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开学,让我们温暖连线,见屏如面

冬美

<h3>  </h3><h3> 童年没有一刻会浪费,即使在这2020庚子冬春交替之际的特殊时期。</h3><h3> 面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面对足不出户的现状,针对“停课不停学的”原则,北京蓝天幼儿园华凯园的全体教师在悲悯、难过、感动、期待、互相关爱与鼓舞的日日夜夜,对心灵、生活、工作重新梳理、审思和计划。</h3><h3><b>一、现阶段我们最本真的思考:</b></h3><h3> 于成人:思考个人和环境的关系,思考对生命和环境的尊重,思考可为与不可为。</h3><h3><br></h3><h3> </h3> <h3>  于老师:在疫情的不安中回到自己:我想做一个什么样的幼儿园老师?我们要给孩子什么样的生命教育?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如何给家长和孩子提供切实需要的帮助和指导?如何利用特殊方式的教学、在研学中得到专业成长?</h3> <h3>  于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的学习与成长有哪些?关于健康与生命的体验和收获又会是什么呢?</h3><h3> </h3><h3></h3> <h3>  于家长:真正理解“生活即教育”的真谛 ,并给予幼儿有效陪伴;对孩子的重新认识、对亲子关系的思考有会有哪些新思路呢?</h3> <h3><b>二、“停课不停学”中我们的教育原则:</b></h3> <h3>(一)从幼儿年龄特点和需要出发,结合幼儿实际生活,针对家庭场所的特别性和家长的实际需求。避免线上互动变成负担和任务。</h3><h3> 1、制定教学计划前,考量孩子家里的场地材料、主要照顾者的身份,年龄,作息,家长是否需要上班,家长期待的线上更新频率、活动内容等因素,提供容易操作和坚持的内容。</h3> <h3>  2、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渗透于家庭一日生活之中。将每日洗手、吃饭、学洗袜子、学晾衣服等生活内容和价值不断地传递给家长并鼓励幼儿自主做事。</h3><h3> 大人们认为的劳动和工具在孩子眼中往往是游戏是玩具,让孩子在与之互动体验的“游戏”中获得发展和成长。</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二班晨晨妈妈的假期生活</h3></font></h3> <h3>中四班刘梦辉小朋友在家“掌厨”</h3> <h3>  3、针对家庭照顾者的特点和不同方式,给与相应的鼓励、指导,并给与空间予以分享。建立大的联络圈,形成隐形的家长学堂。</h3><h3> 如,有些在家工作的父亲们没有了平日里的忙碌与应酬,是时候展示下真正的技术了:体力脑力齐上阵,做一些妈妈们不会做的事情吧。在这实在无事可做的时间里,发挥自己的游戏力,与孩子们一起游戏,用笑声拉进与孩子的关系,增进亲情。有些有特长、还未上班的家长或全职妈妈们分享互动 一起学习(唱歌、烹饪、手工、舞蹈等)</h3><h3><br></h3> <h3>(二)明确教师的角色及特殊时期下的职责。为做好情感联结,教师们应建立积极乐观的情绪情感,给予家长专业的支持和帮助,多与幼儿对话和互动,切忌线上内容与形式为统一的标准和要求。</h3><h3> 1、做有温度的情感联结。特殊时期,幼儿和家长最缺乏的是与老师、同伴的交流互动,体会集体的融洽与成员间互相关心,互相鼓舞的氛围。因此,线上教学更着重于此方面。每周一到两次群内讨论和话题互动。老师用视频或语音的方式和集体幼儿或单独幼儿互动。建立情感联结,让幼儿在家中的个体感受到同伴间的集体。</h3> <h3>  2、充分理解家长,不用统一标准要求所有家庭。家长是我们工作的重要合作伙伴,在孩子的发展道路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儿有个体差异,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更是千差万别。针对有困难的家长或双职工,一线护士等,老人看管或在老家与父母分离的幼儿, 教师和主要看管人建立链接,给与幼儿一对一的关怀个别的关注与指导。教育不是任务,家长需要的不是压力,而是帮助。<br></h3><h3><br></h3><h3> </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  当家长需赶赴防疫前线,教师询问了解关心孩子情况。</h3></font></h3> <h3>  3、用丰富的方式和内容,缓解家长和幼儿因疫情产生的焦虑、恐惧、担忧等情绪,建立积极向上、乐观充满希望的情绪情感体验。</h3> <h3>(三) 特殊时期,坚持最本真的教育。将“病毒疫情”作为重要的教育契机。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和发展水平,进行相关内容的教育。<br></h3><h3> 媒体上的报道,疫情进展、专家访谈、防护知识等,都是很好的“教材”,再加上生活中人人都在参与疫情阻击,堪称一场巨型的社会实践课。这次疫情让我们成人更深刻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现在的幼儿就是未来的成人,哪些善良的行为是孩子们的榜样,今天的教育将决定了他们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希望孩子的心中能有一个更大的世界,而不是凡事为我所用、目空一切的人。</h3><h3><br></h3><h3><br></h3> <h3>(四)借他山之石琢己身之玉。在收集、筛选资源时做到不打包,堆砌发送。筛选哪个有思考,传送什么有目的,如何整合有教育。<br></h3><h3> 1、互联网时代,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基础上,有目的有思考的甄选优质教育资源,根据园所文化和家长需要,将原创与资源相结合。</h3><h3> 2、利用园所及自身优势,全面整合课程,创新教育新形式在多年教育经验基础上,幼儿园老师们各自利用自身优势,分领域、分年龄段进行备课。</h3><h3><br></h3> <h3><b>三、我们的做法:</b></h3><h3><b> </b>1、参与线上学习,和家长沟通交流,明确幼儿园“停课不停学”方案。</h3> <h3>  2、分部开展视频教研会,梳理各年龄段线上教学思路与方案。<br></h3><h3> </h3> <h3>  3、根据原则与目标,收集资源,确定方式。<br></h3><h3> 4、让即将到来的时刻作为与幼儿一起成长的过程,不断感知、思考、对话、调整。</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共同面对,期待重逢。</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共克时艰,我们在一起!</h3></font></h3>

家长

幼儿

孩子

教育

思考

互动

疫情

线上

生活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