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非同寻常的,一只黑天鹅从天而降,把全国人民都卷进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第一次奉命守家,严阵以待!虽然多数人能够乐观对待,在家修心养性做美食,享受难得的亲子时光,但是也有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人,会因为紧张恐惧而产生生理上的疾病反应。前几天,我就接访了一个这样的求助者。</h3> <h3> 防疫关键时期,安丘市民政局慈善协会组建心理咨询团队,团队上线服务的第一天,我成功地对一位陷入极度恐慌的中年女性进行了线上心理干预。</h3><h3> 该女性询问:总是恐惧怎么办?而且体温过高,一天无数次地测量,有时三十六度多点,有时竟然三十七度多,很是后悔生了二胎,小孩子这么小,真的感染了,孩子怎么办?一天到晚睡不着觉,看看那些数据就心惊肉跳。</h3> <h3> 我问她现在在哪里。她说在家里,大家不都在家嘛。我又问她网上公布的传染源,有过密切接触没。她说没有。因此我基本判定她的体温过高与她的紧张情绪有关。</h3><h3> 因为受当前形势的制约,只能通过书面语言缓解她的紧张情绪。我首先让她对自己有一种基本的判断,在当下的非常时期,自己是幸运的,在对自己当前处境有一个清晰判断的前提下,在同情遭遇不幸者的同时,应从自己内心深处认定自己是幸运的,既非传染源,又非密切接触者,把这种理念强化一下,可以增加自己的一些定力。</h3><h3></h3> <h3> 接下来,对她进行一个关注点的调整,一天里,留出一个固定的时间来关注下当前的疫情,其他时间可以把自己的关注点转移一下,关注其他东西,比如多跟家人说话,和宝宝玩耍,避免自己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不要想入非非。多和人说话,多和家里的宝宝说话。做事的时候,多多感觉一下,比如温度,气味,手感,心灵的感应,爱和工作是最好的疗愈方式。</h3> <h3> 尝试了几次后,她说自己感觉好多了,但还是不放心地问:为什么自己的体温总是过高呢?而且一天当中体温不一样,高的时候到三十七点五。我沉稳地告诉她说:紧张情绪也会导致体温的升高,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人的身体会配合人的想法,大脑对理念指令的配合只接受实词,不接受否定性的副词。比如你一个劲地告诉自己不要紧张,而大脑接受的指令就是紧张,所以换一种方式提醒自己,不用否定句。你想提醒自己不要紧张,可以想:自己我要安静下来。提醒的时候放慢呼吸,同时想象放松下来的样子;对自己要有信心,测量体温的次数不必太多,一天量两次就行。她顿悟似地说:“原来如此,看来应安之若素。唉,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门”。我跟她说:“否极泰来。你有这么高的悟性和文化素养,一定会遇难不乱,顺利挺过这一关”。她又说:“是啊,现在的人,或多或少,大概都会害怕,只有我们坚持下去,始终如一,才会克服当下的险境”。我当即肯定她:“你说的太对了,你说的太好了。大家都一样,何况就目前处境而言,我们是最安全的,只要我们好好待在家里,那么我们的家、我们的亲人、我们的宝宝一定会完好如初”。</h3> <h3> 经过几次文字交流,她的情绪终于稳定了下来,不再恐慌无助和胡思乱想,而是试着慢慢适应当前的环境,把精力集中在照顾宝宝和家人身上,对自己体温的关注度也下降了。</h3> <h3> 毕竟她在发烧,过了两天,我又对她做了回访,告诉她如果体温仍然过高,可以去发热门诊求治。她很欣慰地告诉我说,她的体温已经回归正常。我趁机把网上的一个视频《华人力量飞向中国》推荐给她看,看的时候注意自己身体内荡气回肠的感觉,让这种感觉在自己身上游荡。她说自己看得热泪盈眶。我告诉她说:这是我的一名同学发给我们同学群里的,我的这名同学是资深医生,正战斗在抗疫的前线。一个人的信心来源于对当前的大环境有清醒的认识,对自己的当下有一种清晰的判断。一个人的信心更来自于自己身心的那份定力。知者无惑,仁者无忧,勇者无惧,有全国人民和我们一起,更有海外的华夏儿女和我们一道,何惧之有?她语气坚定地说:加油!心态好了,就正常了。</h3><h3> 我告诉她说:这才是你本来应该的样子!不要后悔生了二胎,拥有就是最大的福分。祝我们都平安健康。祝我们的国家早日走出阴霾,迎来春暖花开。</h3> <h3> 这个世界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美好,也远非你想象的那么糟糕。病毒虽然可怕,但比病毒传播更快的是爱和希望!非常时期,更要感恩自己所拥有的,追求自己所希望的,相信阴霾终究会散去,未来依然很美好!</h3><h3>(马修霞,安丘慈善抗疫特约心理咨询师,出版长篇小说《慈母山》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系列丛书《走进青春期》、《走近青春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