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美丽的新桥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者:张光祥 朗诵:玫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新桥河,美丽的河,说是河,她没有河的宽大和浩瀚,说不是河,但她比溪水更具魅力。新桥河,她清澈见底,冰清玉洁,象一面修饰过的弯来直去的镜子.她从上游复兴小学(百家庙)上面的水库以及两岸高山上经沙岩渗透下来,一路叮叮冬咚地汇集而成,一路蜿蜒而下,还在途中冲转那给当地人们碾谷,磨面的石碾和那灌溉土地的水车,磨房的声音整日整夜不知疲倦地响着,不紧不慢。哗啦啦、哗啦啦,这是水流冲击木轮的声音;轰隆隆、轰隆隆,这是石磨盘磨面的音响;而最动听的是人们用箩筛筛面的声音,哐铛哐铛、哐铛哐铛,清晰而有韵律。流到湾河平缓处,当夕阳西下,在这就会看见白居易的诗《暮江吟》那:“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悠美情景。然后流过石桥,流过人工筑成的堤岸,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进入槐树掩映的峡谷,穿过用三根松树搭就的风雨桥,绕过龙坪小学到小桥河,消失在那镶嵌着神秘熊家洞的高山脚下,世世代代养育着两岸那质朴的人们。</p> <h3> 新桥河,环绕着岸边的村庄,像冬日里美丽的围巾温暖着岸上的人们,那里的人们勤劳淳朴,休养生息,那袅袅娜娜、和颜悦色的炊烟与那树林里的雾气交相辉映,形成一缕灿烂的风景。</h3> <h3> 新桥河两岸,遍地的竹林和黄荆,大大小小的荆条一蓬接一蓬。那里常有麻雀,竹鸡,八哥,水鸭雀,刁鱼郎不时的从河边腾空飞起,发出清脆的叫声,与那家鹅的叫声遥相呼应。</h3> <h3> 在阳春三月,和风徐徐,垂柳依依。新桥两岸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千姿百态,花团锦簇,泛着金黄,光彩夺目,蜂飞蝶舞。微风一吹,阵阵扑鼻的菜花香沁人心菲。真是云在天上飘,花在地上开。</h3><h3> 欢天喜地的孩童举着棍子把那吃饱喝足的水牛赶到河里,把身体没入水中,只见那牛头微微翘起,与那急速扇动驱赶蚊子的两片耳朵浮出水面,漾起一圈一圈的波纹。</h3> <p class="ql-block"> 那赤条条,露出光屁股的放牛娃,站在石桥上,纵身一跃,扑入水里,时而狗刨,时而假水,时而仰凫,时而潜底,那晒得油黑的身子像泥鳅一样发亮,击水声,嬉笑声汇成一片,此情此景,蜻蜓也来水面凑热闹,轻盈飞翔。</p> <p class="ql-block"> 新桥河的夏夜,显得是那么的不宁静,蛙声连连,荧火翩飞,走在那汩汩的流水边,见鱼游浅底,匍匐沙沿,让人不得不宽衣解带,没入水中,与鱼嬉戏,那情那景,甚感惬意,躺入花簇柔软的河沿,仰望天空,星光灿烂。</p> <p class="ql-block"> 十月金秋,稻穗飘香,沁人心脾,一遍丰收的喜悦!</p> <h3> 新桥河的冬天,白雪皑皑,飘浮在河里的白鹅,还是那样的嬉戏追逐,时不时的还向天高歌一曲,唤醒春天早早来临……</h3> <p> 作者简介: 张光祥,笔名雪缘,平哥哥,小名祥二,1963年9月出生,贵州遵义红花岗区深溪镇永安村人,在读大专学历,坪桥小学教师。深溪镇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遵义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红花岗区作家协会理事,播州区作家协会会员,遵义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西南当代作家协会会员,西南当代作家微刊副秘书长,贵州写作学会会员,《天鸟传播》、《贵州时空》微刊编辑,有现代诗、散文、论文、微小说、写实、随想。散见于深溪镇诗词楹联协会会刊《溪风》、《黔城眼》、《天鸟传播》、《星草》、《水为之文学》、《西南当代作家》、《平水墨韵》、《播州文艺》、马家湾《社区文艺》、《遵义历史文艺》、《播州报》、《沙滩风》、《人文芶江》、《新长城文学网》、《中国诗歌网》、《希望》、《教育文艺》、《家乡》等。</p> <h3> 朗诵者简介:李玫(玫子),女,本科学历,舞蹈学(编导)专业。中国民族民间舞蹈12级考级教师,遵义市爱国拥军促进会活动策划部部长,遵义市朗诵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遵义市全民阅读会副主席,原湖南桃花江交通旅游广播《潇湘茶话•走亲遵义》栏目副主任兼主持人,全国孔雀杯舞蹈特金奖,第八届华人盛典才艺大赛创编金奖,第三届cctv校园才艺大赛十优选手,中国旗袍春晚节目编导,多次导演各类大型文艺晚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