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妈妈的一天</h1><h3> ——南海铜锣湾校区1905班 王彤心</h3><h1> 凌晨6:30,妈妈起床了,新的一天的工作开始了。妈妈是山大二院心胸外科的一名护师,也是一名党员。在疫情突起时,她作为山西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于2月2日奔赴湖北抗击疫情第一线武汉疫区。</h1> <h1> 凌晨6:50,洗漱完毕,开始吃早餐。为了照顾病人的方便和降低感染的几率,妈妈和所有科室的阿姨都剪短了头发。</h1><h1> 7:10,准时下楼。</h1><h1> 7:30,开始启程,宾馆到医院大约半小时车程,街道上,空旷寂寥。妈妈说,在她们坐车前往医院的路上,总是暗暗祈祷。因为妈妈所在的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六楼病区,收治的五十余名病人均为重症患者。有时下班时还和你说再见,再次上班时人已不在,那种内心的疼痛伤悲,外人是无法体会到的。</h1> <h1> 7:50,到达医院。</h1><h1> 8:00,进入准备室,开始上岗前的准备,准备工作一般需要一个小时,穿防护服,戴两层口罩,五层防护手套,还有厚厚的帽子。为了节省防护服,她们都自觉穿上了纸尿裤,并且在整个上班过程中不喝水,不上厕所。所以上班时间,最需要克服的就是憋气和脱水。我能想象妈妈在这样不喝水的高强度工作环境中的样子,应该是像网上资料中我看到的脸庞上一道道深深的勒痕,被消毒液浸泡的粗糙的手,以及脱掉防护服时虚脱憔悴的模样。想想都心疼她,可是看到一天天武汉确诊的病例数字,我觉得妈妈付出都是值得的,虽然平时在家里,她是一个可爱温柔的小女人,爸爸时时都让着她…… 妈妈,加油,你回来,我们都宠着你……</h1> <h1> 8:50,妈妈走上工作岗位,在进入病房前,先处理好护目镜,然后交接病人,危重病人必须在床边交接,接着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看到自己经手的病人病情缓解,内心的喜悦无以言表;看到略有加重,赶紧多跑几趟。这都是分内的事。最重要的是,因为都是危重病人,大多要佩戴无创呼吸机和高流量吸氧仪。而因为缺氧患者情绪比较急躁,沮丧。更多时候就是陪在病床前,疏导患者的心理。看到患者对生的渴望,内心总是愧疚,恨不能有灵丹妙药让病人立马康复。四个小时病房穿梭,忙忙碌碌中总是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常常在离开病房下班时脱下防护服那一刻,才发现浑身大汗淋漓,衣服都湿透了;才感觉到头上被勒得生疼。</h1> <h1> 中午1点,病房工作结束。一层一层脱去厚厚的防护服,将护目镜用袋子打包扎紧,贴上标签,做好标记,放到专用回收车上,及时消毒。从走出病房到离开病区的过程中,他们每做一个动作都要消一次毒,大概要消毒十几次。做完这一切,大概需要一个多小时。但每次下班走出病区,不是脱掉防护服的轻松,而是时时想起患者的沉重,感到自己作为医务人员的责任。</h1><h1> 下午2:30开始返程。3:00回到宾馆。有时大家在稍作休息后会自发交流医护情况,彼此打气,互相鼓励。常常探讨到下午六七点。妈妈的一天,就在这彼此加油鼓励中画上句号。</h1> <h1> 这就是妈妈的一天,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的,我的妈妈的一天。她是大家眼中的英雄,其实,只是普普通通千万医护者的一个,在需要之时,无畏逆行。</h1><h3></h3><h1> 妈妈,祝你安好。祝所有奋战在一线的所有妈妈,叔叔阿姨,大家安好。</h1><h3></h3> <h1> 我的一天</h1><h1> ——南海铜锣湾1905班 王彤心</h1><h1> “叮”的一声,将我从睡梦中惊醒。