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疫情阻击战如火如荼,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我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民教师在开学之际也积极响应县局和中心校领导的号召,积极思考本期的班务和语文教学工作。如何在这个特殊时期脱颖而出,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待呢?这个问题自看见许多身赴疫区,无私“逆行”的医务人员和默默无闻的援建者开始,一股强大的力量无形的在我的心底蔓延壮大。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我更有责任去贡献自己绵薄之力,因为在我们可爱的孩子们中间也许会有像钟老,兰娟院士的“民族脊梁”,也许会有坚持真理,敢于担责的文亮医生,也许还会有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援汉者……</h3><h3>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教育工作枯燥漫长,但时代和社会赋予了我们新的信任和期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要融入这个伟大的时代,业精于勤,授业解惑。</h3> <h3> “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打响疫情防控的总战”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我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第一时间安排一些疫情防控知识和心理健康辅导等网上学习内容与家长,同学们们交流学习,并每天关注并上报每位孩子们的健康状况,切实把孩子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h3> <h3>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开学虽然延期,但班集体建设工作刻不容缓,正如此“国难”之时,党员干部挺身而出,纷纷请缨一样,落实班干部职责,树立自信,敢于当担。
“治大国如烹小鲜”。班级管理也任重而道远。所幸,我们班委同学个个都敢于争先,不甘落后,各分管的班务工作在多谋善虑的家长朋友们的帮助下为班级建设出谋划策,提出了许多好的且利于不同层次同学接受的意见和建议。<br></h3> <h3> “特殊时期,特殊使命”。面对网上学习对于一个落后山区教师和孩子们而言既忐忑又新奇,线上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如何将教学效率最大化?这可能是这段时间教育者所面对共性问题。所以我也在不断的尝试。比如在群里我组织了“家长孩子齐上阵之词语接龙大赛”,各个家庭都踊跃参与而且都出手不俗。亲子游戏既有趣有识也利于增强亲子关系。大家都废寝忘食,乐此不疲。</h3> <h3> 线上教学我严格遵循县局和中心校的指导要求,利用网络资源我灵活地对同学们进行钢笔字和朗诵的语文基本技能的指导,同学们都能认真的书写和有感情的朗读。<br></h3> <h3> 2月9日晚上,我在班级群里积极组织“亲子齐上阵之汉语常用词语听写大赛”,利用微信的语音功能将常用的词语发到班级群,群里秩序井然,氛围紧张但有兴盎然,每个孩子都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心和积极性。<br></h3> <h3> 2月10日,9时在群里推送了学习任务,同学们都积极的识记古诗分类和词(成)语分类,内容有点多,但是其中大部分内容我们之前在校就积累识记过,大家都温习回顾一下,以备我们晚上的比赛(已识记内容为主)。同时,也号召家长朋友帮助孩子听写,共同学习,一起进步。正值午饭1点多,同学们便急不可待地陆陆续续在群中发来手写稿,横竖撇捺,十分认真,我也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h3><h3> 有的同学说,希望快点到晚上,因为晚上我们又可以“一决高下”了。嗯,这句话似乎也是我的心声了。</h3><h3> 希望同学们能量满满,在晚上的比赛中披荆斩棘,赛出水平和友谊!</h3> <h3> 晚上我们7准时开始比赛,同学们都显得异常兴奋,在比赛中,同学们都能够把白天所识记的古诗熟练的写出,群中人声鼎沸但却显得秩序井然,就连平时特别内向,后进的孩子都被群中的学习氛围所感染,显得异常热情。</h3><h3> 欢乐的时光总是太短暂。但我觉得大家意犹未尽,学意盎然。