这就是兰州军区战区内闻名的“41号”防御主方向的诞生!<br>山口中滩沟,七十年代建设的反坦克巨石阵。</h3> <p>四十一号要塞里的山地防御系统:</p> <p>今日,封存的,</p><p>贺兰山里的防御系统:</p> <p>四十一号要塞里的防坦克连环陷阱壕沟阵:</p> <h3>贺兰深山中的屯兵坑道:</h3> <h3>营区边,<br>稀罕的白杨树。</h3> <p>贺兰山里的野生枸杞子树:</p> <h3>八号泉一处景点:</h3> <h3>一处大门垛:</h3> <p>20师部旧址里的一处设施:</p> <h3><br>裁军撤编:<br>1985年秋,“百万大裁军”中,第二十师全师奉命撤编,师机关携部分营连分队,改编为第47集团军坦克旅、工兵团。<br>1988年4月,20师撤编善后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撤销,遗留尾子事项移交石嘴山军分区负责,全师官兵挂甲出山。<br>今日,通信营的旧址:</h3> <p class="ql-block">现代版的“贺兰晴雪”~宁夏八景之一:</p><p class="ql-block">2012年8月31日,</p><p class="ql-block">20师政治部组织科山东省临沂市籍入伍王金才战友,昵称为“逍遥狐”。他千里迢迢奔赴贺兰山,和驴友们冒雪冒雨,首次奋力冲顶贺兰山主峰!</p><p class="ql-block">敖包圪瘩海拔3556米!</p><p class="ql-block">盛夏8月,主峰上厚厚的白雪:</p> <h3>贺兰山第12条军规:<br>人民解放军有一个11条铁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军规,但是贺兰山里的野战军部队,还得加上另一条:<br>贺兰山部队防区和百里矿山居民点,几乎都是男性的世界。<br>第20师的铁律:部队进山不久,师党委就作出了“所有干部(战士退伍后)不准在部队驻地和矿区找对象,结婚成家”的硬性规定。<br>八号泉深处</h3> <h3>铁令如山:<br>为了军民团结和驻地发展稳定,贺兰山里的野战军部队,在好多年里,都在不折不扣地执行着这条看起来似乎不近情理的禁令。<br>被官兵们戏称为“贺兰山第12条军规”。<br>营区旧址里的宣传画。</h3> <p class="ql-block">今日,山城——</p><p class="ql-block">曾经的石炭井城区(石嘴山市行政辖区之一),县处级,顶峰时期,有居民近10万人。</p><p class="ql-block">现在,是大武口区石炭井街道办事处,有居民百十人。</p> <h3>20师首长小车库:</h3> <h3>大磴沟火车站:</h3> <p class="ql-block">贺兰山的新卫士:</p><p class="ql-block">贺兰山守备师守备第二团(原陆军第62师步兵第186团,代号84671部队),1987年4月(另有一说,是春节后,具体可浏览祝忠建指导员的接管回忆文章),因原接防的宗别立营区条件艰苦,无服务网点,饮用水缺乏,全团迁入八号泉。1991年8月1日,该团与军民共建单位水泥厂立碑记事:</p> <h3>共建碑文:<br>《同饮一泉水,<br>共建文明沟。》<br>落款日期为:<br>一九九一年八月一日<br>1992年10月,在50万大裁军中,该团与全师奉命撤编,全师保留了四个功勋连队,编入宁夏军区某团。</h3> <p>今日,军民共建碑!</p> <h3>如今,<br>驻防部队两次离山,<br>八号泉营区彻底闲置了,这是世界和平的结果!<br>共建碑,<br>第62师第186团(守备第二团)进驻贺兰山7个年头,<br>这是在贺兰山里留下不多的遗迹之一。<br>第20师部(第186团,守备第二团团部)大楼今况:</h3> <p>八号泉深处的一个军营旧址大门:</p> <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1.“前出、进山、散配、扼要”防务指导原则:</p><p class="ql-block"><b><i>1969年3月,中苏边界发生了“珍宝岛事件”、1969年8月,发生了新疆“铁列克提突袭事件”,</i></b>两国关系降至冰点,战争一触即发。中央军委关于立足大打、早打、准备打核战争的备战思想,使与苏联接壤的“三北地区”首当其冲。</p><p class="ql-block">故时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将军,1969年11月上任之初,就首先视察了贺兰山战区。本着战时保存有生力量,着眼“三防”,有利长期据险坚守,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这个思路。</p><p class="ql-block">这个大西北最重要的战略方向,未来拟配置一个集团军(第7军)的规模。第20师部队,作为未来第7军的中间师,并率先产生。</p><p class="ql-block">我师历次兵演主导“红军方”,均为“贺兰山集团军”。这个预案,在七十年代,还是很有前瞻的战略眼光的!</p> <p class="ql-block">2.调整防务:</p><p class="ql-block">1972年后,中美关系和解,当时国际形势开始逐步和缓。</p><p class="ql-block"><b>1975年5月,“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韩先楚司令员主政兰州。