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个春节我们都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南京的城门和往年一样挂上了春联,不同的是街上空无一人。据说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战疫中南京主城区内因为有城墙的保护至今没有病例,也许这是巧合,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取得胜利!祝愿我们的城市早日恢复正常!<div> 南京明城墙,整体包括明朝时期修筑的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墙,现多指保存完好的京城城墙,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现完整保存25.1公里。南京明城墙始建于1366年(元至正廿六年),全部完工于1393年(明洪武廿六年),动用全国1部、3卫、5省、37府,152州县共28万民工,约3.5亿块城砖,历时达28年,终完成京师应天府四重城垣的格局。 <br> 南京明城墙的营造一改以往都城墙取方形或矩形的旧制,在六朝建康城的基础上,根据南京山脉、水系的走向筑城。得山川之利,空江湖之势,南以外秦淮河为天然护城河;东有钟山为依托;北有后湖为屏障;西纳山丘入城内;形成独具防御特色的立体军事要塞。其中京城城墙蜿蜒盘桓35.3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墙,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垣,并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大城墙,而京城之外的外郭城墙更是超过60公里,为世界历史之最。<br> 南京明城墙高坚甲于海内,据岗垄之脊,依山傍水而建,是中国礼教制度与自然相结合的典范,也是古代都城建设的杰出代表。其作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无论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方面,国内外城墙都无法与之比拟,是继中国长城之后的又一宏构。<br> 南京明城墙于1956年10月分多段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全段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作为“中国明清城墙”项目的牵头城市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br></div> 中山门<div>春联:新年耀紫金,启万化枢机,天下至公春气象;</div><div> 丽日蒸红火,为复兴奋斗,人间博爱梦精神。</div> 中山门,旧称朝阳门,为南京明城墙明代十三座内城门之一,此门是瓮城连接城内的宫城和城外的明孝陵的通道,往东可至外郭麒麟门。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 中山门原为明代朝阳门瓮城,因城门位于南京城东,最先迎接太阳而得名。朝阳门瓮城现已不存,今三拱券城门系民国时期开辟,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 1366年(元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向东北两面拓展南京城时修筑朝阳门。城门为单孔券门,门外还有一道。1928年(民国十七年),国民政府为迎接从北平南下的孙中山灵柩,兴建中山大道时,将原朝阳门瓮城拆除,修造三孔拱形砖门,并在门洞上嵌“中山门“的题字石额,修建中山码头通向中山陵的大道。<br> 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守军曾在此展开惨烈的南京保卫战,侵华日军从中华门、光华门、中山门攻入南京城。1996年,南京中山门成为沪宁高速公路进入南京城的入口,与城门外的金陵辟邪成为南京城的主要象征之一。<br> 1988年1月,南京明城墙全段被确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南京明城墙(京城城墙)作为“中国明清城墙”项目的牵头城市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中华门<div>春联:经六百年风雨,七十载辉煌,喜为复兴重聚宝;</div><div> 得全中国文章,五大洲朋友,欣谋兼济共迎春。</div> 中华门是南京明城墙的十三座明代京城城门之一,原名聚宝门,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门,中国古代防御性建筑的杰出代表,在世界城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堡垒瓮城,其建筑规模仅次于通济门(现已不存),有“天下第一瓮城”之称。