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 度

文县第二人民医院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33333">——向奋战在文县二院发热门诊的战友致敬</font><font color="#39b54a">&nbsp; &nbsp;</font></div><br>&nbsp; &nbsp; “新冠”疫情的火种在武汉点燃,邪恶的火苗呈放射状向全国各地迅速蔓延,很快将中国版图变成了让人望而生畏的“火焰红”,那渐渐升高的“温度”令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的身心备受煎熬。<br>&nbsp; &nbsp;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温度”牵动着亿万人的心。党中央高度重视,习总书记亲自指挥,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奋勇抗击疫邪。从电视荧屏上、新闻媒体上诸如“发热”的字眼出现了很高的频率。全国各地,各个哨卡都在摸排筛查、检测体温,以最原始最无奈的医学手段进行新冠肺炎病人的初步筛查,所以“温度”也就成了初筛的金标准。<br>&nbsp; &nbsp; &nbsp;&nbsp;<br> &nbsp; &nbsp; &nbsp; 最近朋友圈里出现了大量关于疫情报道的文章,每一篇文章都讲述着动人的故事,每一句话语都饱含着作者对主人公的崇敬和赞扬,当然也透露着莫名的心酸和伤感。是的,在这特殊的时期,每一个血肉之躯舍小家为大家,不顾个人安危,为了他人的健康奋战在一线,怎能不让人敬佩;荧屏上重灾区武汉的医护人员,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当脱下防护服、摘下护目镜,被汗水浸透粘贴在面部的头发、脸上深深的几乎“毁容”的压痕映入眼帘的那一刻,怎能让人不心酸?读着李文亮的遗言怎能让人不伤感?这一幕幕鲜活的画面数不胜数。可是此刻,我要满怀激情,向你们讲述发生在我身边的,真正的,与“温度”有关的真实故事。<br>&nbsp; &nbsp; &nbsp;&nbsp;<br> &nbsp; &nbsp; &nbsp; &nbsp;疫情爆发后,我院院领导迅速拉响了抗击疫情的警报,所有的职工春节期间放弃休假,很快到岗,带着一颗火热的心纷纷奔赴到抗疫一线。医院成立发热门诊,大家主动请缨,很快八名医护人员组成了抗疫第一梯队。谁来承担一线领头人?素质、技术、胆量缺一不可,在领导发愁确定不了发热门诊负责人的情况下,张琳琼副主任医师毫不犹豫担下了发热门诊主任的职责。这不是普通的任务,大家都知道,在“新冠”无情肆虐的危急时刻,风险不可预测,这一重担挑起来意味着什么,这一刻她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扛起这面大旗。她想到的是怎样保护队友,怎样保护好碧口的父老乡亲,怎样救治患者。其实她本身一直心脏不好,家中应急吸氧机和心脏急救药是生活必需品,所以在她承接下这一重任的那一刻,她满腔的“温度”温暖着二院每个人的心。<br>&nbsp; &nbsp; &nbsp;&nbsp; &nbsp; &nbsp; &nbsp; 之后,发热门诊工作在紧张有序的开展着,每天接诊数十人,其中有疫区武汉返乡人员、有发热患者,随时都有面临“新冠病毒”这个隐形敌人的侵袭。隔离观察病房,自开展以来,陆续留观了多名患者,他们八个人四人一组,二十四小时值班。虽然在我院无确诊条件,但留观患者在院观察期间,在摘掉“新冠患者”的标签前,我们所有的院感防护必须按“新冠”的防护标准执行。由于疫情突发,防护器材短缺,为了节约防护服,他们有时候几乎十几个小时不吃不喝,甚至忍着生理期的腹痛,就这样咬牙坚持着,只为了让患者早日解除隔离,只为了让后方的战友们多一分安心。在这里隔离患者所有的吃喝拉撒、心里疏导、生命体征的监测、临床治疗护理、所有的消毒实施、疫情上报、表格的填写都是他们的工作日常。就每天的消毒工作已消耗掉大量的精力,消毒对象有所有空间的空气、地面物表、患者的排泄物、患者被褥日常用具等,而且根据患者情况要随时实施。在他们已经坚守了二十一个日日夜夜里,张琳琼主任是一只领头雁;是一个人人尊敬的老师、学者;是一个时刻监督队友们穿脱防护服的“黑猫警长”;是一个生活中无微不至关心队友生活的絮絮叨叨的“妈妈”。你们知道吗?他的儿子儿媳正在武汉重灾区,春节不回家中。按常人的思维,母子连心,这是让人多么操心和牵挂的事情。可她顾不上这些,只有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脱下厚厚的防护服,才能跟儿子联系一下,知晓他们的近况,然后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这些她从来没有在同事面前流露过,只为了让领导同事不要有心理负担。<br>&nbsp; &nbsp; &nbsp; 说着,另一个身影出现在我的面前,隔着防护眼镜,依然能看见那一抹真挚的笑。<br>&nbsp; &nbsp; &nbsp;“小玉姐,这段时间辛苦了!”<br>&nbsp; &nbsp; &nbsp; 她笑着回应我:“这没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br>&nbsp; &nbsp; &nbsp; 笑容里满含无法掩饰的疲惫和憔悴。<br>&nbsp; &nbsp; &nbsp;“你瘦了”。<br>&nbsp; &nbsp; &nbsp;“瘦了好啊,正好减肥,不用再去跳坝坝舞了。我去忙了!”<br>&nbsp; &nbsp; &nbsp; 话音刚落,转身去做治疗。<br>&nbsp; &nbsp; &nbsp; 她就是主动请缨,首批抗疫的护士——李小玉。平时乐观开朗,永远活力无限的漂亮姐姐。望着她急急匆匆远去的背影,我眼眶湿润了。她家中还有一个重病在身,需要隔日透析的老母亲,当疫情到来后,这一切重担都压在了七十多岁的老父亲的肩上。还有一个今年面临高考的儿子,可这些困难她也从来没有提及,她的笑容以特有的“温度”温暖着每一个战友.<br>我的八个平凡的战友,在不平凡的时刻,做着他们认为平凡的事情。最近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难以用文字一一描述,这里有双双奔赴在抗疫一线的刘振夫妇,这次战役中他含泪割舍下家中需要照顾的老父亲,为了早日赢得这场战役,他顾不了那么多了;有在外省医院进修深造,在疫情爆发时立刻赶回来投入一线的郎银娟医生;有“我年轻,我先来上前线”的张守鑫医生;有“我还是单身,我没有负担,第一梯队我先加入”的护士李燕、陈萍、胡艳。这一颗颗滚烫的心感染着我们,在这寒寂的冬日,在这寒寂的冬日,暖流流进了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br>&nbsp; &nbsp; &nbsp; 冬天总会过去,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春天会如约而至。希望疫邪早日散去,希望中国的版图早日回归她本来的蓝色;希望朋友圈里再也见不到让人心寒到冰点的负面新闻。<br>&nbsp; &nbsp; &nbsp; 希望这“温度”是生命体征里正常的标识。 <div>作者:杜建英<br></div><div>审核:曹树平</div><div>编辑:田玉春</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