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囧途-疫情期间返乡之路

似水流年♑️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今天是2020年2月10日,周一。昨天携程网定的今天深圳返秦的机票,哈尔滨中转,起飞时间6:50。深圳是广东省感染人数最多的城市,而广东感染人数仅次于湖北,闺女所住小区周边的小区都已有确诊病例。为了尽可能安全地返回,每一步我都是采用了自己认为最保险的方式。一是错过8、9号返程高峰,选的周一这个时间点,二是深圳至秦皇岛的航班没有直飞,中转城市有哈尔滨、杭州、成都,我从二月初就一直关注航班信息,每天都在变化,今天有的也许明天就会取消,原定11号石家庄中转的机票其中石家庄飞秦皇岛这一段在4号就被取消了,后来就不再有石家庄中转的航班。比较起来我觉得哈尔滨要比杭州和成都相对安全一些,决定选择在哈尔滨中转。三是从住的地方到机场怎么走,不敢坐地铁(即使想坐时间也来不及)、不敢随便打出租和滴滴,想来想去还是在机场约的送机服务,我想机场派出来的车想必是没问题的吧?最后是到达秦皇岛后自驾回家。</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昨天下午司机和我联系,定好4:30出发,我上好了今早4:00的闹钟。可是2:50我就醒了,一看手机时间还早,想再睡会,不一会手机突然响了一声,赶紧一看,3:00钟,携程短信:送机的车临时调整。赶紧给调整后的司机师傅发短信,想约4:30的时间,司机回复我说现在就在附近,我想着离4:30还有一个半小时,别让人家等我那么长时间了,赶紧起床洗漱,吃了几片面包喝了多半杯牛奶,穿好衣服,看了一眼闺女还在熟睡,想着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能再见面,心里不免有些难受,狠心摇醒了她,嘱咐她一定不要出门,好好在家里猫着。然后戴上最后一个医用口罩,戴好护目镜、用垃圾袋自制的防护帽子,带上乳胶手套,3:50踏出房门,迈向回家的路。</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走出小区,联系师傅,就在不远处等我,车子开过来我坐在后座打开两侧车窗,司机说要等到4点才可以走。好在闺女所住小区就在宝安区,离宝安机场不算很远,仅用了17分钟就到达机场。</p><p>&nbsp;&nbsp;&nbsp;&nbsp;&nbsp;走入机场航站楼,环顾四周,庆幸的是,机场人不多,稀稀拉拉分散在各个航空公司执机柜台等候。找到春秋航空柜台,被告知距起飞时间前两小时才开始执机。便找了距离人群较远的地方坐下来,先打个盹吧。</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一觉醒来看时间不到4:50,起身慢步踱到执机柜台,因为不用托运行李(为减少托运及取行李等候时间,把来时的拉杆箱留在了闺女那里)执机很快,选了一个靠窗的位子,去找这次航班对应的安检通道。进入安检范围,随时注意着与前后的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安检人员用额温枪测试温度,放行后继续往里走。到安检第一道程序,交上身份证和登机牌,摘掉口罩,对准摄像头核验身份,大概10秒左右核验完毕,赶紧戴好口罩;来到第二道程序,脱下大衣,拿出手机和充电宝,和拎包一起放在检查筐里自动进入扫描区,然后站在那里接受安检人员前后上下的无死角的检查。</p><p>&nbsp;&nbsp;&nbsp;&nbsp;&nbsp;安检完毕,走了好远才看到登机口,目测了一下,大概有30多人在候机,暗自窃喜人好少啊。从包中拿出消毒液(不含酒精),把乳胶手套先消毒,摘下手套再把双手也喷了一遍,搓干双手,摘下防护帽子和医用口罩扔到垃圾箱,拿出仅有的一个KN95口罩戴上,因带呼吸阀,外面再罩了一个普通口罩,再戴上另一只自制的防护帽,坐等登机。