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昌图县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众志成城,动员全县退役军人积极主动投身战"疫",以实际行动有力诠释着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本色和担当!</h3> <h3>为推动防控工作落实落细,局领导班子把责任扛在肩上,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印发《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致昌图县广大退役军人一封信》、《致镇村服务站一封信》等一系列指导文件……及时准确了解真实情况,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h3> <h3>昌图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第一时间召开党组会落实县委县政府精神</h3> <h3>昌图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在第一时间召开党组会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精神</h3> <h3>各镇服务站时刻坚守岗位</h3> <h3>也许,退役军人个体的力量微小,但是所有退役军人汇聚之后必定能凝聚成巨大的正能量,昌图城区乡镇村所到之处,都会出现退役军人的身影:政府机关的退役军人、下岗失业的退役军人、农村百姓的退役军人、退伍老战士……,每个地方、每个岗位、村头巷尾、社区门口……,退役军人都可以展开自己的战场,为这场战斗加油,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h3> <h3>昌图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全体党员进社区主动参加防疫工作。</h3> <h3>加油同事们!!!🇨🇳🇨🇳🇨🇳</h3> <h3>在昌图县城区镇村,有一大批退伍军人践行着"若有战、召必回"的铮铮誓言,1500余名退役军人主动走到抗疫前线,在社区、村组、街道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他们表示,“关键时刻,军人要有军人的样子!我们虽然退役了,退伍不褪色,希望能为这场战斗做力所能及的勤务兵!”</h3> <h3>自采取隔断措施以来,昌图县各镇村的各个卡点出现了众多的民兵志愿者和退役军人志愿者。</h3><h3>“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出现在哪里。关键时期我们更要发挥积极作用。”</h3> <h3><b><i style=""> 01 一个老兵的请求</i></b></h3><h3><h3>2月4日一早,鴜鹭树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郭帅的微信,就响起了提示音,一段微信信息让郭帅在这个寒冷冬日的早上感到热血沸腾。</h3><h3>一名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向郭帅提出这样一个特殊的请求“郭帅你好,我们几个参战退役老兵委托我向你请求,在这疫情十分严重的情况下,乡里如果要干什么,请直接安排我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做一些协助工作,我们愿意出义务工,不要任何工钱,因为我是参战老兵,为乡里分担点工作是应该的”。</h3></h3> <h3>几位曾经为祖国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老兵,如今都已60多岁,但骨子里依然流淌着为国为民的热血。这份朴实无华与情真意切不仅让郭帅肃然起敬。经请示镇领导,考虑到老兵们年龄和身体情况,批准让身体条件较好的徐守相加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h3><h3>徐守相被安排到鴜鹭树镇新发村的防控卡点,和年轻人们一起对进出车辆登记、体温检测,每一样工作都做的很认真,看到他风风火火的样子,很少有人知道他今年已经64岁了。</h3> <h3> (徐守相在防控卡点工作)</h3><h3>在采访电话里,徐守相的声音有些激动,“我是农村兵,受过教育,国家有疫情,为国家做点事情是应该的。村里人不够,我当然要上!”</h3><h3>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徐守相依旧保持着那份军人的赤诚与执着。“军人”两个字已经成为一种烙印,深深刻在徐守相心中。为国冲锋的战场虽然变了,可报效祖国的心没有变。正如徐守相在请战时所说的:党和国家给予我们优抚,我们要发挥点余热,致敬国家!</h3> <h3> <b><i>02 我的战“疫”日记</i></b></h3><h3><b><i> ——退役军人赵海洋的一天</i></b></h3><h3>2020年1月25日(正月初一) 天气:晴</h3><h3> </h3><h3>2020年,庚子鼠年,这个从来没听说过的新型冠状病毒,让本应该团聚的日子变得特别,许多家庭无法团圆。</h3><h3>自20号开始,我的手机上不停的响着关于新型冠状病毒快速传播的消息,看着每天都在增长的数字,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次的疫情非同凡响,但往往在汹涌的疫情面前,基层被看做是第一道“防波堤”。这几天我都早早来到镇上,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宣传、防护等已经准备就绪。但是这次的状况已经不允许人群的大规模聚集,各村就运用闭路电视、村内广播、条幅和“两微一端”进行宣传,并就返乡人员配备了包保干部,想着等宣传结束后就可以回家吃团圆饭了。外面的鞭炮声阵阵响起,看了眼手机,已经12点了,正在回家的路上我接到了镇里寇连伟书记的电话,烟窝村武汉返回村民马立鹏联系包保干部想要给自己检查身体。听到是武汉返回人员,还要去医院检查,情况紧急,村里没有防护设备,如果真是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我该如何处理?带着沉重的思考,我一路小跑,回到了单位,穿好防护服、带好口罩后,立刻驱车到马立鹏家,接上马立鹏就赶往县医院,到县医院发现王一鸣镇长已经在急诊门口等我,原来王镇长直接和医院取得了联系,接下来的两个小时我陪着马立鹏奔走在各个科室进行检查,在焦急的等待下,检查结果显示一切正常,结果下来后虽然一切正常,但是紧张的心情还是没有放下,后来又在医生的叮嘱下才离开了医院。回来的路上马立鹏开始与我交谈:“回来后都不敢出门也不敢和家人有太近的接触,更不敢和亲朋好友联系怕大家害怕,正在不知道和谁说明情况的时候,没想到镇上已经安排包保干部主动联系到了我,而且我也感觉到了害怕,就想到县医院检查下身体......”。想着这么健谈的一个小伙,来的路上却一言不发,也感觉到了他的紧张和害怕。就这样我把马立鹏送回家里,又把车送回了单位,然后回到了家,把今天的衣服全部放到了洗衣机,自己也用酒精进行简单的杀菌。