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共同经历着不同寻常的假期。“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既是战役情之举,也是“互联网+教育”的重要应用。我校依照教育部、省教育厅、市、区教育局关于应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要求,制定了指导学生延期开学期间健康生活、自主学习的方案。</h3> <h3> 2月10日,让我们把镜头拉回到安于一隅的善真娃第一天的数学学习情况。</h3> <h3> 瞧,一年级的小朋友在上学期认识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后,就不亦乐乎地一头扎进美妙的图形王国中。📷🎵</h3> <h3> 让我们跟随他们,来一次奇妙的实验之旅!🚲🚙</h3> <h3> 数学小实验“一张A4纸能撑起多少本书?”</h3><h3> “啥?A4纸还能撑起书?不可能!”😨</h3><h3> “想想我们学过了哪些立体图形?如果把纸折一折,转化一下,会有可能吗?”</h3><h3> “是个好注意,让我试试看!”</h3> <h3> 小朋友的实验,他们自主选材,自由想象,给老师和家长们带来了无限创意与惊喜!🤗😊</h3> <h3> </h3> <h3> 孩子们在实践研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A4纸折成三棱柱、长方体、六棱柱、八棱柱……在不断的实验挑战中感受图形世界的奇妙与乐趣,也在实验中感受到数学与科学的奇妙结合。</h3> <h3> 这个小朋友努力实验的样子真是让人感动!😊</h3> <h3><font color="#010101"> 从三棱柱开始实验,为你有序的思维点赞</font></h3> <h3> 爸爸妈妈细心记录了你的整个实验过程,太有心了~</h3> <h3> 你的实验也是非常有序</h3> <h3> 你把纸的厚度增加,思维的发散性真棒!</h3> <h3> 成功的喜悦洋溢在你的笑脸,刹那间老师也被你的笑容感染到了:你的笑脸真好看😊</h3> <h3> 给你个大大的比心</h3> <h3> 从普通的A4白纸到不同的卡纸,为你不同的尝试点赞。</h3> <h3> 从一张纸的高度到重叠两张纸的高度,这种多角度思维,非常了不起!</h3> <h3> 非常喜欢你这种实验有记录的呈现,加油(ง •̀_•́)ง👍</h3> <h3> 一张A4纸大小的纸到底能撑起多少本书?</h3> <h3> 4本?太少了吧!</h3> <h3> 20本!厉害😄</h3> <h3> 27本,非常努力!</h3> <h3> 40本!</h3> <h3> 哇,55本!不可思议!</h3> <h3> 你专注的眼神,稚嫩的小脸,感动了我们!太可爱了。🍓🍓👍😊</h3> <h3> 一次实验的成功,科学家家们往往要经历成千上万次的试验。所以,小朋友不怕失败,一次一次的经历,是留给你成长的最大财富。为你锲而不舍的精神点赞!👏</h3> <h3> 长方体的纸同样也能撑起书,真的好神奇😜</h3> <h3> 老师更为你的奇异思维点赞!👍😊</h3> <h3> 这种实验后,总结性的记录,我们小朋友太需要向你学习了,给你大大的👍</h3> <h3> 实验记录单,你严谨的数学思维与科学精神深深震撼我们!希望小小的实验给你的心田播种一颗小科学家的种子。💪☀️</h3> <h3> 一(3)班张忆甜小朋友在这次实验之后,表达了数学实验收获:通过今天的不同尝试,我发现了圆柱体的大小和高低都会影响承受书的数量。</h3> <h3> 13班顾乐轩小朋友:从长方体到八棱柱最后到圆柱,因为角数量的变化,使压力逐步分散在柱体上,所以圆柱撑起的书最多。</h3> <h3> 如此重要的实验结论性总结,具有小科学家风范!</h3> <h3> 老师的线上及时答疑,也给小朋友更多的启示:中世纪的古堡通常都是改成圆柱形,正是利用了这个原理来防止敌人破坏。如果敌人在任何一个地方挖圆柱形墙下的土,古堡都不会立即倒下。还鼓励小朋友以后要好好学习,科学强👍则国强👍,少年强👍则国强👍。</h3> <h3> 这次实验,家长也陪同孩子们一同经历了过程,好多家长表示:亲子实验非常有趣,拉进了爸爸妈妈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发现数学实验让孩子快乐、富有创意,也让居家防疫不再枯燥。</h3> <h3> 奇妙的一次数学实验,让我们感受到艺术之美,数学之严谨,科学之奇妙。</h3><h3> 在这特殊的时期,大家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为政府和家长分忧、为学生助力成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