&nbsp;&nbsp;&nbs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6:10分人们开始陆续登机,从深圳到哈尔滨航程远时间长,大约六小时。为了安全起见,才忍痛舍弃了那只医用口罩,换上KN95,为避免空间中的气溶胶吸入,决定一天不摘口罩、不喝水不吃东西。进入机舱找到座位坐定后,一看又是在机翼的位置,为数不多的几次坐飞机好像都是在这样的位子。前后看了看,原来乘机人数远不止我刚看到的那30多人,虽然没有坐满,但是也有60-70%的样子,比我预期的三分之一或是一半的人数多了不少,看来第一个14天之后,随着各地复工的逐渐开始,人流应该也是增加了吧。6:50准时起飞,飞行大约两个小时,8:55经停江苏淮安,停留45分钟。上来几位身穿警服的检查人员,用额温枪对乘客逐一测试体温,然后22人下了飞机,一下子感觉机舱空旷了很多,上来的人员不多,大概5、6个。身边的小女孩借机到前两排去坐,本来三个人挨着坐变成了间隔开的两人,瞬间感觉呼吸都变得通畅了,心里甚慰。</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终于又起飞了,小憩了一会,看到窗外的风光由南方的方块水田逐渐变换成满目的雪白世界,一会是一马平川,一会是覆盖着白雪的重山峻岭,一望无际,快到哈尔滨的时候,除了偶尔出现的道路是黑色的之外,满眼皆白。12:05飞机落地哈尔滨,第一段航程结束。</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等待飞机滑行停稳之后开舱,走到航站楼已近12:30,赶紧找到卫生间消毒,仍是喷消毒水涂抹手套和双手,摘掉防护帽和第一层一次性口罩扔进垃圾桶,KN95仍然戴着,戴上一只新的一次性口罩和防护帽,在候机厅里寻找座位,座位很少,没有人少适合坐的地方。想要去到外面感受一下零下13度的哈尔滨,快走到出口的时候,看到旁边的入口处排了好长的队伍,等待安检,随即打消了出去的念头,再进来还需重新安检,还是远离人群为妙。</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候机厅里转圈,终于找到一排座椅,离旁边的一对老夫妇和一个小女孩隔了两个座位坐下来,他们正在撕开方便面的盒盖,一边咬着火腿肠,老太太对小姑娘说,“要是带着干豆腐就好了”,暗想她们心可真大,还想着怎么吃得更可口呢!老头去接热水了,老太太在后边喊着:“戴上口罩!”,再看老太太耳边挂着的竟然是一只棉布口罩!哇!好勇敢的老夫妇啊!一边想着一边又往旁边错了一个座位。想拿出手机看看,摘掉手套一看,两只手被乳胶手套捂的发白变胖了,小手指和无名指中间好像要起水泡,赶紧将手套放在旁边座位上,搓搓双手活动活动,可不是吗,已经有六个多小时没摘手套了!突然想到前线的医护人员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带着口罩手套工作十几个小时的样子,岂不是更难受吗?真的为他们感到心疼啊!听到手机微信进来提示的声音,打开看是家人问候的信息和同事发来询问业务的,逐一回复好。</p><p>&nbsp;&nbsp;&nbsp;&nbsp;&nbsp;工作群里发来信息,下午2点有云视讯会议,1点半的时候尝试着进入会议,看到了许多同事,个金部的副总授课,一直在调整摄像头的角度和声音,找资料,不到2点钟开讲。认真听着,不觉间时间已到14:50,赶紧退出会议,去瑞丽航空柜台领取哈尔滨到秦皇岛的登机牌、安检、进入机舱。这次航班是哈尔滨到成都经停秦皇岛北戴河机场,人数比上午的航班稍微少一些,基本上三人一排的座椅都坐的1-2人,也许是航空公司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这样安排的吧?默默地为他们体贴的服务点赞👍。</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6:00飞机离开哈尔滨机场,也许是回家心切,觉得时间过得好快,感觉没多久就听到了空姐广播:飞机即将着陆,请收起小桌板,打开遮阳板,系好安全带。