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 疫

靖郁

<h1><b>  关于庚子年的种种记载和预测,都让年初的瑞雪冲的极淡了,对于多旱的北方,新年前后的雪寄托着来年的运势,这个冬天的雪是非常合人心意的,连着两场,都是大雪,茫茫然覆盖着山头原野,堆积于道路两畔,与严寒一起宣告着冬日的凛然,也丰盈着满满的期待与憧憬。六十一甲子的轮回,相隔日久,史料尘封,不说也罢。</b></h1><h1></h1><h3><br></h3> <h1><b>  揣测也好,希翼也好,庚子年的除夕依旧在千家万户的忙碌中到来。日子是极寻常的,不寻常的是发生在每个日子里不同的事件。伴随着旧历年莅临的不只是新春伊始、阖家团圆的美满喜悦,还有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肺炎。如果不通俗化,这个专业术语不会为大多数普通人明白其中隐藏的巨大危险,但是提到疫病,恐怕稍有知识和阅历的人都会心惊肉跳,“是真的吗?”在人们还混沌犹疑之际,新闻中每日大幅递增的数据粉碎了所有人的侥幸心理,没错,这个春节,瘟神不请自来,挥舞着邪恶的魔棒,搅扰着这世界的祥和清平。庚子年不幸又成为话题的焦点。</b></h1><h3><br></h3><h3><br></h3> <h1><b>  对于瘟疫,我的知识最早源于少年时读的小说,天花、鼠疫、麻风等等,文字描述的场景十分惨烈,后来结合电视剧的演绎,我知道那些场景源于的真实更加恐怖,人类对于天灾的束手无策在那个时候是惶恐无奈的,以至于上了年纪的老人会固执于“天意收人”的论断。战争结束后,人类的智慧、医学的发展逐渐战胜了那些可怕的瘟疫,直至彻底消灭,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不再谈疫色变,所留下的痕迹就是每个孩子一出生就会在胳膊上留下的一个小小印记。然而,大多数人都记忆犹新的17年前的非典(SARS),重新拉开医学与疫情的生死博弈,这次疫情在时间节点、症状、传染性、发病原因都和非典惊人的相似,前车之难,今复蹈之,观其来势,更胜一筹。人类在无休止的挑战自然的底线,终会遭到自然最沉重的反戈一击,缺失的敬畏之心,在看不见的细菌面前仓皇低头,个别人一时的兴致,为之买单的是万万人。我知道,此刻的谴责已经于事无补,他们自己也为之付出了代价,而此后的收敛却是任重道远,生活好了,可以食不厌精,但是,不该吃、不能吃的还是请君勿动,放过那些无辜的动物就是放过自己生命的劫难,万物有灵,这不是迷信,是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天意难违,但人祸当免。</b></h1><h3><br></h3> <h1><b>  原本应该喜庆热闹的正月安静下来,所有的娱乐活动,非必需的公共场所全部关闭,预定好的家宴取消了,安排好的行程取消了,难得的假日陷入担忧和恐慌之中,隔窗望去,街上唯有残雪和泊在便道的车辆,呈现出“万径人踪灭”的空旷。我们在微信里拜年互祝平安,通过网络开展工作,在电视和微信上关注动态,在紧张和等待中默默祈祷。小区封闭了多余的进出口,唯一留下的大门前,保安开始对进出人员测体温登记,户外用的小音箱里轮番播放着预防和自测方法以及市内各大医院的联系方式,楼道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戴着口罩出门,会与熟识的人擦肩而过,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人,我们自觉地拉开距离。虽然预测正月十五是疫情控制的拐点,但在没有有效药物治疗的时候,一切都是未知。2月4日是24节气的立春,这明媚的春光却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为了控制人员集中,文瀛湖的冰雕被拆除,已经创下品牌的古城灯会不再启动。机关延迟上班,学校延迟开学,没有感染也没有接触过感染人群的人们,只要安静地待在家里就好,非常时期,我们没有能力去救助他人,能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人,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平安地待在家里避险。</b></h1><h3><br></h3> <h1><b>  武汉告急,那座自古就是九省通衢的大都市沦陷在无形的战争中,敌人是无形的,战士却是鲜活的生命。和2003年非典时期一样,冲在一线的依然是医务工作者,尽管近几年各种医疗事件让他们备受诟病,危急时刻,无怨无悔身临险境的还是这一群“白衣天使”,耄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也再次出山,肩负起防疫、控疫、治疫的重任,全国各地的医疗队逆向而行,集结奔赴武汉,这场战争没有硝烟,只有随时面临的被感染,没有堡垒,只有闷热的防护服。迅速建起的火神山、雷神山隔离医院和临时改建的“方舱”是党和政府英明的决策和建筑工人们日夜奋战竖起的防疫围墙,还有环卫工作者、交警、社区服务者,职责让一些行动看起来是自然而然的事,无意间忽略了抉择背后巨大的牺牲,他们不仅仅放弃了节日和团圆,更多的是怀揣着“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勇气和担当。祖国是我们强大坚实、温暖可信的后盾,医务人员是我们安全的守卫者,让我们向这些默默参与战斗的工作者致敬,愿他们早日结束战斗,平安归来。</b></h1> <h3></h3><h1><b> 千军万马的行程,步调总是不会完全一致。鱼龙混杂的防疫措施迅速传播,口罩和消毒液在短时间里脱销,一股潜在的暗流又开始悄然萌生、蠢蠢而动,非典时期价格飙升的白醋、板蓝根,现在囤积居奇的N95口罩,恶意炒作的双黄连口服液。事发突然,防控物资紧缺是难免的,不良商贩自然有机可趁,虽然市场的需求就是商机,可是危难当头,趁火打劫与强盗何异?物资短缺可以加大马力生产,良心的缺失又当如何修补?2月7日凌晨,微信朋友圈发出武汉中心医院眼科大夫李文亮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肺炎去世的消息,这位80后的医生,第一时间发现并预警类似非典的病毒,他的去世引发微信圈里的振动,他以一个医生的敏锐觉察到病毒,他明知道病毒会传染,却没有回避,没有自卫,被训诫没有退缩,最后倒在真相大白之时。善良无私是美好的人性,贪婪自私是心底的魔鬼,在大变故面前,担当和奉献,攫取和占有,瞬间分明了。</b></h1><h3><br></h3><h1> </h1> <h1><b>  这是记忆中度过的最安静的元宵节,没有火树银花、张灯结彩、人头攒动,偶尔零星的鞭炮声也是闷闷的,由于春运,人流反复太大,疫情没有如预期出现拐点,还随时有变异的可能,我们还要继续耐心等到下一个14天或者更久。人生很多的悲哀,不是因为失败,而是面对事情的无能为力,不是因为懦弱,而是挥起的拳头却不知该落向哪里,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等待的过程是十分煎熬甚至痛苦的,但是,我坚信,等待的结果一定是胜利而美好的,我更希望,历经这次风暴,每个人都更自觉地敬畏天地自然,共守和谐家园。<br></b><b>&nbsp;</b></h1><h1><b>&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