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网上有很多质疑,说真的刚开始我也不踏实,因为这要解决很多问题,完全不是敢不敢,或者说有没有条件的事,比如说学生习惯这样的学习,还有就是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来适应这种学习,再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会不会真的成为网红直播。</h3><h3>我原来是这样想的,既然是特殊情况,既然谁都没想到,我们还不如给学生放个长假,让他们增加阅读,或者是学会自主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就有一个观点,学生的发展是要看他的自由时间来确定的,没有自由时间就不可能有孩子的独立成长。</h3><h3>但是我今天上午看了三个小时,我的同事都在用这种方式,很多孩子也非常积极地参与其中,也带动了一部分家长参与进来,最关键的还是,这是一种比较前沿的生活方式,我想这样的体验价值,远远要比学会一些知识,更加让人惊喜。</h3><h3>我还是举一个例子吧,在未来班,也就是使用未来课堂的班级,总感觉手机成瘾的孩子就少一些,因为他们知道电子产品和网络平台,都是可以成为自己生命幸福的工具的,而不是让自己被一个工具所“奴役”。</h3><h3>我的意思是,我们班的孩子经常使用,不知不觉知道了手机,还有和手机相关的电子产品,他们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在一次又一次的使用中,他们慢慢地累积起来一种观念——这些东西是为了让人变得更好的。</h3><h3>但是另外一些孩子,会以为只知道手机可以玩游戏,而走进一个泥潭,这就像很多研究工作者,他们的经常使用手机,真真正正是为了工作的,然而有些人却只能用来消遣,因为他们只会消遣,所以沉迷也就难免了。</h3><h3>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一次停课不停学,应该算是成功的生命体验之旅吧,如果在知识教育上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话,我们可以说失之桑榆收之东隅,造成的影响远远没有学生获得体验更有生命价值。</h3><h3>可惜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无论是反对的人,还是要求做的人,都只是在为了讲知识而讲知识,又回到了另外一个极端,就是现代科技的知识教学实验,而忘记的给学生完全不同的学习体验,所形成的刺激性和新奇感,也许这可以改变一些孩子的。</h3><h3>我想这显然需要教育者自身有一种自觉,而不是盲目的被裹挟着走,可以说目前的环境已经有了,能不能创造性的实现杜威所渴望的,把社会化教学真正实现,会对教育者,还有家长,都形成一个考验,这样的“机会”,——应该引起重视。</h3> <h3>我想有必要把这个提醒放到前面,因为我认为这是做好“停学不停课”的关键所在,如果学生没有一个认真严谨的状态,不能够像在学校一样的话,我们的“停学不停课”,还不如给学生一些自由时间呢。</h3><h3>所以我感觉这放在前面像是一个保证,能够确保这几天的学习,给学生的成长与众不同的社会化学习体验,这对中小学生来说意义深远的难以想象,因此我说这不单单是在学习知识了,这要比真正的学习还有价值。</h3> <h3>截几个屏,是为了让大家体验一下,我们的网络直播终于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用一种超乎想象的“自然而然”实现了,可以说这在教学实验上前进了一大步,这些经验可以保存起来,当作创造性教育的开始。</h3><h3>至少我是这样想的,从上午八点开始我就在观察,从观察到的许多细节上,我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教学认识,这就好像那个误入桃花源的武陵人,我见到了一个豁然开朗的“世外桃源”,这可以解决很多教育问题。</h3> <h3>如果大家能够意识到,这样的学习,看起来是在老师和学生之间产生的,其实还有家长也好奇的参与了不少吧,这让我想到了上个学期,我第一次看到未来课堂,但是未来课堂和这比起来,就是另外一个世界了。</h3><h3>至少我是这样感觉的,这有点像我原来做网络活动,可是又不完全是,因为学生的参与感,会更加强烈一些,这在做网络活动的时候,很难达到这样的境界,因为学生和老师的角色限制存在吧,他们更像是在学习,相对于网络活动来说。</h3> <h3>虽然我没有办法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来问一问他们这样学习的体验,不过我可以想见,只要他们能够认真走进的话,就一定可以收获让自己惊喜的东西,看到完全不同于以前的另外一种,真正适合自己一生的成长方式。</h3><h3>可惜我没有办法提醒他们,像原来在课堂上那样,耳提面命语重心长,是他们全身心的投入这样一种极为难得的“学习”,至少这样的体验在上大学以前,在应试和刷题泛滥成灾的困境中,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h3> <h3>这也许将会成为这些孩子铭记一辈子的成长记忆吧,我的意思是在剥离了疫情,只看网络直播这样一种学习,就是教育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件事,至少十年以内,把直播用到课堂上,在中小学是很难实现的。</h3><h3>请注意这不是技术问题,早在我们有了电视以后,所谓的技术走进课堂就已经开始了,可是能够成功创造出来一种具有成长力的学习方式,在上个世纪美国的程序化教学,不也是虎头蛇尾就结束了吗?我感觉整体的教育思想需要改变,这也许就是杜威会失败的原因吧。</h3> <h3>经过一天的忙碌,刚才我给博一班的家长朋友说,今天的开学,对,在我的感觉中,就算是已经开学了,我也希望博一班的学生,还有他们的家长,也感觉到这已经开学了,否则我前面所说的体验就不会有,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所产生的强大力量就会打折。</h3><h3>我还是把上面那一句话说完吧,我给博一班的家长朋友说的是,这样的课堂,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有新鲜感,其实家长朋友应该也不会例外,这要比翻转课堂,或者说慕课,更有互动性,如果能够把直播的价值进行创造性挖掘的话。</h3><h3>所以我今天一直在观察,也一直在思考,因为我想看一看,到底是像我原来所担心的,还是像我现在所激动的,我想如果用杜威的教育思想来评价的话,有这样一个开始,把学生和网络和知识和社会,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连接起来,也就是一种巨大的成功和突破了。</h3><h3>但是我感觉,如果参与其间的人,不能够重视,不能够像在学校,像原来没放假之前那样,我们所谓的“停课不停学”,就是一种没有未来的折腾,很多人所担心的也就有可能要成为现实了,这样还不如让学生的假期延长一点呢。</h3><h3>这样看起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学生有没有一个开始学习的状态,请大家注意,一个人拥有了学习状态,他的认真和执着,能够增加自己对一些事情的敏感,如果没有学习状态,那么就会恰恰相反。</h3><h3>于是我刚才就提醒了我们班的家长三点,这是我观察了一天,认为必须要强调一下的,孩子都在家里,我们教师可以保证拿出最好的状态,如果孩子和孩子的家长都还在假期的话,那么这样一种很有体验色彩,可以创造完全现代化学习方式的努力,就会没有任何关系价值。</h3><h3>我还是退一步和大家看一看吧,我们平时接触社会的方式,一般都是接住手机,上班的人偶尔也用一下电脑,如今孩子也开始用这些东西了,这不是在和他的未来接轨吗?这样就会改变有些人所说的,课堂的生活和毕业以后的生活,是没有任何关系的。</h3><h3>课堂怎么生活,毕业以后就依然怎么生活,可以在这几天尝试一下,也许会找出来一天新的道路呢,至少我在我们博一班的学生反馈中,是看到了一些曙光的,因此我很期待自己也能够直播一下,这样我从上个学期的未来课堂,就有前进了一大步,我终于走到了真正的社会即学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