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如今的‘疫情’是命运给我们上的一堂特别的健康教育课、人生幸福课,让我们静静在家里,去体会拥有健康的可贵,去体会与家人在一起团聚的幸福,去体会人世间的温情和真爱。”</h3><h3>分享给同学们朱达的思考和感悟。</h3><h3><br></h3><h3><br></h3><h3></h3> <h3>同学们好!</h3><h3> 同学们一直待在家里“抗疫”,一定憋坏了吧。这个寒假可以说是百年不遇。为了配合疫情防控,同学们在家里学习、锻炼、休息……疫情让我们“宅家”,给了我们和父母亲人充分交流的时光,也给了我们对许多问题深入思考的机会。为了实现“停课不停学”,接下来的几个星期,有的学生已通过网络课堂,开启特殊的学习生活。</h3><h3>这段日子,我也有很多话想跟我们的同学们说,希望你们健康,希望你们的家人和周边的人健康,希望你们在家呆得好好的。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个问题,那就是</h3> <h3> “疫情”告诉我们什么?</h3><h3>第一点:“疫情”告诉我们该怎样爱护自己和人类。</h3><h3>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生命是非常宝贵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疫情”之下,我们务必要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强大的免疫力是抵御病毒的最有效屏障,因此,要养成健康的,有规律的生活习惯。面对病毒,要用科学的措施和方法,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对自己负责、对周围人负责、对人类负责,是每个人的责任。</h3><h3>作家史铁生曾说过:“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今天,在我们放弃出行、带上口罩、宅在家里的时候,会更加明白这样的体悟,会更理解那些静好的岁月里,我们本来拥有的幸福。</h3><h3>如今的“疫情”是命运给我们上的一堂特别的健康教育课、人生幸福课,让我们静静在家里,去体会拥有健康的可贵,去体会与家人在一起团聚的幸福,去体会人世间的温情和真爱。</h3> <h3>第二点:“疫情”告诉我们该怎样爱护大自然。</h3><h3>本次疫情不但引发了人们对于生命、健康的思考,也引发了人们对城市安全、人居环境、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在生态文明时代,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人类该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对待野生动物?如何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公共环境,守护共同的家园?这俨然成为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必修课。</h3><h3>恩格斯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恩格斯的这句话说明了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同时必须敬畏自然、呵护自然,更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h3><h3>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的生灵,我们对其应怀有一份敬畏之心。敬畏不是示弱,而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肆意践踏自然规律,必然招致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我们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爱护动物,绝不任意杀戮和食用野生动物。</h3> <h3>第三点:“疫情”告诉我们该怎样爱护我们的国家。</h3><h3>多难兴邦,磨难造就伟大的民族。刚刚过去2019年,对于阔步走向伟大复兴的的中国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我们为共和国70年的辉煌成就喝彩,被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震撼。但我们也经历着中美贸易战、香港的反修例风波等事件。沿着历史的长河上溯,无论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还是鸦片战争近180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经历了太多的不幸和苦难。灾难,当然不是什么好事,但是正是这一次又一次的灾难,砥砺了我们的斗志、凝聚了我们的力量、让我们患难与共、众志成城。华夏文明五千载,历经无数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并没有屈服,更没有倒下,而是斗志弥坚,愈挫愈勇,愈挫愈奋,一次又一次地从艰难困苦中挺了过来,不屈不挠地实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h3> <h3> 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团结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一心,共克时艰。这是深植于中华民族血脉的同胞情义,是守望相助的14亿人面对无情病毒书写的人间温暖。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我们团结奋战。在这场人民战争中,从城市到乡村,从内陆到边疆,14亿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与病魔展开搏击。广大人民群众响应党中央号召,自觉听从疫情防控安排,行动起来、组织起来、凝聚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共同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更有一批医护人员和爱心人士的大爱情怀,构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形成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br></h3><h3> 多难兴邦是一个沉重的词汇,忍辱负重是其不可或缺的内涵。我们国家和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追求更加美好生活是一个历史上曾长期走在前列的古老文明大国对基本尊严的诉求,这种尊严别人给不了,只有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靠14亿人民凝聚起来的磅礴力量去奋力争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