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h3> <h3></h3><h3></h3><h3></h3><h3><br></h3><h3></h3><h3></h3><h3></h3> <h3></h3><h3>他们或是为了民族的危亡;或是为了气节的坚守;或是为了人生的理想,而义不容辞地奔赴命运的战场。他们不论是胜利,赢得了荣誉之光;亦是战死,也会被万世赞扬。
而今天,面对新冠肺炎,为人们安康的那些英雄更是挺身而出。
“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钟南山院士
他是2003年抗击“非典”的第一功臣。他敢于说真话,披露“非典”真情;他勇于上前线,面对未知主动接收患者。
17年前,他义无反顾前往前线;17年后,当国家再次面临威胁,当人们再次开始恐慌,他毫不犹豫收拾好了行囊,再一次奔赴前线。<br></h3><h3></h3> <h3>“对传染病思想上永远不能松懈”——李兰娟院士<br></h3> <h3></h3><h3></h3><h3><br></h3><h3>同样面对疫情,曾承担SARS、手足口病、地震灾后防疫、甲型H1N1等传染病诊治研究任务的她,也来到了抵抗疫情的一线。她深入前线,不仅时刻提醒民众如何防控,更是研究病毒,争取尽早成功研发疫苗。<br></h3><h3></h3><h3></h3> <h3>我们将坚守岗位,克服一切困难直面疫情”——广大医务人员、警察、建筑工人<br></h3> <h3>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医务工作者们,坚守在岗位,无论是连续数十小时高压工作,还是面对感染、死亡;他们都勇敢逆行,冲锋在前。<br></h3> <h3>全国警察们也是如此,公安民警、辅警全警在岗、全员上岗,全力投入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正是有了他们,社会治安、人员防控才能够得以保障。<br></h3> <h3>疫情面前,床位有限的情况下,不得不新建医院以提供更多的床位,来救治感染人员。中建三局得知这个消息后,立马开展建设任务,而建设工人们纷纷表示将会尽快建成投入使用,这将是情意筑牢的抗击肺炎疫情的坚强防线!<br></h3> <h3>
“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国内外爱心人士
疫情突发,不仅国内有物资的企业大力支持,加班加点赶制口罩等防护用品,更有国外企业,在外华人,甚至普通人,通过在海外购买口罩邮寄回国的方式来共同抗击疫情。<br></h3> <h3></h3><h3>
“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国内外爱心人士
疫情突发,不仅国内有物资的企业大力支持,加班加点赶制口罩等防护用品,更有国外企业,在外华人,甚至普通人,通过在海外购买口罩邮寄回国的方式来共同抗击疫情。
中国防疫物资紧缺,世界各地企业也纷纷伸出援手。美国波音公司29日宣布,将向中国捐赠25万个医用口罩,以协助当地渡过难关;韩国企业HM国际亦向武汉捐赠10万个口罩。
以及充满温暖的不留名爱心捐助。
一男子放下500个口罩,向民警说了句“你们辛苦了”之后便转身离去。
当班民警追出去时,男子已跑远。望着这冬日里的温暖背影,民警用敬礼表达谢意!<br></h3><h3></h3> <h3>其实他们不是英雄,他们只是最普通的医务工作者,是厨师、保安、保洁、司机,是年轻的姑娘,是孩子的妈妈,但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坚守一线。<br></h3> <h3>他们是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小店医疗集团北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工作人员,抗击疫情期间,除产假、工伤的6名同志外,42人全部到岗,还有保安、保洁等后勤人员以及各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等14人,没有一人临阵退缩。该中心负责路口预检工作、返并人员体温监测、对密切接触者进行14天的医学观察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同时协助社区对返并人员进行分诊。截至目前中心累计管理返并人员64人,密切接触者22人,协助社区分诊2292人。每天路口预检人数平均约为5000人。<br></h3> <h3>中心负责人孟晋平是一位女性,但大家在背后都叫她“女汉子”。在大年初一的半夜,紧急接到上级通知,下达疫情防控工作开始,她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单位,以单位为家。冲到工作第一线,为大家打前阵,实地开展工作,切实了解一线工作情况,安排部署。大到与上级协调,小到值班人员“吃喝拉撒”的小事,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副主任康振青,身为党员,凡事冲在第一线,上完夜班也不休息,继续安排部署工作、协调值班人员、制定抗击疫情工作方案。