我揉揉惺忪的睡眼,不用看,又是我那可爱的英语代老师,自从妈妈作为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在2月2日奔赴湖北抗疫一线后,代老师的关注就更勤了。学习到生活,像一个絮叨的老太太,呵呵,其实我还是挺受用的。“王彤心,这几天你的听读任务完成的非常好!已经远远走到其他同学前头了!提出表扬。今天的听读任务已发。加油!”像平时一样喜欢鼓励我们。我赶紧回复,“老师,收到,一定认真完成”。代老师虽然他人到中年,却像一个老顽童,特别能和我们聊到一块儿,他上课幽默风趣,妙语连珠,总能把枯燥的语法讲得生动活泼,一下就理解了。</h1><h1> 说了就得做,我赶紧起床,洗漱,吃早餐,端坐于书桌前,新的一天开始了。不经意间看到爸爸的偷笑。自从有了代老师每天7:00的准时早叫,爸爸和我就风平浪静,不再因为起床发生冲突了。“除听读外一定要注意动动手,毕竟落实才是根本。”代老师的微信就像点中要害,我急忙又补充了一个小练笔。</h1> <h1> 好像商量好似的,英语刚刚结束不到一刻钟。班主任赵老师就发起了语音聊天。“彤心,怎么样,英语写完了吧?今天语文作业有没有需要老师帮助的,和妈妈联系了吗?听爸爸的话吗?”哎,真神了,怎么什么都知道,仿佛就和我如影随形。这就是我们的赵姐啊,挺年轻的,就是管事太多,事无巨细。自妈妈奔赴武汉后,语音内容更多了,从生活到学习,妈妈工作情况,我和爸爸关系。谢谢可爱的赵姐,你还有俩孩子了,但你说,我就是他们的姐姐,也是你的孩子,妈妈不在,有你在。谢谢赵老师,我一切都好,也会做好你的孩子,你孩子的姐姐。</h1><h1> 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了,数学陈老师批阅过的卷子准时发送。可爱的老师们,我知道,你们为我量身打造了“助学解忧”的帮扶计划,但也太准时了。“陈姐,别着急,我来了。放心,我最爱学数学了。”我将陈姐用图片编辑功能仔细圈出的地方一一改错,将她用对话框编辑出提示过程不规范的地方一一纠正。一看表,哇,11:30了,一个上午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虽然有些累,但回头看看,挺有成就感的,尤其是俺的老爸,嘴都咧得合不拢,只是一个劲招呼我,休息会儿,马上吃饭。以前可不是这待遇。</h1> <h1> 下午3:00,道法老师如约而至。“李老师,您看我这样做思维导图可以吗?”“汇总得很好!给个赞!”李老师虽然年轻,讲起课来像一个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做人要有担当,做学生要有做学生的担当。”现在想想,不无深意,疫情面前,妈妈赶赴一线,不就是一种担当吗?特殊时期,每个人做好自己,不就是一种担当吗?</h1><h1> “彤心,你的复习作业完成的超级棒,知识点的归纳很详细、很条理,而且书写特别认真。新学期即将开始,李老师会一如既往地陪伴你。无论学习,还是生活,我会像妈妈一样关心你、帮助你,每天进步一点点哦!2020爱你爱你!”这是活泼漂亮的历史李星老师给我发来的微信。</h1> <h1> 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妈妈刚上前线,你们就来到我的身边。看着1905“助学解忧”群里,一群老师,还有我,众星捧月般,不知为什么,我竟然鼻子一酸。既有对老师关爱的感动,还有对远在武汉的妈妈的想念。</h1><h1> 妈妈,您就安心在抗疫一线,守护您的病人吧,在这儿,除了爸爸,还有一群可爱的老师们,守护着我呢。</h1><h1> 谢谢亲爱的老师们,也祝福我的妈妈。愿明天阳光灿烂。</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