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初识纽约,是1993年观看的由姜文和王姬主演的电影《北京人在纽约》,我被影片中展现的纽约鳞次栉比、高耸入云的高楼大厦深深吸引,梦想着有朝一日目睹它的真容。</h3> <h3>26年后,当我站在纽约的街头,有一种虚实难就的异样感觉。我站在创造建筑史奇迹的帝国大厦前,不觉惊叹它的巍峨壮观。它是保持世界最高建筑地位最久的摩天大楼(1931-1972共41年)。帝国大厦楼高381米、总计103层。</h3> <h3>位于曼哈顿中城第五大道东侧的圣帕特里克教堂,在高楼大厦密布的纽约显得格外的耀眼。美国人几乎全民信教,所以各类教堂遍布各地。因为有信仰,所以人民非常自律。</h3> <h3>纽约中央火车站位于美国曼哈顿中心,始建于1903年,有百年的历史。它不仅是世界上最大、最繁忙的火车站,还是一座公共艺术宫殿。候车大厅里的主楼梯按照法国巴黎歌剧院的风格修建,大厅的拱顶由法国艺术家黑鲁,根据中世纪的一份手稿绘制出黄道12宫图,共有2500多颗星星,星星的位置由灯光标出,一通电源便满目生辉。</h3> <h3>走进纽约公共图书馆,周遭回荡着雅洁和高尚的氛围。它的宫殿式馆舍建筑,富丽堂皇,仿佛走入了国王的宫殿。馆藏中有英美文学名著的最早版本、知名作家的手稿及其他珍贵的古籍资料。许多电影都以它做背景,电影《蜘蛛侠》、《捉鬼队》、《新绿野仙踪》都应用了该图书馆的环境。</h3> <h3>因为晚上我们要去百老汇看歌剧,我们找了一家中国川菜馆就餐,在美国很难吃到正宗的中国餐,多数都为了迎合美国人的口味加以改良了。</h3><h3>途径纽约的时代广场时,美国黑人即兴表演的街舞吸引着我,这种劲爆能令人激情奔放,活力四射。时代广场得名于《纽约时报》早期在此设立的总部大楼。夜幕下,以时代广场大厦为中心,附近聚集了近40家商场和剧院,霓虹闪烁,是纽约繁盛的娱乐及购物中心。最能彰显着美国的第一大城市的魅力。</h3> <h3>在百老汇观赏歌剧,是我梦寐以求的心愿,爱女很早便在网上购票了。《歌剧魅影》是音乐剧大师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代表作之一,以精彩的音乐、浪漫悬疑的剧情、完美的舞蹈,成为音乐剧中永恒的佳作。我在网上事先了解了故事梗概,尽管语言不通,我却看得如痴如醉。</h3> <h3>舞台上展现出气势恢宏的大剧院,阴森恐怖的地下世界,敏感多情的贵族青年,楚楚可怜的红伶少女。还有那张脸,那隐藏在木然恐怖的假面具背后的自卑嫉恨,狂暴而又脆弱的心灵。剧情进入高潮时,女主人公克里斯汀与幽灵声情并茂的歌唱,使我完全沉浸在这个美妙、真诚而又略带感伤的浪漫爱情故事当中,不觉潸然泪下。</h3> <h3>第二天,我们驱车前往位于自由岛的哈德逊河口,那里矗立着象征美国人民争取民主、自由的自由女神像。自由女神穿着古希腊风格服装,头戴光芒四射冠冕,七道尖芒象征七大洲。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着《独立宣言》,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象征着挣脱暴政的约束和自由。</h3> <h3>自由女神像是法国于1876年为纪念美国独立战争胜利一百周年而建造的。因为没有基座,女神像无法安装,于是约瑟夫·普利策在《纽约世界报》头条上号召美国人民筹款说:“自由女神是法国送给美国“人民”的,而不是送给美国富人的。”他在报纸上刊登出捐款人的姓名,为自由女神顺利竣工做出了巨大贡献。</h3> <h3>了解这些历史背景,在朦胧的细雨中,徜徉在自由女神像下,我解读出自由女神不仅是纽约市的城标。其意义已经超出了艺术作品的范畴,她成了"照耀世界"、“庇护众生”的美国“观世音菩萨”。</h3> <h3>坐在渡口的船上,从海上眺望曼哈顿,远处天幕和错落的建筑群构成了剪纸般的背影,扑面而至。</h3> <h3>美国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我此次之行的最爱。它是与北京的故宫、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的卢浮宫、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齐名的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它彰显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h3> <h3>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展览大厅共有3层,馆内珍藏着古今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雕塑、绘画、素描、版画、照片、玻璃器皿、陶瓷器、纺织品、金属制品、家具、古代房屋、武器、盔甲和乐器。展品数量已达300万件。</h3> <h3>大都会博物馆陈列展品,为我打开世界历史的记忆的碎片,向我无言地讲述着尘封已久的故事。我酷爱的是绘画展厅,梵高的自画像,让我有幸一睹大师尊容。</h3> <h3>当我走入亚洲展厅,看见大型的中国古代佛教壁画时,讲解器里说明的此壁画来源:是美国人帮助中国寺院建筑时,中国僧人赠送的。此话值得怀疑,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敦煌壁画被掠夺,不觉悲由心生。可惜那张照片我找不到了。</h3> <h3>联合国总部,是我们纽约之行的最后一站。我仰望着五星红旗飘扬在联合国上空,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广场边上那个破碎的地球和扭曲的枪管向人们呼唤着和平。</h3> <h3>联合国共有193个成员国,有六种工作语言,分别为英语、法语、俄语、汉语、阿拉伯语和西班牙语。不巧的是那天是周末,我们只能参观一楼大厅,大厅墙壁上悬挂着历任联合国秘书长的画像,我在最喜欢科菲·安南前留影。</h3> <h3>到纽约去旅行,从地图上窥视,仿佛就是彼岸之遥,但要把初识它的诱惑兑现成今天的现实,我竟然经过了26年的光阴。从出发时的激动,到抵达时的欣慰。我的旅行,有别于那些到处打卡的观光客,这里饱含着我对这个城市独有的情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