看向窗外,似乎是快到机场了,都是空旷的光秃秃的田地,越临近雾越大,天色已暗,看到跑道上引路的灯光长长的一排。17:35飞机着陆,走出机舱,瞬间一股寒流袭来,凉风好像要吹到身体里了,打了个冷颤,北戴河下飞机的一共只有5人,机场冷冷清清的。仍是先去卫生间摘掉了一次性口罩和帽子扔掉,认真消完毒,拿出手机,告知家人,然后快步走出机场。</p><p>&nbsp;&nbsp;&nbsp;&nbsp;联系孩爸王先生,询问车停的地方,为了遵守隔离的要求,他昨天就把我的车提前开过来放好。这时天已渐渐黑了下来,雾越来越大,看不见昨天他发图片给我的车的位置,只能打电话询问,冻的手指僵硬红肿,视线也辨不出方向,只能按照往左往右的提示摸索着朝前走,走了大概十几分钟的样子,终于找到我的车,把包放进后备箱,坐好扣紧安全带,开启双闪灯,拿出手机设置导航,飞机场这里新修的好多路还没有命名,导航提示沿当前不明道路继续直行多少公里,然后拐了几次弯,不知道开到了哪里,只能跟随导航继续走,终于看到一块路标显示机场快速路方向,顺着这个方向慢慢行驶,看不清路上行车道的划线,一团团的雾在眼前飘过,前方也看不见车辆,黑暗、浓雾和寂静令人恐惧,我的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我在心里一遍遍告诉自己:别慌,要冷静!一定要慢!双手握紧方向盘,一刻不敢放松,精神高度集中,目光紧紧盯着前方和左右,一直保持在二三十迈的车速,走了大概半小时的样子,可以看到指示牌是去高速的方向,心想这么大雾怎么能上高速,慢慢停下来,重新设置导航,打算走昌黎经抚宁宁海大道回去,这条路是我比较熟悉的而且是单行道,相对安全。</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终于在19:05到达了昌黎县城的广缘超市附近,这下心里有底了,最起码我知道我到哪了,知道接下来怎么走了,虽然雾仍是那么大,仍然看不清路,好在县城车流多一些,不像机场出来时前面看不到一辆车。慢慢跟着前面的一辆车,有它的灯光引路总比自己面对浓雾要好很多。以前从昌黎到抚宁宁海大道大概18分钟左右就能到,今天用了半个多小时,往东拐入宁海大道,仍是浓雾弥漫,原来跟着的前面的那辆车没往这个方向走,我只好自己缓慢地朝前开,这时后面过来一辆车,我赶紧跟在它后面,连道都不敢变,一直跟到开发区新管委附近,才感觉灯光明亮了许多,眼前的雾也小了,视线也开阔了,速度慢慢从三四十迈加到五六十迈。近了,眼看着快到家了,看着两边熟悉的街道,看到不远处单位名称的大灯箱,恍如自己已离开好久的样子,突然就有种特别踏实、特别满足的感觉,回家真好!拐进燕西里胡同,看到小区门口这么晚了仍有社区志愿者守候在外面,因挡风玻璃前已放置好本小区车辆通行证,或是她们已记住本小区车辆编号,摆手放我进入小区,停好车,看了一眼时间20:25。从机场回来开了两个半小时!</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回到家第一件事,把鞋喷上消毒水脱到门外,穿上拖鞋,脱掉大衣和外裤,放到门口的洗手间里,里里外外全喷了一遍消毒水,把手套、口罩、护目镜全部摘下来消毒放在刚进门的位置,手机消毒后先给父母报个平安,然后冲进主卫,看到镜中的自己,鼻翼两侧是口罩深深的勒痕,头发因戴帽子已经全部趴在头皮上,从早晨3:50出门到现在20:30,近17个小时没有摘掉过口罩!没喝一口水!没吃一点东西!为了自己不被病毒感染,不把病毒带回家乡、带给我的家人、朋友和同事,我感觉我已拼劲浑身所有力气!打开浴霸洗头洗澡,身体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饿的已经感觉快要支撑不住了。尽快给自己煮了一大碗面,终于感觉自己活过来了,真实得感觉到我终于回家了!</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