到了晚上8多了,大家还要继续。而我的眼睛实在支撑不住了,但又看见孩子们如此的热情,我只好眼部休息了十分钟,又继续我们的“游戏”。</h3> <h3> 晚上8点15时,我们又进行了第二轮诗歌比赛(诗歌范围扩大,不在局限于早上的内容),我们利用微信的语音问答,同学们兴高采烈,争先恐后的作答。在孩子的作答声中依稀听见家长朋友们急促的声援……</h3><h3> “快,“坐”应该是休息的意思”。</h3><h3> “爸,洛阳亲友如相问,下句是啥?”</h3><h3> …………………</h3><h3> 喔,这原来不是孩子一个人再“战斗”呀!我忽然大悟,原来看似一个益于孩子传统文化积累的诗歌赛,里面还有家长朋友们的认真和付出。我似乎真正懂得了教育的它的确是无处不在,教育大的没有边界,微小的没有特定形状,教育者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以影响身边的人,影响他们更有正能量,更加拥有力量………</h3><h3> 到了9点多了,我以一个鼓励的“红包”作为我们欢快时光的礼物。孩子们恋恋不舍,互道晚安。</h3><h3> 晚安,孩子们。我也有点累了………(后面继续将这段“特殊时期”的教学经历做以记录,以献给在这次“参加”此次“抗疫战争”的自己。武汉,加油!中国,加油!)</h3> <h3> 2月11日,我准时推送了学习任务,任务有两部分构成:朗读和识记词语。针对本班一部分同学们有朗读障碍的现象,我深入地在网上了解到了阅读障碍的原因及其危害。所以朗读训练可能贯穿整个线上教学,并在校教育中也将持续,不断夯实同学们的语文素养的四种能力(听,说,读,写)。</h3> <h3> 2月12日 2点30分,我们如期的进行了词语归类大赛,赛程有两部分,第一部分归类默写(我提出词语类别,同学们相应写出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语),第二部分抢答(用语音功能问答)。我们第一个环节效果还好,大部分同学都能够顺利的写出来,但是到了第二个环节(语音问答)就显得有点混乱,出现了“鹦鹉学舌”的现象,所以我及时的调整,改为词语接龙(后面的词语只要包含前一词的任何一个字都可以。例如,杯 弓 蛇 影 惊弓之鸟 或 蛇蝎心肠 或 形影不离等)同学们都绞尽脑汁的去联想更多的词语,极大的发挥了孩子们的发散思维。教学效果显著。</h3> <h3> 2月13日,早上按例布置了词语练习和朗诵训练。中午3点半准时在微信群里听写并检查,因为都是早上布置的字词,所以同学们都得心应手,大部分同学,表现优秀。在线上教学中,我也逐个听其朗诵并给予中肯的意见和建议。(1、停顿。朗读时,有些句子较短,按书面标点停顿就可以。有些句子较长,结构也较复杂,句中虽没有标点符号,但为了表达清楚意思,中途也可以作些短暂的停顿。</h3><h3>2、重音。重音是指那些在表情达意上起重要作用的字、词或短语在朗读时要加以强调的技巧。重音是通过声音的强调来突出意义的,能给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词增加分量。</h3><h3>3、语速。应试者在朗读时,适当掌握朗读的快慢,可以造成作品的情绪和气氛,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h3><h3>4、语调。语调指语句里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其中以结尾的升降变化最为重要,一般是和句子的语气紧密结合的。应试者在朗读时,如能注意语调的升降变化,语音就有了动听的腔调,听起来便具有音乐美,也就能够更细致地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h3><h3>朗诵应该注意停顿、重音、语速、语调这四方面,这样朗诵出来的东西是有情感的。)</h3> <h3> 2月14日,早上布置了字词复习和识记(复习昨天的字词,预习识记新字词)练习量适中,内容上复习和预习相结合,故而识记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有了保证。今天的朗诵是《景阳冈》内容较长且多难字,我看了一下朗读标准时间要达到24分钟。共42自然选段。现在我正翘首期待同学们今天的表现。</h3> <h3> 这几天与孩子们的“亲密相处”,我突然觉得,孩子学习程度好坏,比赛答案准确与否都显得不是那么“硬核”,因为在我心中,我与他们之间的平等的交流换取的是我们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希望孩子们在这一学期更加懂事,更加充满个性,锐意进取,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奋斗!<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