中华门布局严整、构造独特,是研究中国古代军事设施的重要实物资料,不论是在军事上、历史上、还是在文化上、城建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br> 中华门曾是南唐国都江宁府和南宋陪都建康府城的南门,明朝洪武二至八年(1369至1375年)其扩建而成,称聚宝门。1931年(民国二十年)国民政府改名为中华门,由蒋介石于双十节前夕题匾,并在东西两侧分别开辟中华东门和中华西门,以满足南北双向车辆通行。1988年1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组成部分。2012年11月,南京作为“中国明清城墙”项目的牵头城市,中华门所在的南京明城墙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br> 城门设置有三道瓮城、四道券门,呈“目”字形结构,每道瓮城都有一门一闸,主体建筑内瓮城由中华门主楼城门和二至四道辅助城门构成,各城门原有双扇包铁门和可上下启动的千斤闸,内设有栓槽,用来供木栓紧闭大门所用,整个城共有二十七个藏兵洞,可以藏兵三千余人。中华门前后有内外秦淮河径流横贯东西,南边交通连接长干桥,北边连接镇淮桥,是旧时南京老城南交通咽喉所在,以中华门为界的老门东与老门西自古便是江南繁华之地。 太平门<div>春联:春暖太平门,怀旧燕儿飞故宅;</div><div> 心追中国梦,翻新日子到康庄。</div> 太平门,为南京明城墙十三座明代内城门之一,位于南京城东北垣,是明代京城的正北门,以南是朝阳门(今中山门),西北方向是神策门。因城门外为天牢所在,时常传出囚犯的哀呼之声,希望城内太平和谐,故取名“太平门”。<br> 太平门据有山湖之险,位于钟山与玄武湖相接的位置,建在钟山向西延伸的富贵山、覆舟山之间,是扼守钟山通向城内最近的通道。太平门东面的钟山被称作“蟠龙”,这一段城墙就被称为“龙脖子”。<br> 1911年(清宣统三年),徐绍桢率苏浙联军由太平门光复南京,城楼在战火中被炸毁。1928年(民国十七年),国民政府《首都计划》里曾拟改名自由门,后被废弃仍用原名。<br> 1955年至1958年,南京市政府先后拆除太平门段城墙共360米,只留下东西两侧,富贵山与九华山上的残断城墙,原址后辟为龙蟠中路,为南京城东通往市中心的唯一一条主干道。<br>2014年为重新连接龙脖子段和九华山段城墙,江苏省政府上报国家文物局经批复后,改建太平门通道,主门洞设四股车道,两个辅门洞各设两股。此外门洞旁留有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整座城门宽约72米 玄武门<div>春联:欣澄湖水暖,骀荡风中,燕剪几双轻织柳;</div><div> 喜福地春回,巍峨楼上,鼠须一管好题诗。</div> 玄武门是南京明城墙的后开城门,开辟于1908年,原名丰润门,位于神策门和解放门、太平门之间,因靠近玄武湖而得名,作为玄武湖公园的西门。<br> 玄武门开辟于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时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端方奉旨举办南洋劝业会,为方便中外来宾游览玄武湖,决定该段城墙上开辟城门。端方调走后工程尚未完工,由次年继任总督张人骏负责,因张人骏籍贯河北丰润,故命名为“丰润门”。丰润门的开辟,是玄武湖的一大转折点,标志着玄武湖正式成为近代历史意义上的公园。<br> 1928年4月,国民政府将丰润门易名玄武门;1929年时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蔡元培先生应邀题匾“玄武门”三字,沿用至今;1931年玄武门由单孔券门改辟为三孔券门;1988年1月,包括玄武门在内的南京明城墙全段被确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南京明城墙(京城)作为“中国明清城墙”项目的牵头城市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解放门<div>春联:祥乐唱祥门,恰古寺鸡鸣,百里湖声同喝彩;</div><div> 福人居福地,喜新年鼠贺,四围山色正垂青。</div> 解放门是南京明城墙于1954年新开的城门,为单券城门,位于玄武门以南、太平门以西,鸡鸣寺东北、玄武湖南岸。为方便这段城墙内外的交通,并为防空疏散的需要,南京市决定在北极阁山下的台城靠近“后湖城墙”的位置新开此门。<br> 1951年12月开始设计动工,1952年6月12日竣工,同时打开并扩建了附近的明代“后湖小门”通往玄武湖。<br> 玄武湖岸边这段从玄武门经解放门至太平门的明城墙,是南京城现存最长、最完好,同时也是最高大的一段城墙,垛口至城外地面的高度普遍在20米至25米左右。近年来经过整修,在该门上修建了南京城墙博物馆,使得解放门本身也成为了一个旅游景点。 