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孩子们,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初有一个叫“武汉”的孩子生病了,病得很严重,需要戴口罩需要隔离,但是他的兄弟姐妹没有嫌弃他,从各地赶过去帮他一起战胜病魔,尽管他们也不富裕,物资人手也很紧缺,他的父母心疼地隔着玻璃对他说孩子不要怕,我们一直陪着你,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接你回家,这个大家庭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h3><h3><br></h3> <h3> 在疫情警钟拉响地那一刻,这位78岁高龄的钟南山爷爷告诉全国人民,武汉的人近期不要出去,其他人近期也不要去武汉,而他却依然决然地踏上去武汉的征程,还有已经73岁高龄的李兰娟奶奶和她的科研团队夜以继日地在分析病毒,研制特效药,在争分夺秒地与病毒赛跑,从死神手里救人,他们真的算得上是最可爱的人!</h3><h3> </h3> <h3> “国有难,召必回,战必胜”,这九字箴言,铿锵有力,振奋人心。这是对我们这些医护人员以及抗战在一线的所有工作人员内心写照,人生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也许我们自己现在厌倦的地方却是他们想回而回不去的家。</h3> <h3> 虽然我们暂时无法重返校园,但老师想告诉孩子们的是,有人为我们在前线临危受敌,我们更要在家里安分守己,值得欣慰地是孩子你们很懂事,克服困难在家学习,你们的父母和老师也在努力为你们做好榜样,老师们天天消毒,统计表格,备课指导,作业辅导,做好家校沟通的桥梁,我们的家长也是天天反馈,不厌其烦,督促指导你们,配合老师做好防疫和教学的攻坚战。</h3> <h3> 老师以校为家,守护我们的校园,为后期复课返校做准备</h3> <h3> 虽然未能面对面教学,但老师们仍然要努力备课,克服困难,为你们在学习上排忧解难</h3> <h3> 疫情上报,考勤统计,返乡追踪一样不可少,越是在这特殊时期,越要做到事无巨细。</h3> <h3> 虽然未能在学校学习,但是也能做到作息规律,安排科学合理</h3> <h3> 晨起锻炼,方式多样</h3> <h3>早读时间,书声朗朗</h3> <h3>课外阅读,增长见识</h3> <h3>老师鼓励,信心百倍</h3> <h3>作业反馈,灵活多样</h3> <h3>内存不够,管家上手</h3> <h3>家校沟通,教育合力</h3> <h3>孩子们,我们常说隔离不隔心,封城不封爱,这场灾难没有旁观者,你们不仅做到了在家认真学习,作业认真完成,而且还在老师没有要求的情况下,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你对武汉的关心,对祖国的热爱,老师为你们的表现点赞。</h3> <h3> 孩子正如作家史铁生曾写道:“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今天,在我们放弃出行、带上口罩、宅在家里的时候,你是不是更加明白这样的体悟,更理解那些清爽和安详的日子里,我们本来拥有的幸福。但老师想告诉你们的是:</h3> <h3> 就像我们的钟院士含泪所说:武汉始终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势必会战胜这场疫情,那我们的中国有着几千年的雪雨风霜,更是一个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有温度,有担当,有使命,有毅力的民族,所以请相信等到春暖花开时,我们携手看春光。</h3><h3> 同时老师也想告诉你们希望你们从小立志做一个有责任感有民族使命感的中国人,做一个眼里有格局,心中有大爱的孩子,不仅爱国,爱人还要爱自然,就如同著名主持人董卿老师所说:世间万物在于平衡,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当你持枪想要打破这种平衡时,对不起,枪响之后没有赢家!我们这一次何尝不是一种教训呢?</h3><h3> </h3><h3> </h3> <h3> 最后老师想给孩子们科普一个防疫小常识,我相信我们所有人的努力定会战胜这些狂妄的病毒!</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