</b></p><p class="ql-block">为了驻山部队的生活方便和形势变化需要,韩司令指示军区一线部队,可实行“适当集中驻防的原则”,故部分部队营房重新进行了规划调整和升级,第三代或第四代营房建成。</p><p class="ql-block">师直属队营区,上山的战备小道:</p> <p class="ql-block"><b><i>清水沟里清水清,地标泳池留佳名。</i></b></p><p class="ql-block">步兵第58团清水沟(西沟)驻地,</p><p class="ql-block">该团作为20师全师第一团,担负的任务区域最大,包括石嘴山地段的黄河渡口,我师的后路!</p><p class="ql-block">西沟营区全景图:</p> <p class="ql-block">3.贺兰山的新卫士:</p><p class="ql-block">1985年11月后,贺兰山的军事地位不减。</p><p class="ql-block"><b><i>陆军第62师(84804部队)奉命改编为贺兰山守备师(84602部队)入山接防驻守。</i></b></p><p class="ql-block">其守备第2团接防宗别立地区:</p><p class="ql-block">原第20师第59团营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1号的新卫士:</p><p class="ql-block"><b><i>守备师第3团(用第184团与63师对调的陇县第189团,原84839部队,改为84663部队)</i></b></p><p class="ql-block">接防原第20师第60团防卫任务。</p><p class="ql-block">41号地区的营区:</p> <h3><br>原20师某直属队营区旧址:</h3> <h3>陶斯沟里的炮兵团营区,标志性建筑:<br>大礼堂今日英姿!<br>现为~<br>内蒙古鑫荣煤炭有限公司借用的办公楼。</h3> <p class="ql-block">烈士墓已经迁出,现在废弃的,</p><p class="ql-block">八号泉烈士陵园旧址:</p> <h3>大磴沟火车站塔楼:</h3> <h3>2013年6月,<br>石嘴山市国土资源局的稽查人员,深入到八号泉地区,查处私挖乱采煤矿</h3> <h3>2013年6月,<br>八号泉地区,一处被炸毁的小煤窑</h3> <h3>韭菜沟军事文化园</h3> <h3>英雄红四连</h3> <p class="ql-block">撤编30年后,</p><p class="ql-block">原第20师、独立师、第62师、空军第47师、482爆破器材库、军区贺兰山通信站等的贺兰山老兵们,一波波陆续重返第二故乡,重走营区小路,留下了珍贵营盘照。</p><p class="ql-block">感谢您们,贺兰山老兵!</p><p class="ql-block">感谢亲爱的战友!常想着第二故乡八号泉、清水沟、宗别立、41号、呼鲁斯太、赤木关、三关口、老虎山、平吉堡、西大滩、黄羊滩、双人山、正谊关、渡口村、嘎拉斯太、阿拉巴拉岱、银根高勒、石炭井、银川场站、贺兰山雷达站、巴音呼都格、贝里呼都格、银巴公路、乌巴公路。</p><p class="ql-block">军营情,军旅缘!</p><p class="ql-block">让我们常留激情燃烧岁月的深深震撼!</p><p class="ql-block">在八一建军节:</p><p class="ql-block">89周年大庆即将到来之际,仅以此《美篇》版小文献给:</p><p class="ql-block">所有贺兰山的老兵们!</p><p class="ql-block">所有第20师(守备第1师)亲爱的战友兄弟姐妹们!</p><p class="ql-block">向尊敬的贺兰山里四个国防师的老首长、老前辈们致敬!祝建军节日开心快乐!</p><p class="ql-block">向四十年前贺兰山里,执行掘洞任务的工程兵第139团、第14团;空军工程兵第九团,汽车第14团等等的老兵们问好!</p><p class="ql-block">向1982年6月,配属参加“82.6”大演习的原坦克第12师第45团的铁甲兵们问好!</p><p class="ql-block">向参加演习的轰炸机大队、强击机大队、直升机大队的老兵们问好!</p> <h3>骑兵第二师老前辈,驱马行军的飒爽英姿:</h3> <p class="ql-block">八号泉的夏日!重返军营旧址的老兵!</p> <p class="ql-block">贺兰山军营第一团:步兵第58团团部营址近况!</p> <p class="ql-block">重炮扬威镇贺兰!陶斯沟口景色靓!</p> <p class="ql-block"><b><i>老兵作者简介:</i></b></p><p class="ql-block">大漠长河,山东省临沂县汤头公社人,1972年12月参军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战区,呼鲁斯泰小镇炮兵团司令部警卫排战士;参加了“82.6”加强陆军师合成实兵大演习,曾在八号泉师政治部工作战斗四个年头,1988年10月退役。</p><p class="ql-block">本美篇系《贺兰山军营赋》的姊妹篇</p><p class="ql-block">深深地感谢,战友们关注贺兰山!</p><p class="ql-block">浓浓地思念,永远爱着第二故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