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学习心得体会

董立平

<h3>  我们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看疫情数据,看数据的攀升心惊肉跳,特别是看到死亡数据和几千个重症病例,心里就害怕,在家待着,就能为国家做贡献就不是一句玩笑了。疫情何时结束?我们何时上班?这是我们最近一直关心的事,朋友圈,微信群大家一直讨论的话题。</h3> <h3>  2020年的春节注定成为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春节,或许也是每一个国人最难忘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不择时机地肆意传播,它影响的不单单只是一座城,而是所有生活在空气里的人;它影响了,传承了千年家庭团聚、走亲访友的过年习俗,改变了2020年年的味道。</h3> <h3>  我很庆幸我是一个中国人,我为自己生在强大的国家而骄傲自豪。特别是国人受到灾害危难时,国家都会第一时间保护自己的公民!</h3> <h3>  84岁的钟南山院士一锤定音的权威结论,把这事上升到全国关注,成为抗击疫情最关键的转折点</h3> <h3>  2020年的春节,我们见证了抗击疫情的中国速度,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堪称世界奇迹。</h3> <h3>  2020年让我们看到伟大的祖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除夕之夜,陕西医疗支援者赴武汉</h3> <h3>最美逆行者</h3> <h3>最美白衣天使</h3> <h3>非常时期,不一样的收获</h3><h3> 有人说,今年春节假期发生的一切,就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它让我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应对。</h3><h3> 1.它让我们关注健康,珍爱生命。这次猝不及防的病毒感染,提醒我们“病从口入”,提醒我们贪婪索取必将失去一切,提醒我们养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和行为习惯,提醒我们重新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提醒我们人类需要和自然共生共荣。 </h3><h3> 2.它让我们懂得责任,敢于担当。在这次“战疫”中,我们看到84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我们看到一批又一批“最美逆行者”割舍儿女私情,不惧感染风险,积极投身患者的救治当中。他们,也为人父母、子女,但在疫情面前,没有逃避,而是毅然决然选择了责任和担当,选择了冲锋和逆行。他们,就是当代中国的脊梁!希望我们都能从“中国脊梁”身上读懂责任和担当的意义,学会如何去做一个“大写”的人。</h3><h3> 3.它让我们学会自立,追求上进。虽然,新型冠状病毒的突袭,扰乱了我们学习生活原有的节奏。虽然假期延期,自由活动受限,但时间不会停止流逝,在家学习,不仅可以做到有效防护,更能体现大家在疫情面前的勇于担当和对知识的尊重和热爱。在无数直面病毒与死亡的战士和天使的庇护之下,我们不忘初心,只争朝夕,就是对他们最好的致敬!</h3> <h3>  我们一定要聚合力,扬正气。紧接着的一段时间,疫情将我们困扰、束缚、阻隔。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的“敌人”是看不见的危险对手,人们的心理也在经受进一步的考验。要从自身和身边人做起,停止恐慌,提高警觉,做好心理防护措施。</h3><h3> </h3> <h3>  昨天,女儿董思含告诉我,中华民族是最伟大的,是不可战胜的。</h3><h3>我问:为什么?</h3><h3>她说:五千多年前,我们战胜了洪水;两千年前,我们战胜了匈奴;七十五年前,我们打败了日本侵掠者;十七年前,我们战胜了非典……</h3><h3>等疫情结束了,我要吃热干面,鸭脖</h3> <h3>面对疫情,我们的党和政府会制定应对措施。但我们坚信,在党的领导下,中华儿女一定会众志成城,凝心聚力,最终送走“瘟神”,迎来“战疫”的胜利和团聚的欢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