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醉江南

舟艦

<p>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我曾多次去江苏,因为那里有人间天堂、鱼米之乡,那里还是我的老家。多少年来,总是对它有着特殊的回忆。今天,“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我要把这江南之醉都细细的告诉友人。</p><p><br></p><p>  </p><p><br></p> <p>  寻根老家</p><p> 淮安,是我的老家。它处于京杭大运河与古淮河交汇的地方 ,有着2200多年的建城史,曾是漕运枢纽和盐运要冲,古时是和扬州、苏州、杭州齐名、运河沿线最繁华的四大都市之一。这里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有汉朝大将韩信、抗倭名将关天培、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老残游记》作者刘鹗……当然还有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一一周恩来。</p><p> 河下镇,故名思意是河边的镇子。处于淮安县城(现为市)的西北隅,古邗沟入淮处的末口。它是进士之乡,仅明清两代就出过67位进士、123位举人、12位翰林。</p><p> 淮安作为当年繁华的码头都市,使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在这里应运而生。淮扬菜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但凡中国标志性事件,凡是有宴会的饭局都是以淮扬菜唱主角。例如:1949年的开国国宴,1990年建国50周年大庆国宴,2002年江泽民宴请美国总统布什,2015年习马会两岸领导人聚餐等等,淮扬菜都是责无旁贷,必不可缺。淮安的特色小吃还有茶馓,屈原在《楚辞》中说的“粔粧”就是最早对馓子的描述。这里的茶馓细如发丝,脆如玲珑,是淮安人宴客或居家的一道小点。</p><p><br></p> <h3>  说起淮安茶馓,它实为中华第一名点。满汉全席中共有30道江浙名菜,其中淮扬菜就占了大半,而淮安茶馓就在前6款之中,列第五位。可见,它在中国美食的声名与地位。</h3> <h3>  1993年的3月,时在南京的莫逆之交和领导得知我的老家在淮安,便特别安排我回老家一趟。无奈,我对老家只是一种朦胧的历史记忆。因为,自打我的祖爷爷那时起就带着家人离开淮安去了北平。近一个世纪以来,家人还没有人曾回去过。就连老家的地址也是凭着我父亲幼时的模糊记忆,才有一点儿线索。</h3><h3> 领导的盛情催着我踏上了寻根的路。不大的淮安,但要找一个近百年的老宅,那也是非常不易。但是我记得一句话:“有困难找公安”。于是,便鼓起了勇气,开始了寻访列祖列宗之旅。先找到河下镇,再找到摇绳巷,那片故土是找到了,但要找到亲人可是要大海捞针了。现在的户籍早已没有了晚晴和民国的资料,要找人只能问询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苍天有眼,巷子里八十岁高龄的老人还有几位健在。更有幸的是还有一位老人家竟然还记得当年我们一家举迁北平的往事。遗憾的是,我祖爷爷家的后人已不知散落何方,唯有我祖奶奶家族的后人还在这里。这也是万幸啊。接下来,当然是大碟子大碗,大口喝酒,大口吃肉了。 </h3><h3> 寻根之旅的夜晚,是在陌生又久违的亲情中欢度的,这种快乐一直延续到第二天早上,这是因为我闹了一个大笑话。那天的早餐是汤团,老家人问我吃几个?我答:“那还不吃十几个”。老家人用惊诧的目光看着我,并没有说什么。不一会儿,十几个汤团装了一大盆便端在我的面前。我顿时傻了。还有更叫人犯傻的,就是那个汤团咬一口不见馅,再咬一口还不见馅,一直吃完这个汤团也没吃到馅。至此,才知道汤团就是糯米面团子,额也是涨知识了。 </h3><h3> 我就是在快乐之中,不经意间创下了我们家的两个第一,我是我的家族离开江苏后第一个回到家乡省亲的。我又是第一个在境外找寻到家族亲人的。<br><br> 苏陕交流的见证者<br>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央提出经济发达地区对口支援经济欠发达地区 ,其中江苏对口支援陕西。