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让我们先读一读抗疫一线文旅中心张本正女儿的四篇日记。</h3> <h3>2020年1月27日 初三夜晚总是能让人思绪万千<br></h3><h3>2020年1月27日 初三晚十点</h3><h3>爸爸说,接到通知,单位需要几名志愿者参加抗疫的相关工作,他主动报名了!</h3><h3>爸爸说,他可能会去疫区!</h3><h3>爸爸他不是一名医护人员,但是在通知下达的第一时间,他毫不犹豫地报名了,没有和他的妻女商量</h3><h3>我感觉天要塌了</h3><h3>那天晚上,爸爸和我说了很多话,可我只记得那么几句</h3><h3>爸爸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h3><h3>爸爸说,总要有人站出来</h3><h3>爸爸说,他已尽孝,虽然未把爷爷奶奶送终,但是他有哥哥、姐姐,会继续替他尽孝,在抗战时期若是家中有十个孩子,只留一个最小的在父母膝前尽孝,其他人全部上前线杀敌!他还说,他已陪伴了我很多年,已考上名牌大学了,他很骄傲,并且我已长大,以后的路需要自己走。他希望我今后一定要平安健康,努力学习,就如同大学开学时学校开家长会时所希望的,做中国会计专业的中坚力量,将来成为一个对国家及社会有贡献的人,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他又说,虽然他不是党员,但是他也接受党的培养和教育很多年的人,如果没有党和国家,一个农村的孩子怎么会念了师范又读了音乐学院?当初给我们毎个月发放生活费的!他说现在他这个年龄还能做一点事儿,等过几年年龄大了,想干也恐怕干不了了!就算我出事了,党和政府不会忘记和抛弃你们,你们放心!一定要照顾好妈妈!</h3><h3>我永远记得那晚客厅明亮却又有些昏黄的灯光,爸爸颤抖的声音,我低垂的眉眼,无声的泪水,还有久久无言的沉默。我无法直视他的双眼,那里面有太多的期待和不舍,还有义无反顾的坚定和决绝。</h3><h3>我和朋友哭诉,我该如何阻止他,可是我放弃了。</h3><h3>我想,我不该阻止他,我不能阻止他。我能做的,只有理解他的情怀,支持他的决定,让他安心地出征,没有后顾之忧。</h3><h3>恍惚间,我突然明白了那句“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她们大概是什么心情。只不过,当年打的是侵略者,如今我们对抗的是病毒。</h3><h3>我想,我应该为我的父亲感到骄傲,为拥有这样一位父亲感到自豪和光荣。</h3><h3>2020年1月29日 初五</h3><h3>爸爸说,他们不用去武汉了,但是要留在本地走访排查。</h3><h3>我松了半口气,另外半口还在提着。因为我无法确定,这个有着几十万人口的小县城,藏着多少未知的风险。</h3><h3>爸爸搬出去住了,他说要自我隔离,去多年未住人没有供暖的老房子住,也不知他怎么过,冷吗?</h3><h3>妈妈问过他,如果因为你把我们传染了,你会后悔吗</h3><h3>爸爸说,他会愧疚,但不会后悔。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他是个男人!</h3><h3>东北的冬天很冷,年前年后零下十几度,爸爸还有其他的工作者们要走访,排查,在外面巡视,早上七点多开始,晚上五六点结束。</h3><h3>作为第一批志愿者,他们原本可以留在家里安心过年的。</h3><h3>2020年2月5日农历正月十二</h3><h3>这两天特别冷,夜里达到零下二十三四度。不知爸爸生日是否快乐?</h3><h3>爸爸说,社区里的人争先恐后地给他们暖贴、面包、方便面、开水、火腿肠等物品,爸爸和他的战友们很感动,他说值得。</h3><h3>我想,灾难带给人们的,或许不只有苦难,还有温暖。</h3><h3>爸爸说,经过多轮的动员和安排,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h3><h3>我想,不管他去哪,我都应该用我所有的语言赞美他,在我心里,他就是一个英雄。祝爸爸生日快乐!</h3><h3>2020年2月11日</h3><h3>到今天为止,我和妈妈争吵了无数次,爸爸想让我写点什么,我拒绝了,颇有种“宁死不屈”的混劲儿。妈妈为了让我写,软硬兼施,而我,软硬不吃。