食堂师傅宋建平得知为抗击疫情大家在正月初二就正常上班后,他也毅然结束了一年到头难得的7天假期,回到工作岗位上。他说:“你们在一线抗击疫情,现在也没有饭店营业,吃什么,喝什么?不保障好身体,怎么打仗?”宋师傅每天早上7点出门,买最新鲜的食材,一上午忙碌,为工作人员提供丰盛可口的饭菜。有时,他一个人忙不过来,还叫来他的爱人帮忙。<br></h3> <h3>
国际在线
36.6万粉丝
关注
「抗击疫情」平凡小人物绘制“群英谱” 坚守虽无声却是大英雄
国际在线
02-11 22:48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官方帐号
关注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 赵晶 通讯员 庞鹏 赵娟)其实他们不是英雄,他们只是最普通的医务工作者,是厨师、保安、保洁、司机,是年轻的姑娘,是孩子的妈妈,但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坚守一线。
他们是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小店医疗集团北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工作人员,抗击疫情期间,除产假、工伤的6名同志外,42人全部到岗,还有保安、保洁等后勤人员以及各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等14人,没有一人临阵退缩。该中心负责路口预检工作、返并人员体温监测、对密切接触者进行14天的医学观察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同时协助社区对返并人员进行分诊。截至目前中心累计管理返并人员64人,密切接触者22人,协助社区分诊2292人。每天路口预检人数平均约为5000人。
中心负责人孟晋平是一位女性,但大家在背后都叫她“女汉子”。在大年初一的半夜,紧急接到上级通知,下达疫情防控工作开始,她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单位,以单位为家。冲到工作第一线,为大家打前阵,实地开展工作,切实了解一线工作情况,安排部署。大到与上级协调,小到值班人员“吃喝拉撒”的小事,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副主任康振青,身为党员,凡事冲在第一线,上完夜班也不休息,继续安排部署工作、协调值班人员、制定抗击疫情工作方案。
食堂师傅宋建平得知为抗击疫情大家在正月初二就正常上班后,他也毅然结束了一年到头难得的7天假期,回到工作岗位上。他说:“你们在一线抗击疫情,现在也没有饭店营业,吃什么,喝什么?不保障好身体,怎么打仗?”宋师傅每天早上7点出门,买最新鲜的食材,一上午忙碌,为工作人员提供丰盛可口的饭菜。有时,他一个人忙不过来,还叫来他的爱人帮忙。
保安薛爱元工作在只有口罩防护的情况下,一直站在一线,维持那些前来测体温返并人员的秩序,“排好队,不要聚集,分散开”是他这几天说的最多的话。中心路口预检工作人员三班倒,薛师傅常常不能睡觉,等待半夜交班人员。中心本身男职工少,每每在遇到需要搬重物、整理库房时候,他都是主动帮忙。<br></h3> <h3>综合办公室主任庞鹏,大年三十下了夜班的她,带着3岁的女儿刚刚回家过年。初二就收到了立刻返岗上班的通知,她独自一人高速驾驶4小时赶回工作岗位,午饭也没吃就开始投入工作。参与中心的总体协调指挥,全力配合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正月初九,遇到了返程高峰,路口预检人手紧张导致了大量车辆滞留,引起了上级领导重视,紧急要求增加分检人员,没有防护服,只穿了一条单裤的她,毫不犹豫要求上岗。
司机贾晋芳50多岁,总是话不多,默默付出,他总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跟你们一帮孩子计较啥。”疫情当前,贾师傅作为单位的司机,开车带着同事们赶赴一线,不分白天黑夜,随叫随到。一线人员一天3班倒,每一班都有贾师傅的身影。他不仅是司机,也是一线测量体温的工作人员。50多岁的人了,上完夜班回单位,没有片刻休息,没有吃饭喝水,甚至连降压药都忘记吃了,又投入了后勤建设活动板房的工作中,又是接电线,又是搬桌子。大家都劝他歇歇吧,他总是说:“没事,我好着呢。”
后勤保障人员李莉的父母也是医务工作者,一家人都奋战在一线,家中只留了孩子一人。一位母亲,忙于工作,懂事的儿子不仅照顾了自己还得给妈妈做饭。李莉同志更是为了保障一线人员物资需求,独自跑遍大小超市购买小喷壶。在没有买到暖手宝的情况下,从家带来自己的送给一线人员使用。
办公室单身职员王静家住单位附近,有了这个“便利条件”,她就是那个办公室常在的人,24小时随叫随到。只要领导有安排,不管是上班时间还是下班时间,马上出现。她还总是说:“办公室排班,得把自己人排在前边,不能因为咱排班就给自己吃偏饭。”
还有那些默默无闻的保洁大姐,每天天不亮就来到单位,做好当日清洁和消杀工作,大家甚至不知道她们每个人的名字。
他们都是普通人,做着本职工作,但当这些工作放在“抗疫”的非常时期,所有人都谈“疫”色变,他们却一刻不停歇地冲在最前方,就显得更加可贵,他们是我们身边的“英雄”。<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