</h3><h3></h3> <h3>  当然,我有幸成为其中一位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这段经历虽然已经过去了快三十年,但几件小事仍然令人难以忘怀。一是我的领导,曾是新四军老战士,时任江苏省机械厅老领导。他一言一行,完全没有发达地区领导那种咄咄逼人的强势。相处两年来,我学到的是他的政策水平高和为人处事的低调,学到的是他的扎实作风和生活朴实。二是江苏省的领队是江苏省副省长、东吴大学校长的杨泳沂(后任国家扶贫领导小组副组长),他在我们一个县里考察,县里领导请他留下墨宝,他挥笔一就,博得满堂喝彩。于是,有人又请省长秘书题词,秘书被陕人执拗不过,只得命笔。没有题词内容,只有“随右同行”及姓名几个小字,只有行云流水潇洒的书法,只有低调高深的内涵……在一旁的我看得心中窃想,此乃高人,如此自谦、如此得体、如此功不盖主。</h3><br><h3></h3> <h3> 锡惠山上听秦腔 <br>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幸去无锡,考察那里的美食。东道主当然是要一尽地主之谊了。寒暄完毕,大家举筷直奔主题,对着那垂涎欲滴的红烧肉,大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架势。谁知,大家刚咬住菜品就不得不将菜品停在了上下牙之间。老陕一个个面面相觑,场面十分尴尬。心中暗想,听说无锡菜甜,没想到无锡菜如此之甜。由此,还总结出了一条经验:“对没吃过的菜品,要静待别人先吃,看看反应,以免尴尬”,也算是摸着石头过河吧。那时,餐桌上还没有兴起转盘,为了掩饰刚才的尴尬,我们中又有人调侃抢食攻略:“从吃的距离上说,要先吃对面的,再吃自己这一面的。从食客喜好上说,要先吃大家爱吃的,再吃自己爱吃的。这样才能在物质贫乏的年代,在若干众口之下多吃一点儿”。这当然是笑话了。玩笑过后,东道主盛邀畅游锡惠山公园。想起刚才吴国的饮食,还在耿耿于怀之中,怎比咱老陕秦国的酸辣香。忽然耳边飘来一丝秦腔声……</h3><br><h3></h3> <h3>  我们好生纳闷,简直不敢相信。再仔细听来,确实如此。一干老陕才灵醒过来,如痴如醉地大呼过瘾。我在想,那时改革开放之初,秦腔能在江南越剧的地盘唱响也真是开创了先河。<br><br> 五下扬州<br>  虽然咱斗胆敢和乾隆帝六下江南一比,可那也是小巫见大巫了 。虽然五下扬州,但每次时间都很短暂,却也给我留下满满的回忆。</h3><br><h3></h3> <h3>  第一次是我一人初访扬州,信步由来,竟由此促成了我率领一个文工团去慰问那里的B市企业。在那里,我见识了隋唐的古扇,当然是珍贵无比。第三次我出访金陵,那厢人士似乎看不起西北小地域人士。为展示我大秦风采,我提出去扬州慰问我们的企业。对方听后一惊,你们还有企业在江苏?我说当然。我们给家乡的员工送去了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和空调,职工们举着巨幅横幅和标语列队欢迎我们,这些按下不表。我们邀请金陵人看我们企业的规模、生产能力、行业美誉度以及为江苏作出的贡献,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直到如今,我们这个企业在南京评先创模中还享受着特殊政策。第四次去扬州,那可是真正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和友人游何园、个园、瘦西湖,品大煮干丝、狮子头,逛东关老街,感悟紫荆姐姐的“妙不可言”。<br></h3><h3> 江南烟雨蒙蒙的禅禅意境,淮扬万千美食的优雅境界早已是令人思慕已久了。放下行囊,我们急不可耐地奔出酒店觅食果腹。门迎仙人指路,说距酒店百十米处,有一“九炉分座”,此乃正宗淮扬菜饭店。我们半信半疑,以为拉托。但一思量,反正距离不远,去就去了。谁料,进得店内,此刻已经到下午茶时分,食客还是人声鼎沸,茶饭飘香。我们不由地被这场景诱惑了,立马点了蟹黄狮子头、大煮干丝、浓汤鲢鱼头和开洋青菜。那个色香味形就甭说了。只说那个价格,超乎想象,两人百元以内拿下。真是物美价廉。在扬州的三天两晚,我们在“九炉分座”吃了四顿饭。我是意犹未尽,只是友人却不以为然,想换个口味儿。想起这一段儿,时至今日我还歉意呢,生活那么好,饮食为何那么单调呢。</h3><br><h3></h3> <h3>  当我们九分满意地离开“九炉分座”,回到酒店。