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有罄,大爱无尘

郑湖乡邓永坚

<h3><br></h3><h3> 庚子年公历的2月10日,沙县郑湖乡政府来了一位特殊的老人,只见他戴着一副口罩,着装朴素,说着不是很标准的普通话对党政办的工作人员说自己要向沙县红十字会捐赠一万元人民币,为抗击疫情作点贡献。</h3> <h3>图为郑湖乡庆洋村吴昌康老人</h3> <h3>  经了解,他是沙县郑湖乡庆洋村的吴昌康老人。说其是特殊,是因为在其朴实的外表中怀揣着一棵“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炽热之心;说其是特殊,是因为他是个少出门,只会在家务农的64岁老者;说其是特殊,是因为他平时省吃俭用,为人低调,却在大疫面前慷慨解囊,毫不犹豫地捐出自己一年大部分收入的人,其情可感,其心可悟,人皆可敬矣!</h3><h3><br></h3><h3><br></h3> <h3>图为吴昌康老人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在银行柜台填写汇款单</h3> <h3>  吴昌康老人因为不懂如何捐赠,又不想让太多人知道自己想捐赠,于是自己一人从庆洋村步行6公里来到郑湖乡政府找工作人员,当工作人员知道了他的来意,并见到他从兜里拿出那一沓用他体温早已捂热的人民币时,真是惊讶与敬佩同在,感动与感慨同生,真是:山乡也有海棠树,灾疫面前见华章!可敬!可佩!可颂!可贺!</h3><h3><br></h3> <h3>  对吴昌康老人的义举,在郑湖乡内引起了热议,都说这是满满的正能量,乡领导也高度重视,特意安排一次家访,了解一下吴昌康老人的家庭和生活情况。<br></h3><h3><br></h3> <h3>图为乡组织委员张继荣进行家访与座谈</h3> <h3>  在和吴昌康老人的闲聊中,我们了解到他只是庆洋村的一名普通村民,不是党员,也没担任过村干部,家庭条件一般,二个儿子长年在外,目前居家的只有他和老伴郑樟娣俩人。问他一年收入情况,他说平时只是打个零工,收入在二万元左右;问他捐赠的事老伴和儿子的态度如何?老人笑着说:“老伴知道,很支持;没告诉儿子们。”当问到他对这次捐赠有什么想法和要求时,老人平静地说:“没要求,捐赠是他和老伴俩人的自愿行为。我们国家这些年治理得这么好,老百姓安居乐业,现在国家遇到疫情,作为老百姓,捐点款是应该的。”老人的朴实无华,老人那纯朴的语言,真是令人感动!<br></h3><h3><br></h3> <h3>吴昌康老人的家</h3> <h3>他家厨房和老伴郑樟娣老人</h3> <h3>  当我们快要离开他家时,老人一直吩咐:“捐款的事不要让太多人知道,小老百姓做点小事没什么好说的。”当我们走了出来,他老伴还揣着盛满节日果品的盘子非要我们一人拿点东西吃下,这真是:纯朴百姓心,温馨似亲人呐!</h3><h3><br></h3> <h3>多么热情的一对老人</h3> <h3>  走出吴昌康老人的家,在回单位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我们的老百姓有这样的觉悟,我们纯朴的一个乡村农民有这样的思想境界,对我们真是一次深深地教育呀!都说感恩不用话多,行动最能体现素质,在这样的老人面前,我们是惭愧的。作为一名工作人员,只有尽职尽责,在疫情面前担当有为,永不退却,方不失本色!<br></h3><h3> 我们的人民很纯朴,我们的人民有觉悟,在任何灾难面前,我中华民族永远越战越强。疫情有罄,大爱无尘-------这就是作为一名普通党员的我对这位可敬老人的赞誉之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