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愿意成为这样的人 </h3><h3> ––致敬“逆行者”,最美中国人 </h3><h3>学校:山海关第三中学 初二六班 </h3><h3>姓名:刘昊鑫 </h3><h3>指导教师:陈红梅</h3><h3><br></h3> <h3> “和平年代,医生就是战士。” 在这场没有硝烟却残酷的“战疫”中,任何人都可能畏惧退缩,唯独医生护士,逆众人而行,迎危险而上。如今天刷屏的第二批上海援鄂医疗队队员应佑国所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英雄从来都是不经意间从茫茫人海中走出来的,亮相时还难免带着误解、争议、苛责,直到时间验证了他们的判断力与担当精神,他们才会发出光来,照亮时代的一角。我愿意做这样的人,为疫情而奋战一线,即使被别人误解也坚持自我!为亿万万中国同胞的生命而奉献自我。</h3> <h3> 疫情凶猛无情,夺走了举国牵挂的李文亮医生。痛惜、致敬与哀悼纷至沓来,合成一曲充塞天地的挽歌。中国医师协会向李文亮医生表示沉痛哀悼:“在疫情最初,李文亮医生敏锐的提醒周围同事注意感染和防控,我们对他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表示敬佩。疫情发生以来,李文亮医生一直坚守在防控疫情一线,全身心投入临床救治工作。他不畏艰险、恪尽职守、救死扶伤的精神,值得全体医务工作者学习。”这是职业共同体对李文亮的肯定。今时今日,我们特别能体会李文亮所属的医护群体对人民健康的重要性。我们也更加明白,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城市与健康的社会是命运一体的。</h3> <h3> 透过逝者在社交媒体留下的生活片段,我看到的是一个不满足于现状却依旧热爱生活、不以勇士自诩却时时迸发勇气的年轻人。李文亮太“普通”了,像极了我们身边的每一位朋友。一个“普通”的人,说了一些“普通”的话,因缘际会成了无数普通人心目中的英雄。这样的“普通”人也更值得我们尊敬,我愿意成为这样的人!</h3> <h3> 而80多岁的钟南山院士,告诉大家不要去武汉,自己却以最快速度上了“战场”。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各大医院之余,他还经常通过媒体分析疫情形势、普及常识、安抚人心,他质朴的话语总能让人安心。</h3> <h3> 医生志愿者写下请战书,“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从大年三十夜,上海医疗队向武汉进发开始,截至2日晚,共有68支医疗队,计8130名医疗队员奔赴湖北;17年前曾抗击非典,现又请战的武汉女医生,写下“与夫书”;留了一头秀发的女护士毫不犹豫减掉了长发,为了便于工作、减少感染风险…… 摘下口罩,满脸勒痕、眼睛充血的是医护人员;摘下手套,皮肤皲裂带着血痕的是医护人员。无论是否在镜头前出现过,无论是否在新闻中出现过名字,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是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最可爱的人,都值得历史和人民铭记。 这些“逆行者”无畏战斗在疫情一线,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他们是最美的人!</h3> <h3> 在近几天多个痊愈病例出院的新闻画面中,我们看到了重拾健康的人们为医生护士送上鲜花,向他们鞠躬致谢。每一名尽职尽责的医务人员,都值得这样对待。希望这样的暖心画面,能更多地涌现,能长存更多人心间。</h3> <h3> 我们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掌握生命的宽度,睁开眼睛,拥抱这世间万物,温暖的阳光,凌烈的寒风,珍惜身边的人,滚烫的过好每一天。</h3><h3>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我愿意成为这样的人,无畏困难,直立人间,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h3><h3> 联系方式:13796954956</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