集庆门<div>春联:集秦淮紫姹红嫣,燕剪裁花,飞梭早织古都锦;</div><div> 庆城郭日新月异,鼠标点键,联网先开盛世春。</div> 集庆门是南京明城墙的后开城门,开辟于1991年,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明城墙西南段、水西门以南、集庆门大街东端护城河东侧。集庆门座东朝西,是南京城墙在建国后开的第二个城门。<br> 1990年代初,因南京城市建设和城内交通需要,沟通中华路,拓宽集庆路,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在水西门至中华门之间新辟集庆门,特邀东南大学建筑系潘谷西教授设计建造。<br> 集庆门得名于城内的集庆路,集庆路是民国时期开辟的首都道路之一,集庆是元代南京的称呼。集庆门为宋代过梁式城门风格,为四孔方形城门,是南京城墙中第一个偶数门,门洞数为偶数,开中国城门通道之先河。 挹江门<div>春联:涌花气一门,自盛芳菲,且共织春铺九域;</div><div> 挹江潮万里,如催鼓角,正宜追梦举千帆。</div> 挹江门,是南京明城墙民国增辟城门,位于今南京市鼓楼区西北段城墙,架两山之间。著名的中山大道-中山北路由此进入南京城,是旧时连通南京城内与下关码头(今中山码头)的重要通道。<br> 1921年(民国十年)将城墙凿开,时为单孔城门。为中山码头和下关火车站入城的交通要道,因主持修造者为江苏省民政长韩国钧,系泰州人,泰州古称“海陵”,得名海陵门。<br> 1928年(民国十七年)7月,国民政府将海陵门易名为挹江门,1929年,为准备奉安大典,改为三孔多跨连拱的复式券门,是南京城第一个三孔券门。同年4月,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戴季陶题写“挹江门”匾额。<br>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渡江战役的胜利,从挹江门进入南京市区。1984年,该城楼上由邓小平题词,辟为渡江胜利纪念馆。2009年4月,渡江胜利纪念馆异地改建。 仪凤门<div>春联:撷六朝春色,旭日映初心,九域清风龙起势;</div><div> 掬万顷波光,大江流画韵,一城紫气凤来仪。</div> 仪凤门,又称兴中门,是南京明城墙的13座明代内城门之一,位于南京城北下关卢龙山(狮子山)南麓与绣球山之间,城下建由水洞2座,处于钟阜门与挹江门之间,军事位置十分重要。<br> 仪凤门两翼城墙皆顺势依山而建,北侧包狮子山,南侧围绣球山(其为狮子山余脉),城门正好卡在两山凹之间,架两山凹之间,取地利之益,“仪凤”取有凤来仪之意,与钟阜门相对而建,据考卢龙山麓有龙凤呈祥之形胜,故建有钟阜门(东)、仪凤门(西)两座城门。<br> 1931年(民国二十年)国民政府改仪凤门为兴中门,取振兴中华之意,由前中国国民党主席谭延闿并为兴中门题写门额。1971年,仪凤门城门在席卷全国的拆城运动中遭到拆除,两侧城墙尚存。2006年,仪凤门段城墙重新连接,城门以及其城楼建筑复建完成。 武定门<div>春联:文武定乾坤,大敞城门,万众兴奔长乐路;</div><div> 富强圆梦想,高悬福字,千莺喜唱小康春。</div> 武定门,为南京明城墙民国增辟城门之一,介于中华门、雨花门与通济门之间,城门因位于城内长乐路中段的武定桥而得名。<br> 武定门段城墙原为明城墙上的一处豁口,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被改造兴建为一处城门,并命名为武定门。与同时期开辟的汉中门、新民门均为西式牌楼式城门。<br> 上世纪50年代,席卷全国的拆城运动波及南京,其中武定门城门遭到拆除,其城砖被用作建高炉或附近民居。<br> 2010年,南京市人民政府重新连接武定门段城墙,复建武定门,为三拱券城门,长乐路南北两侧的明城墙从此连成一体,登城后可达东水关、中华门、集庆门等城门。 神策门<div>春联:善策果如神,看骏业福民,民圆彩梦;</div><div> 金陵真似锦,听春风谱曲,曲奏强音。</div> 神策门是南京明城墙十三座内城门之一,又称和平门,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中央门以东、南京火车站以西,是南京明城墙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也是所有城门中唯一保留有民国以前镝楼的城门。神策门是南京明城墙中唯一的外瓮城城门。<br> 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政府将其改名为“和平门”,并在和平门内设美国亚细亚火油公司油库。抗日战争时,日军占领南京,将和平门外瓮城建成日军汽油库。1956年,南京军区接管此处,仍沿用作油库,禁止百姓参观。<div> 2001年,南京军区将和平门油库转交南京市人民政府,开辟为神策门公园。<br></div> 标营门<div>春联:喜万里春风,化雨润金陵,催开柳眼;</div><div> 藉六朝文笔,濡霞书福字,挂上月牙。</div> 标营门,为南京明城墙增辟城门之一,位于月牙湖公园旁,因位于南京后标营附近而得名。