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掠影贝加尔(之可爱的小钢炮)

杨陆军

<p>下了渡船登上奥利洪岛,几辆陌生的面包车停在那里默默的等候着我们,第一印象很不起眼,不就是面包车吗,导游小王说这就是有名的小钢炮。 车子的前脸有一个海鸥飞翔的车标也是毫不张扬。直觉告诉我车壳的钢板还是很实在的足够坚固结实。上车时感到底盘很高,而且不是一般的高,应该是越野性能很好。车厢里比较宽敞,我们是头车,导游小王坐在副驾驶座,秋立和陆敏坐在第一排,中间有一个小桌子,我和友平在第二排,我靠左窗,友平在右侧门后。王姐和马淑桂坐在最后一排。感觉车子像战时的指挥车。车厢里几乎没有什么装饰,也许因为驾驶员是布里亚特人,车内有民族风格的布饰,显现出一丝温柔。车子载着我们到木屋别墅一路顺畅,道路虽然原生态还算平坦,小钢炮 表现的中规中矩,颇为绅士。</p> <p>第二天我们游览了岛上的几个景点后开始返回木屋酒店,一路上小钢炮穿过森林穿过沙地穿过草地,车轮扬起滚滚烟尘,我们仿佛奔驰在炮火连天的战场,道路上下起伏坑坑洼洼,小钢炮却毫无顾忌的飞驰着如履平地。剧烈的颠簸下,人在车里像是稻香村车间里正在被摇动的元宵,感觉我们的五腑六脏正在重新安排着位置,这时车子优异的越野性和良好的避震显现出来,我们被巅的腾空而起时头轻轻触到厢顶,此时心大概在嗓子眼位置,身子落下时又像是被轻轻放在座椅里,虽然野蛮粗暴,确也不乏绅士风度,颠簸中感到些许舒适。车窗外树林、草地迅速闪退,在恶劣的路况下车速居然丝毫不减,这时你不得不佩服驾驶员的高超技能。</p> <p>遇到稍微平坦的路面,车子更像脱缰的野马,尽情的狂奔撒欢,人在颠簸中容易出现灵感。突然有人提议我们可以创办一个贝加尔奥利洪康复中心或者是康复夏令营,主要针对一些心脑病患者的术后恢复,岛上空气新鲜环境优美适合康复。每天安排一次乘坐小钢炮的活动,将十分有助于心脑血管的疏通,舒筋活血。我们甚至憧憬着人们架着双拐、坐着轮椅而来,离开奥利洪岛时都是一路小跑而别,留下成堆的拐杖和轮椅…</p> <p>车上的讨论十分热烈且学术气氛很浓,只可惜我们的医学基础差点,没有在病毒防治上面有所突破。途中经过一片宽阔的土路,浮土足有10厘米厚,几辆小钢炮并驾齐驱竞相行驶,车轮卷起滚滚灰尘遮天蔽日,几番超越我们头车总是抢在最前面。</p><p><br></p> <p>当小钢炮稳稳的停在木屋酒店门前时,我们感到意犹未尽,也许还有一点惊魂未定。下车时我们仔细打量着车身,小钢炮毫无倦意,像是时刻准备起飞。看看车的底盘很高,友平说距地高有五六十厘米,我觉得也就四十厘米,后来查资料瓦兹面包的距地高是47.7厘米。</p> <p>离岛那天,小钢炮又是风驰电掣般的将我们送到码头。渡船徐徐开动,望着越来越远的码头和送行的小钢炮,不禁感到一丝惆怅…</p> <p>注:小钢炮即瓦兹452面包车,由苏联乌里扬诺夫斯克汽车制造厂制造,从1965年第一辆UAZ-452下线,至今仍然在生产。UAZ-452系列使用4×4卡车钢梁底盘,2.445排量直列四缸汽油发动机,最大马力98匹,最大扭矩182牛米,搭配四前速手动变速箱,最高时速110公里,百公里油耗17.5升。小钢炮从外观到内饰简单粗暴,但在我们眼里却是那样敦厚可爱朴实无华。</p> <p>也许有一天我们能重游贝加尔邂逅小钢炮,它还是那样热情奔放激情四射,像老朋友一样拉着我们飞驰在湖畔,路况依旧原生态崎岖不平坑坑洼洼,但是小钢炮依然如履平地,颠簸中你会感到如腾云驾雾如展翅飞翔,车过之处烟尘滚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