</h3><h3>我也说不上来是为什么,为什么就不愿意帮助父亲。</h3><h3>爸爸的几句话让我醍醐灌顶,羞愧难当。</h3><h3>爸爸说,特殊时期,我们需要正能量</h3><h3>爸爸说,所有在前线奋斗的人,不是为了大家的表扬和认可才选择付出和牺牲,但是他们希望得到表扬。</h3><h3>爸爸说,你该长大了,该关心社会了</h3><h3>爸爸说,拜托了</h3><h3>这是我第一次认识到,在这场灾难中,我能做的,不仅仅是遵循医生的嘱咐,不出门,勤洗手,戴口罩,我也可以以我自己的方式,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或许微不足道,但我如果能给那些保护我们的人带去一丝安慰也足矣。</h3><h3>他们每个人,都平凡而伟大</h3><h3>我想,我现在所有的安逸,都是前线工作人员血汗甚至是用命换来的,现在有一个机会能让我为他们做些什么,我有什么理由拒绝?我何来的脸面拒绝呢?</h3><h3>我想,灾难面前,人性更加真实。这些天,我看到了人性中的冷漠和自私,却也看到了人性中可贵的善良与无私。</h3><h3>我想,病毒能打垮我们的身体,但它无法摧毁我们战胜困难的信仰和希望!人们在生死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可是当他们在捍卫亲人和家乡的时候,却又格外伟大和坚强!病毒它战胜不了我们对亲人和家乡的爱!没有什么可以摧毁这个拥有十四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压折承载几千年光辉岁月的中华民族的脊梁!在科技如此发达的年代,我相信,病毒一定会被消灭!</h3><h3>再次向那些在前线奋斗的工作者们表示敬意和感谢,谢谢你们的奉献和牺牲,希望春暖花开时,你们能结束征程,平安回家!武汉加油,中国加油!</h3><h3><br></h3> <h3>张本正,男,1970年2月19日出生,现任调兵山市公共文化旅游服务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主任。春节前夕,武汉疫情肆虐,全国紧张防控。2020年1月27日晚9时许,他接到文旅中心工作群关继青主任的通知,要求大家自愿报名参加防疫工作,他与刘静主任第一时间报了名。铮铮铁骨,赤子情怀。国难当头,他做了赴抗疫一线的准备,当晚他和女儿进行了一次长谈。<br></h3><h3><br></h3> <h3>1月29日是他被选派调兵山街道城南社区上岗,在第一批选派干部中他是调兵山街道选派干部中唯一非党同志。自1月29日上岗以来,他与一起选调的战友曹辉(档案中心)、王冬楠(统计局)、李刚(组织部)做了大量入微的细致工作。城南社区所辖观山郡小区(含大城小家)等在六个小区,在每个小区悬挂防疫横幅,张贴政府防疫文件、通告,入户登记,排查外来人口、车辆,对居家隔离人员进行实时监控,制作文档材料。特别是对无物业小区檀香湾南门、西门进行封闭式管理,设简易卡口,制作发放檀香湾小区车辆临时通行证,封堵外来车辆、人口。赶上零下二十几度的天气,手脚冻得发疼,有时一天吃不上一顿热饭,他始终坚持在一线。为了不给病毒传播机会,每天除轮岗执勤外,还有另一个艰巨任务对檀香湾小区垃圾场及小区居民楼进行84消毒。作为突击队队员,他每天与战友们对所辖小区巡岗,查缺补漏,与战友曹辉、王冬楠、李刚和王伟在严寒中过了五十周岁生日,大家在一起吃了“长寿面”(方便面)。元宵佳节他与社区党员志愿者邢闯、代地、李京京、刘星飞在卡点中一起度过。工作是艰巨的,心里是温暖的。文旅中心关继青主任多次通过电话关心慰问。有一次了解所辖社区一线防疫情况时关主任问他:“苦不苦?他说:“苦!”问他:“累不累?”他说:“累!”问他:“悔不悔?”他说:“无悔!”在他心里他只想保一方平安,他认为他还年轻,还能做一些事。他只想用自己的行动唤起其他群众,早日加入抗疫防疫工作中来,全市一心,共同抗疫。国家有难,做多少事吃多少苦都不怕、都值。他始终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各级部门紧密配合下,疫情会尽快控制,早日恢复欣欣向荣的美好生活!在同志们的眼里,他是有困难冲在一线的战士,他也是一个有爱心、善良、爱党、爱国、爱家的音乐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