</h3><h3>吃过晚饭后由于有些累就早早躺下休息,今天整个过程仿佛电影似的在脑海中放映。回想起先是后怕,但是经过这一天的工作,它就不可怕了,真正可怕的是,不了解情况的人,把这场灾难当成玩笑的人。作为一名援藏退伍军人,我非常自豪自己有这么大的勇气,也自豪我们拥有一大批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冲锋在前的共产党员。他们夜以继日,临危不惧,以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精湛的职业技能和严明的工作纪律,塑造了新时期白衣战士的崭新形象,他们即是平凡的医疗卫生工作者,又是普通的共产党员,在国家安全和人民健康受到威胁的时候,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在他们身上发扬光大,共产党员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在他们身上熠熠生辉。回想03年非典时期,就是全国卫生系统的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勇挑重担,舍生忘死,前赴后继,他们凭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信念,把方便留给别人,困难留给自己;把幸福留给他人,痛苦留给自己;把健康和安全留给别人,危险留给自己。他们用鲜血、生命筑起一道保护人民群众的血肉长城,最后打赢非典攻坚战。</h3><h3>我为我自己是一名中共党员而自豪,为我是一名援藏退伍军人而自豪,为我今天所做的一切而自豪,就如同今天一样,最好的一句话是服务于人民,人民的生命安全至高无上。</h3> <h3><b><i> 03 鴜鹭树镇退役军人</i></b></h3><h3><b><i> 主动当起村“抗疫”志愿者</i></b></h3><h3>每当国家需要之时,他们总会第一时间站出来,“若有战,召必回”。面对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鴜鹭树镇的退役军人们,虽然脱下了军装,但是依然选择挺身而出,冲锋在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卸下戎装志不改,抗击疫情建新功”的老兵誓言。</h3><h3>16名退役军人,人人请战,第一时间成立了鴜鹭树镇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退伍军人刘新、李万禄、李太、李福军、彭刚、门大伟、丛广州、宋威、刘宝学、邢彦青、杨军、徐守相、贺喜、陈亮、王忠宝、宋子龙等人听从指挥,冲锋在前,主动放弃春节休息时间,投身到村口的第一线。</h3> <h3>这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分布在7个各自的村,他们之中,有的人分早、中、晚班,不畏严寒,在各自的位置24小时执勤,守住各自关口。强力防控疫情输入、输出、传播和蔓延,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h3> <h3>鴜鹭树镇退役军人志愿者在关键时刻迎难而上,用行动阻断疫情,用爱心传递温暖,真正践行了“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军人作风。</h3> <h3><b><i> 04 细微之处见精神,艰难之时显品格</i></b></h3><h3><b><i> ——前王村党支部书记、退役军人何苗</i></b></h3><h3>时届春节,正是阖家团聚尽享欢乐之时,一种迅速蔓延的新型冠状病毒让国人在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病毒来势汹汹,随着武汉封城,辽宁省宣布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一级响应,昌图县八面城镇积极落实“一级响应”。</h3><h3>疫情来临,“不出门、不串门、不聚会”成了人人自保的法宝,看着新闻媒体里不断增长的确诊病例,特别是了解到前王村从湖北武汉返乡村民有2人。前王村党支部书记、退役军人何苗待在家中坐立不安,心急如焚,心里时刻牵挂着前王村400多户的安危,担心村民防控意识淡薄……</h3><h3>疫情当前,无心过年。何苗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他率先垂范,带领村干部和医务人员下村入户,投身到前王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中。</h3><h3>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为了让广大村民第一时间了解新冠病毒的相关知识,掌握科学有效的防控手段,在疫情刚呈凶猛蔓延之际,何苗就同村干部一道,前往各路口贴通告,拉条幅,发传单。即使户外寒冷难耐,面对埋怨和不理解,他依然坚持详细讲解新冠病毒知识,以减少村民的恐惧,传递战胜疫情的信心和温暖。</h3> <h3>部分村民防护意识不够,在利用广播车广泛宣传的同时,何苗亲自入户,足迹遍布各组每户,告诫村民做好自我防护,保证自身安全。对村内外地返乡人员,他进行了4次详细摸排,对每一个返乡人员的返乡时间,行动轨迹,接触人群都一一记录。</h3><h3>每天早上9点,何苗同村干部、医务人员从村委会出发,入户到返乡人员家中仔细询问、详细记录、细心叮嘱、并给返乡人员及家人测量体温。他每天坚持摸排走访,宣传引导,保证排查工作无一遗漏,全面覆盖。</h3> <h3>为确保人员不聚集,他坚持每天检查一次有麻将机的百姓家,并宣传此次疫情的严重性,告知村民聚集活动的危害性。疫情紧急,聚集就可能感染,出行就存在风险。他组织村干部,年轻党员,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值守在村口疫情检查点,村里的干部心疼他一个春节都未能好好与家人团聚,劝他不必亲自到场,他总是说:我是党员,我带头!</h3><h3>也正是何苗的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使命和担当,目前前王村未发现一例疑似或确诊病例,外地返乡村民也于2月6日全部“隔离解禁”。受到他的鼓舞,前王村村民也自觉参与到防控一线中,年轻村民组成志愿者队伍,参与到每一项工作中,有的村民自发为检查点定时提供热水,还有村民为他们送来了方便面,火腿肠等物品。</h3> <h3>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岗位一份坚守,何苗正是用坚守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h3> <h3>这场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太多退役军人的担当,患难之时自显真情,向所有仍在坚守,为抗击疫情默默出力的老兵致敬!向所有默默无闻抗击疫情的人致敬!相信春天来临,必将迎来一个暂新的胜利之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