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先后有200多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参观访问。</h3> <h3>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h3> <h3>1974年3月,骊山脚下的西杨村一年一度的打井工程开始了,工程开始还算顺利,两天之后就遇到了坚硬得像石头一样的土层,第五天,抡着镢头的杨志发挖出了一个陶俑,沉睡了千年的地下军队随之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你看,它们正迈着整齐的步伐向我们走来。</h3> <h3>虽然无数次在电视、电影、图片上看到过这些陶俑,但亲临现场还是被震撼。</h3> <h3>走进兵马俑展厅,你一定会为两千年前这支地下大军惊叹不已,他们披坚执锐,军容严整,气势磅礴,一种神秘的魔力恍惚间会把人引入战马嘶鸣,鏖战在即的历史画面。</h3> <h3>一号坑规模最大,呈长方形,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1979年开放,长210米,宽62米,距原地表深4.5米——6.5米,面积14260平方米。凭栏俯视,俑坑南北两侧和西端各有1列分别面南、面北和面西的横队,是军阵的翼卫和后卫。好一个2000年前的古代大军阵,他们披坚执锐,军容严整,气势雄伟,势不可挡。</h3> <h3>兵马俑的车兵、步兵、骑兵列成各种阵势。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艺术魅力。</h3> <h3>外国游客也被强大的兵马俑阵容所震撼。</h3> <h3>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h3> <h3>这批兵马俑在艺术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兵马俑的塑造,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创作,艺术手法细腻、明快。陶俑装束、神态都不一样。光是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脸部的表情更是神态各异。</h3> <h3>秦兵马俑以其巨大的规模、威武的场面和高超的科学、艺术水平,使观众们惊叹不已。</h3> <h3>一号坑的兵马俑并非出土就这样整齐,出土时基本都是残缺不全,东倒西歪,工作人员修复后,我们才能看到这么壮观的军队。</h3> <h3>二号坑建有1.7万平方米的陈列大厅,是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遗址陈列厅。</h3> <h3>二号坑内保存的兵马俑刚刚出土的状况,正是这些残破的陶片,重新被能工巧匠们妙手回春般地恢复了原形。</h3> <h3>二号俑坑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h3> <h3>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h3> <h3>秦陵铜马,1980年12月在秦始皇陵西侧20米处发掘了两乘彩绘铜车。经修复后于1983年10月1日对外展出。</h3> <h3>被编号为1号的战车是立车、单辕双轮,车厢为横长方形,车门在车厢的后面,车上有圆形的铜伞,伞下站着御官,双手驭车,前驾四匹马。</h3> <h3>被编号为2号车为安车,也是单辕双轮。车厢为前后两室,二者之间有窗,上车的门在后面,上有椭圆形车盖。车体上绘有彩色纹样。车马均有大量金银装饰。</h3> <h3>三号坑在一号坑西北,武士俑按夹道的环卫队形排列,象征古代的军幕布,是军阵的指挥系统。1976年发现,1987年开放,与一号坑距25米,东距二号坑约120米,三个坑呈“品”字状排列。它东西宽17.6米,南北长21.4米,平面结构“凹”字状,深5.2米——5.4米,面积524平方米。</h3> <h3>三号坑面积最小,仅有520平方米,整体呈凹字形,由南北厢房和车马房组成,车马房中有一辆驷马战车及四件兵马俑,三号坑共出土兵马俑68个。</h3> <h3>三号坑是三个坑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大火焚烧过的,所以出土时陶俑身上的彩绘残存较多,颜色比较鲜艳。三号坑是世界考古史上发现时代最早的军事指挥部的形象资料。建筑结构,陶俑排列,兵器配备,出土文物都有一定的特色。</h3> <h3>秦始皇13岁时即位,22岁时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定都咸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沙丘(今河北省邢台市)。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改为“皇帝”。秦始皇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的称号。</h3><h3>(部分文字资料来自于互联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