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ff8a00">题记——世间只有艺术家,没有艺术。</font></h1><h3> 上大学,开学不久,趋于兴趣所向,我参加了我们学校的清泉水画协会。会长是一位被誉为书画之乡的定西通渭人。社团定于每周周六的一个教室,只是单纯的练练字,并没有聚一起谈论书画。还有一次是去了城隍庙,挑选一些书画用的毛笔和纸张。第一学期就这样很无趣的过去了,书画协会本来是学生们自愿组成的一个群体性团体,秉承中国传统书画艺术。通过社团的组建,大家互相学习,提高学生们的书画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但是,这个社团全然感受不到那种艺术气息。或许,我们社团当中,并没有一位真正的雅士罢!当到了第二学期,社团终于出了一位书法上算得上佼佼者的人物。一位平凉小伙,性格温文尔雅,毛笔字写得很好,无论从他写的字的笔意、体势、结构、章法,都显得多样化。那时候,他在学校算得上小有名气,在学校举办过他的个人书法展,给学校领导赠送他的书法作品。等到我们这一届书法协会换届得时候,由于他本人恃才傲物,未能当选为会长。后来,我结识了宿管会的陈老师,陈老师,在我们学校的主要工作就是管理学生的住宿纪律问题。是一位中年人,当兵退队后,在我们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照顾他父母的起居生活。他为人很随和,跟学生们都能打成一片,他自己也写书法,造印。有一次算得上我生平第一次跟别人谈及艺术,我们跟他聊到了那位书法很好的学生以及他未能当选为会长的事,他笑着对我们说,那位学生其实根本不懂书法。他这样给我们讲道,当我问及他,你在临摹谁的书法时,他说,我只是能刻意地模仿像,并不曾临摹谁的字体,那你懂得怎样去欣赏一副字画吗?那位学生的回答是,不是很懂。陈老师,接着说,我对那位学生说你大可不必去盲目地去写字,你要先懂得学会欣赏字画,再去写它,写得时候,一定要去下功夫临摹一位有名气的大师的书法。只有这样你才可以真正在书法上有一定的造诣。否则,你再这样写下去,也只不过是对书法的追摹罢了。对于他未能当选为会长的事,陈老师对我们说,艺术之道,要能谦,谦受益,不欲眼高手低。</h3><h3></h3><h3> 当陈老师,讲完他对这位学生的启蒙和认识得时候,我想起了我们高中政治老师有一次他谈及艺术的一段话,我大武威的凉州贤孝作为一种植根于凉州民间的说唱艺术,人们在这种乡土艺术的浓郁氛围里,说唱者以自己真实的情感,咀嚼着人生的酸甜苦辣,作为一种通俗的审美对象而存在。他这样跟我们高中管弦乐队做对比,那些说唱凉州贤孝的瞎子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演艺艺术,对于我们高中的管弦乐队而言,他认为,他们虽然登上了雅致的演艺厅,只是为了表演罢了。作家雪漠曾说:“当我真正爱上俄罗斯文学之后,我大吃一惊地发现,凉州贤孝的内容与精神,竟然跟俄罗斯文学的精神很是神似。它渗透的,也是一种博大的宗教精神;它关注的,也大多是小人物的命运,有许多内容跟《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很相似,比如吃喝玩乐,描写很细腻。”所谓的艺术是先人们流传、继承和发扬的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它体现了人民的一种情结,一种智慧,一种人生哲理。自然科学的学科,因为设置了门槛,而让人畏惧。而艺术,让所有有眼有耳的人都觉得自己有评价的能力。</h3> <h3> 2015年,我从兰州到武威上班。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一位书法上比较纯熟的老人,他是甘肃省书协会员,我和他一见如故,第一次畅所欲言地聊起了艺术,或许每一位艺术家或是热爱艺术的人,他的心境都是孤寂的。跟他第一次见面得时候,他向我展示了,他自己的许多作品,还有他收藏的书法作品和一些艺术大师赠与他的印章。包括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书法家王冬龄的作品。让我这位未曾见过大师作品的人大开眼界。交谈中,我得知书法作为他的业余爱好已有三十余年,在一次书法作品展上他要请我参观他的书法作品,我这样评价他的作品:先生的书法作品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达到此境界须具备四个特点,心境、性情、神韵、气味。心境(心缘静而得坚心,坚而后得劲健);性情(性情要灵活);神韵(心不厌精、手不忘熟);气味(言为心声、书为心画)。“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他以一首诗明志自己的书道艰辛:</h3><h3> <font color="#ff8a00">卅载学书心未休,每将青砚作扁舟。</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积雪屯霜情入墨,耕耘种月笔难囚。<br> 取法前贤遵书道,读碑临帖笑汗牛。<br> 明知艺海深无际,皓首偏偏向鹤楼。</font></h3><h3></h3> <h3>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一则是由于他对自己主张的原则,始终坚定不移;二则是由他诗文书画艺术上的卓越之美。他的人品道德构成了他的名气的骨干,他的风格文章之美则构成了他精神之美的骨肉。我不相信我们会从内心爱慕一个品格低劣无耻的作家。他的文字再富有才华,也终归无用。这与人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如出一辙。
</h3><h3> 梁启超曾说:“无论何种艺术,不是尽从模仿得来,真有不朽价值,全在个人发挥创造之天才。此种天才,不尽属于艺术方面,乃个人人格所表现。有高尚优美的人格,斯有永久的价值。”真正的艺术就是修行,当艺术的境界达到如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地步,你也就真正理解了艺术,真正懂得了人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