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自以为是”遇上“一知半解”— —我的线上教学故事(三)

赵小妮

<h3>  今天的微信群的热闹似乎比前几天还要来得早,七点多钟,群里就有不少的学生互相发送文字问候着,这群孩子看来渐渐习惯了早起了,也热衷于微信与直播的教学了。昨天不懂钉钉直播的数学科任用钉钉群与学生互动,学生在群里交了许多的数学作业,看得出,数学科任的用心良苦,也能看出学生们的学习热情。然而就这些热情,我的钉钉直播昨晚闹“罢工”了。没办法,今天的线上教学只能借助微信群了。上些什么内容?其实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呆在家里这么久,“功劳”全让给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在孩子们的认知也逐日深入。这段时间呆在家里的他们是如何看待这样的疫情的,又是以怎么样的心态面对这突如其来,让人头痛的新型冠状病毒。我想,他们应该有许多的话想说,那不如,我就进行一次线上写作课吧。说干就干,借助了昨天王琴玉老师分享的六年级教师团队整理的学习资料“说写作文”开始了今天的上课。 </h3> <h3>  “同学们,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在线上上课吗?”</h3><h3> “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新型肺炎”……这些问题都在意料之中,学生在群里的回答相对的积极。</h3><h3> “它长得怎么样的呢?你们知道它的样子吗?”</h3><h3> “类似皇冠”“冠状”……</h3><h3> 这样的回答对于六年级的他们来说太过于简单了。这跟我想的一样,我觉得以我对他们的了解,他们肯定了解这个病毒的形状。</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为什么有人叫它妖怪?”</span><br></h3><h3> “因为吃了野生动物”“ 病毒来源于海鲜市场销售的野生动物”……</h3><h3> 很明显,这样的回答有些答非所问了,学生没有了解到它的可怕之处,没有了解为什么新型冠状病毒被称为“妖怪”。而我呢,也忽略了这一个问题,就因为这个问题,后面的环节出现了许多的漏洞。我太自以为是了。于是我做了一个补充:</h3><h3> “那为什么叫它”怪兽“呢?它的可怕在哪里?”</h3><h3> “因为它的传播速度非常快”</h3><h3> “因为它的传染性很强,传播速度也快”……</h3><h3> 答案还是多种多样,每一个话语都传递着对病毒的认识。我知道,学生是知道它的可怕的,但可能对这段时间的新闻了解过少,具体的可怕没人几个人说得清。这里我似乎过于自信了。最近,我是关注了疫情的情况,我也从网络上了解了相关的报道,一些感动的事,一些让人难忘的人。但学生呢?他们能像我一样吗?上个学期对于一些社会关注的话题,我给他们讲起,他们都觉得陌生,而这次呢?我觉得如此重要的事情,他们会关注多少?我没有对学生的认知了解多少。我想,这又是我的一次自以为是吧。</h3><h3> “知道它的传播途径吗?”我的问题参照了“说写作文”中的相关要求依次的出现,学生也纷纷回答我的问题,都了解了传播的相关途径,我以为他们会惧怕这个病毒也缘于它的传播途径等等。然而当我问你们害怕这个病毒时,没有几个学生是害怕的。这是非常好的心态,然而,这个不害怕却让我感到学生对它的传播、传染、危害了解得甚少,我的习作训练可能要遭遇挫折。果然,一切就这样的在我的判断之中,交待了习作训练的任务:</h3><h3> 快查查资料了解一下吧,看看它可能长什么样?为什么叫“冠状病毒”?可能出自哪儿?怎么传播的?它害怕什么?为这“妖怪”画一幅自画像吧。</h3> <h3>  经过了十分钟的等待,学生的作品廖廖无几。交上来的作品中学生多数都介绍了它的样子,来源,传播途径等内容,然而,那都是些不成文的作品,碎片似的介绍让我对自己的课堂有了更多的思考。看来,我的指导出现了问题,问题在于什么,我太自以为是了。自以为学生能在这样的疫情之下了解新型病毒,自以为学生能像我一样了解病毒的可怕之处,自以为学生能经过上个学生的自我搜集资料中获取更多可取的信息,自以为学生可以经过一番打磨会交出我想要的作品,然而,我错了。我的学生,一群只有十一、二岁的孩子,他们可能不会过早地关注过多的社会消息甚至国之命运,或许这是他们的天性,他们有些人可能更多地想借助这段时间睡睡觉,养养精神,或者趁起这些时间好好地玩玩,怎么玩都行,但就是不在乎现在发生了什么……但愿这一切的想法都只是我的猜测。可能是我的准备不够充足,我的课堂忽略了对学生的了解,我的引导方法过于简单,就是我的原因吧,我那群可爱的孩子们,他们有一天会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人,他们也会像更多执着地为了祖国美好未来而奋斗的人那样的。这是我坚信的。</h3> <h3>  这节课,或许我对学生的要求过高了吧,也或许对我自己要求过于苛刻了吧。但愿生活中不再出现“自以为是”或是“一知半解”了。</h3> <h3>  我失落地记下了这一节课的点点滴滴,但不曾想,学生在电脑前也与我一样做了思考,改进……经过了几番补救后,学生的作品有了改变……</h3> <h3>  我相信人生路上风光无限,我期待着风雨过的彩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