<br>1996年开通后标营路,修建月牙湖大桥,将该段南京明城墙开辟豁口,成为一段城墙断口。<br>2009年南京市政府为重新连接,沟通南京明城墙豁口,开辟标营门。 清凉门<div>春联:天舞雪花,花中藏个清凉境;</div><div> 地披云锦,锦上添些烂漫春。</div> 清凉门是南京明城墙的十三座明代京城城门之一,因坐落在清凉山得名,现由一道城门和一圈椭圆形瓮构成,主城门为单孔拱券结构,城门楼上的城楼已经不存在,城顶上存留一块绞关石,上凿有两个绞孔,瓮城呈半圆形,正对城门,坐东朝西。<br> 城门原由一道瓮城、两道城门组成。明洪武六年(1373)六月,该门设兵马司扼守。洪武十二年三月,改称清江门。据史载,该门建成不久,即被堵塞,600多年没有使用。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干门 长干门,位于南京明城墙南端,介于中华门与集庆门之间,因其附近处于古长干里而得名,是建国后的增辟城门,于2008年竣工。<br> 长干门前为饮马桥,跨越中山南路,城门共有5个拱门并列组成。南京地铁一号线从中间主门穿越,现代城市交通地铁与古老城墙、秦淮河错落交织,形成城南崭新的景观。<br> 长干门因跨越城市干道,考虑到机动车和地铁的通行不受影响,长干门由一个主门和四个边门组成,主门跨越地铁一号线轨道线,紧临主门的两个边门为左右行快车道,两侧又有2个拱门供市民通行使用。这种格式是南京城门中前所未有的。 雨花门 雨花门,为南京明城墙民国增辟城门之一,介于通济门、武定门和中华门之间,因地处附近的雨花台而得名。江宁路南北向穿过城门,经雨花桥过秦淮河。<br>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国民政府为将京市铁路在养虎巷处与江南铁路连接,与京粤线贯通,特在南京明城墙基础上开辟一座城门。<br> 20世纪50年代,席卷全国的拆城运动波及南京,其中雨花门及东西两侧城墙遭到拆除,城砖被用作建高炉或附近民居。<br>2009年,南京市政府利用老城砖修缮雨花门段城墙,复建雨花门城门,其主拱门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宽约5.5米、高约6.35米的副拱门,各设一条慢车道、一条人行道。 华严岗门 2007年10月1日,南京察哈尔路西延工程竣工通车,丁山脚下的明城墙修造了一座新的城门——华严岗门。<br> 察哈尔路西延工程主体完工,明城墙上新建的“华严岗门”已经向车辆和行人开放。据了解,这座新城门是在明城墙缺口处修建的,为四座拱门,中间的两座拱门高度为9.38米,外侧的两座拱门高度为6.22米。 汉西门 汉西门,又称石城门,为南京明城墙明代十三座内城门之一,位于民国时期增辟的汉中门以南,现位于汉中门广场内。城门坐东面西,由两道瓮城、三通城门组成,门内有汉西门大街。<br> 汉西门旧时为南京城城防的锁钥,兵家必争之地。汉西门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南唐都城的大西门,明代改建后为福船型(鱼腹型)内瓮城城门,城门上原建有城楼,楼虽无存,石柱础仍在。西、北两面墙体和中间隔墙,在十年动乱时中被占用单位拆除,现仅存东、西两面墙体和东、西两券城门。<br> 南京民间习惯称之为旱西门,后在清末民初的排满兴汉思潮中,旱西门便演变为汉西门。1997年,南京市政府加固修缮石城门部分瓮城,同时将这一带改造为汉中门广场。<br> 如今人们以汉中门来统称包括汉西门在内的这一地段。原汉中门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辟虎踞路时拆除 西安门 西安门,是南京明故宫皇城的西门,位于今中山东路与龙蟠中路交汇处南侧。西安门是旧时南京进出明皇城最方便的城门,门外筑有玄津桥,历史上曾长期被讹称为西华门,现已辟为西安门遗址公园。<br> 西安门规格次于午门(午朝门),其须弥座与午门一样,都是刻有典型明初风格的卷叶纹样的装饰石构件,最北面的门券内还保留着明代的路面,门外(东)的玄津桥至今尚存,<br>西安门和其它皇城城门不同,一边的须弥座一直向南三十余米,折向东也有二十余米的须弥座,可以推测出西安门当年规模较大,并且不与城墙在一条线上,整个城门向外凸出,在门内形成了一个小广场,形似一个小瓮城。 午朝门 <h3> 午朝门,正式名称为午门,是明南京故宫的正南门,因此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现位于南京午朝门公园内,午门前为御道街,是明代南京故宫南北中轴线御街和御道。<br> 午门为三孔门券两边有双阕建筑,上部木构仪凤楼现已不存,石柱础保存完好,两侧双阙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营造明故宫机场遭到拆除,汉白玉须弥座和三孔券门均保存完好。<br>2006年5月,南京午朝门所在内的明故宫遗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2月,国家文物局展开午门广场环境整治等保护工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