只见房间内摆着果盘,不由一惊。再一看还有留言。原来是我在入住时给酒店提了一点儿小意见,我早忘了这喳。但是酒店经理却很认真,又致歉又赠送果盘,简直是有点儿受宠若惊,令我们十二分的满意了。我们看出了酒店的诚意,于是就挥笔给酒店写了一些赞美的话,并说能低头做人的人一定能做成大事。结果,事情越来越向温情发展,经理再次登门拜访,我们离店时,经理专门在酒店门口相送。这使我感受颇深,做人做事如果做到如此境界,生意定会兴隆达三江的。</h3><h3> 还是说正题吧。看别人的攻略,知道在扬州吃早餐最棒的是吃茶点。也知道“富春茶社”最有名气。这是一座建于1885年的老店,在老城窄窄的巷子深处,真是好酒不怕巷子深啊!但是我们不去他家,因为那里早已是外地游客聚集的地方。我们要寻扬州人最爱去的茶楼。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来到“冶春”茶社。这里也是一个百年老店,世界许多名流政要都曾来过这里。在这里我们记住了食汤包要“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的心得。不过,在这里没能喝上“一壶煮三省”的魁龙珠茶。那是以安徽魁针、西湖龙井和富春珠兰兑制而成的茶品。取魁针之色,龙井之味,珠兰之香,以扬子江水沏泡而成。噢!原来这里是“冶春”不是“富春”呀。</h3><br><h3></h3> <h3>  又到了四十年之后的2019年4月,我又开启了第五次扬州之行。当晚入住东关老街一隅民宿。</h3><h3> 清晨,繁华落尽,游客和店铺都歇息了。而到了晚上,这里灯火通明,人流如潮,一天的红火再次降临。</h3><h3> 古城的东门面向运河,走过城门洞里,可以踩过被玻璃罩着的石条路面。这是当年的痕迹。古时的繁华和如今的热闹,是它,片砖断垣见证了这过往千年的兴衰。</h3><h3> 吃货们早上第一件事情就是再去“冶春”吃早茶。自有年轻人去早早排队领号。我们老幼则按预约时间前往,此时,早已是食客满满。</h3> <h3>  这里最负盛名的是“蟹黄包”、“五仁包”和“荠菜包”,当然我们要攻陷它。愉悦了胃觉之后,也有些许思考。蟹黄包油香滑嫩的口感当然是没说的,价格却比前些年又涨了许多……</h3> <h3>  思考之后,我还想悄悄的告诉各位看官:如今在“冶春”吃茶,一定要记得自带香茗哟,否则只能喝茶社提供的“白茶”啰。当时连我和一些不知就里者,满嘴油腻时,才知道这里连口茶水都没有。这是我这个秦国人多次下扬州而摸索出的早茶风情,当然也是屡屡付出学费的成果了。</h3><br><h3></h3> <h3>  望着这瓶香醋,就不得不说食在江南,就得吃醋!这醋就是镇江香醋,镇江香醋是江南的一宝,桓顺香醋更是镇江的一绝,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牌。镇江香醋的绝,就绝在香字上,当你把江南的肉馅小吃蘸以镇江香醋,你就能够品出那种醇厚肉香中沁岀的丝丝醋香和个中的微微香甜,就是镇江香醋成就了江南小吃的美味。既使你不吃任何食物,就在饭前或饭后单独喝它一小勺,也能领略出镇江香醋的玄妙……</h3> <h3>  我们在东关正街繁华的巷子里寻觅到一间民宿。它虽然身居闹市,却有着一种闹中取静,别有洞天的意境。却有着一种红尘之中,飘然而起的悠悠禅意和一缕沉香。</h3> <h3>  从栅栏窗向外望出,一种田园的格调映入眼帘。瞬间,那颗浮躁的心,静下了许多……</h3> <h3>  再细细的沏泡一壶香茶,在舒缓悠扬、音扬顿挫的古筝声中慢慢品来。沉淀了一路的喧嚣,不由的优雅绽放开来……</h3> <h3>  仿佛这普通的民宿也充满着书香的味道。小盆友立下一个小目标:浏览完……</h3> <h3>  这次再到扬州,最得意的就是隔着几条小街找到了皮市街。这是与东关老街毗邻的小街,但它却展现出一种与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东关老街不一样的静谧和洋气,是网红地和一干小众们吃下午茶的打卡之地。各位看官如若不信,您可以亲自去看一看。</h3> <h3>  多少次江南之行,最深的感悟就是“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是啊,白老先生早有定论,你我岂能不忆醉江南?我想与温婉如馨的江南同在,还想:“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