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1><b>
</b><b> </b></h1><h1><b><br></b></h1><h1><b><br></b></h1><h1><b> 非常时期,我们</b><b>同心同德抗控新冠肺炎。</b><b>家里蹲,不串门,就是为了不给国家添麻烦。但是居家时间久了,缺少活动,也是不利身心健康的。</b></h1><h1><b>为响应美篇为健康打卡活动,今特地推荐一种,在非常时期,最适合居家室内的一种球类活动——“室内飘球”。<br></b><b>这是七年前我发明的一种“球”,曾在当年的上海新民晚上发表过一篇文章,专题介绍过。(详情可参阅附件文章)<br></b><b>简单的说,就是用白色的塑料泡沫板,制成白色轻质的球体,用乒乓球拍互相击打的一种球类活动。用最简单的东西,解决室内活动的难题。</b></h1><h1><b><br></b></h1><h1><b><br></b><b>打飘球活动的优点:<br></b><b>1,成本低廉特别适合居家室内活动。<br></b><b>2,不会损坏室内任何家具用品。<br></b><b>3,活动量适中老少皆宜。<br></b><b>4,活络视力舒展筋骨。</b></h1><h1><b><br></b></h1><h1><b><br></b><b>“飘球”球体来源:<br></b><b>1,市场近年有购了(豫园小商品市场制塑摊位)<br></b><b>2,自制(方法参见我发表的新民晚报文章)</b></h1><h3><b><br></b></h3><h3><b><br></b></h3><h1><b>“飘球”活动的方法:</b></h1><h1><b>(参见我发表的新民晚报文章)</b></h1><h1><b><br></b></h1><h1><b><br></b><b>一场疫情,让我们明白,未来拼的不是学历,不是财力,不是权力,拼的是免疫力!<br></b><b>居家坐久了,电视看多了,拿起球拍让球飘起来,在非常时期的日子里,为健康身体,增强免疫力,让我们用“飘球”打卡健康!</b></h1>
<h1><b> </b></h1><h1><b><br></b></h1><h1><b>发明“室内飘球” </b></h1><h1><b><br></b></h1><h1><b></b><b>
</b><b>“室内飘球”,你没听说过吧?这是我的一个“专利发明”哦!<br></b><b> 那年一个周日,是初冬的雨天,特别阴冷。我在家清理购置电器留下的一堆包装用的泡沫塑料时,觉得这么好的包装材料,“一次性”就丢弃了,有点可惜。我啄磨着,它还能派什么用场呢?忽然,灵光一闪:用这轻质的材料制成的小圆球,该蛮可爱吧。<br></b><b> 于是,我随手挑了块稍厚的泡沫板,用美工刀先切成正方体,然后去角,不断切削“修改”,很快就削成了一个比乒乓球稍大的泡沫圆球。白花花的,轻盈柔软,洁白无瑕,煞是讨人喜欢。<br></b><b> 我用乒乓球拍对它轻轻一击,弹性良好,再用力拍打,也完好无损。试打中,还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这比重特轻的球体,用力击打后,受空气阻力的作用会改变其运行速度,在空中形成一种飘逸的动态,能体会到其他球类所没有的感觉。<br></b><b>能有这样出其不意的效果,真让我高兴。当时我就跟儿子说:“今天我们不出门了,一起来玩这“飘球”吧!”<br></b><b> 我和儿子在家中的客厅中间拉了一道绳,挂上透明台布作为间隔的球网,这样,一个简易的飘球室内赛场就落成了。我们手握乒乓球拍,参照羽毛球的打法,进行试打。因为我们父子早有打羽毛球的基础,彼此都发挥了很好的水平,“勾手飘球”、“大力扣杀”、“近吊远扣”……,羽毛球的各种打法,都尽情发挥。而且,这飘球打在脸上不会痛,打在家具或家用电器上也丝毫无损。<br></b><b> 几个回合下来,我败下阵来。儿子很兴奋,对我说,这球不错,要介绍给他的朋友。他说,他们公司上班,大家整天盯着电脑,休息时打打飘球,既可灵活眼睛,又能舒展筋骨。下雨天在室内就能健身了。后来儿子果真在公司推行了“飘球”运动,说同事们打了飘球,都说“你爸很有创意”!还有人神秘地对他说:这“飘球”有商机啊,可以申请专利,成批生产,供在校学生课间活动用,既安全又健身,並说“叫你爸一起投资吧”。我笑着说:“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br></b><b> 用泡沫塑料制成的飘球,虽然又轻又软,但制成球体后,用球拍用力击打都不会破碎、变形,很经打。不过,在室内打时经常会掉落到立式空调或家具背后的空隙中,不好找;存放不当也会挤压变形。所以我就多做了几个,存放在盒中备用。<br></b><b> 这些年,飘球已成为我家不可缺少的活动,每逢冬季或雨天,更是我们室内运动的最佳项目。现在,我把飘球介绍给大家了,“专利权”嘛,就算自动放弃,希望大家都能享受飘球的乐趣。</b></h1><h1><b><br></b></h1><h1><b></b><b>
</b><b> 倪昌海<br></b><b>2013年1月5日 上海《新民晚报》</b></h1><h3><b><br></b></h3><h3><b><br></b></h3><h3><b>部分照片来自网络。</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