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第三中学 邵国希校长开学第一讲】抗击疫情,老师和你在一起

西安市第三中学

<h1><b><font color="#167efb"><br></font></b></h1><h1><b><font color="#333333">亲爱的同学们:</font></b></h1> <h3><p><span style="color: inherit;">&nbsp; &nbsp; &nbsp; 大家好!</span><br></p><p><br></p><p>&nbsp; &nbsp; &nbsp; 在这举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抗击疫情的非常时期,在我们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我在学校代表全体老师向大家表达最诚挚的问候!无论现在你们是在西安家里还是在外地,学校和老师一直都在牵挂着大家,你们的健康、平安、快乐就是我们最好的祝福。<br></p></h3> &nbsp; &nbsp; &nbsp; 疫情与春节不期而遇,这是一场猝不及防的遭遇战。这个庚子年的春天注定不同寻常,注定令我们难以忘记。<br><br><div>&nbsp; &nbsp; &nbsp;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我们看到,一个被疫情笼罩的城市,怀着对未知命运的深深恐慌,为了阻止疫情的失控扩散,选择了自我封城。一个个白衣天使,一名名健康的保护神,正逆向而行,义无反顾。<br><br></div><div>&nbsp; &nbsp; &nbsp; 70岁老兵写下誓言: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24岁年轻护士主动请战时说,“因为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人!” 一位全家都是医护工作者家庭的16岁孩子写给患者的信里说:挺住,我把外公和妈妈都借给你了。在防控一线的“逆行大军”里,有一群朝气蓬勃的95后、00后“战士”,他们挺身而出投入战“疫”。我们在过年,他们在帮我们过关。<br></div> &nbsp; &nbsp; &nbsp; 还有更多的人,以一己之力,为防疫防控献出了爱心,做出了贡献,展现了责任担当。<div><br>&nbsp; &nbsp; &nbsp; 有务工人员把抵工资得来的一万八千枚口罩全部捐出。有菜农捐出半年的收成,50吨蔬菜。有提前复工的快递小哥“大家少出门,我愿帮大家担一点风险!” ……我们不见彼此,但我们心意相通。<br><br></div><div>&nbsp; &nbsp; &nbsp; 也许因为我们的无知、轻慢而遭遇了大自然的报复,但更多的人挺身而出,手挽手,肩并肩,为生命的存续、为了我们更美的家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正如请战书里那些慷慨陈词、那些铮铮誓言:“无论生死,不计报酬!”“疫病不除,我们不退!”<br></div> &nbsp; &nbsp; &nbsp; <b>向所有最可爱的人致敬!也向我们自己,致敬。</b><div><br>&nbsp; &nbsp; &nbsp; 我看到:许许多多的同学捐出自己的零用钱,有的购买了防护物资寄往一线,还有的学生社团自发募集捐款……我看到,同学们通过学习小组,制定组内学习计划,互相督促、共同进步。我看到,有的班级自制短视频,向勇士致敬,为自己鼓劲,令人感动且振奋,不但锻炼了能力,更展现出积极、乐观的精神,体现了新一代的责任与担当。&nbsp;</div><div><br>&nbsp; &nbsp; &nbsp; 我还看到:虽然放假我们的老师们不在校,但他们一直在岗,一直在线,有的一手抱着尚在哺乳期的幼儿,一手持机为学生答疑;班主任每天早上6点多开始,统计本班学生的身体状况、活动轨迹,直到联系上最后一个同学报了平安,才能安心放下手机;而全校的统计汇总往往持续到夜里十一二点。<br></div> &nbsp; &nbsp; &nbsp; 亲爱的同学们,讲到这里,我想在今天这样特别的开学讲话中对大家提出<b>第一个要求,希望你们能够这样去铭记这段特殊时期,用眼观察,用心思考,用笔记录,去发现、去接收其中蕴含的力量。</b> &nbsp; &nbsp; &nbsp; 为什么我们常常在看到全国驰援武汉的新闻时,看到一个个勇士奔赴战“疫”的身影、看到84岁的钟南山院士在高铁餐车上仰头小睡的图片、看到厚厚防护服里那看不清的面容时,看到海外援助的防护物资上写着亲切的汉字“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时,会感觉到心头一股暖流,眼里热泪盈眶?<div><br>&nbsp; &nbsp; &nbsp; 如果这是感动,我们在感动什么?如果这是钦佩,我们在钦佩什么?如果这是壮怀激烈,那激荡在我们心头、涌动在我们胸口的又是什么样的感情?&nbsp;</div><div><br>&nbsp; &nbsp; &nbsp; 我想,这些让我们为之感动、为之动容的,就是在危难之中所展现出来的职业担当,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人性的光辉。<br></div> &nbsp; &nbsp; &nbsp; 我想对同学们提出的<b>第二个要求,就是希望同学们再次认真思考学习的意义。</b>做有意义的事,时间总不那么漫长,办法总比困难多。 &nbsp; &nbsp; &nbsp; 为什么要读书?“武汉疫情”给出了最好的答案!我们需要更多像钟南山、李兰娟院士这样的人,未来,需要年轻一辈的崛起。读书是一种责任。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div><br>&nbsp; &nbsp; &nbsp; 成为一个这样的人,有信仰,有理想,有担当,并且对社会有用的人。然后,带着我们这个初心,在漫长的、并不轻松的道路上坚持到底。每一个小我,都是人类前行的力量。在这个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每一个小我,都是一台推动我们的星球、我们的家园向好、向上的行星发动机。<br></div> &nbsp; &nbsp; &nbsp; 亲爱的同学们,我对大家的<b>第三个要求,就是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步。</b>你要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绝不因为疫情影响每一堂课,绝不降低学习质量,保证本学期能够高质量的毕业、结业。努力做好自己的事,完成你的历史使命,去攀登属于你的陡峭的山峰,去迎接属于你的未来挑战。 &nbsp; &nbsp; &nbsp; 我相信,有学校、班级周密科学的教学安排、学习计划,有勤勉敬业的老师,一定要再加上你的自律、自觉,你就会经受住磨练,战胜了困难,成为理想中那个更好的自己。 &nbsp; &nbsp; &nbsp; <b>最后一个要求,也是我在这里要着重强调的,就是请大家务必谨守防控防疫要求:少出门、不聚集,勤洗手、戴口罩。</b> &nbsp; &nbsp; &nbsp; 这些话你们已经听了很多遍,但是,为了防止长时间紧绷后的一时懈怠和侥幸心理,还是请你继续高度重视。因为,在健康与安全关切上,任何小心谨慎都不为过。<div><br>&nbsp; &nbsp; &nbsp; 正如前天,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说:你在家里不是隔离,是在战斗!现在开始,我们每一位都是战士,闷两个星期,要把病毒“闷”死!非常时期,承担一些义务、“让渡”一些自由,这是我们应有的担当。</div><div><br>&nbsp; &nbsp; &nbsp; 应对疫情是一场团队作战。医护人员以专业技术为武器,而我们的职责就是,照顾好自己,与身边人彼此关怀、互相支持。同时,要保持乐观、积极。这是一种理性认知和情感高度协调的表现,这种协调的状态,能帮助身体的其他系统有条不紊、安安心心地运转。</div><div><br>&nbsp; &nbsp; &nbsp; 在当下,我们可能有一种为疫情发展而焦虑,为自己和身边人忧心的压力状态,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可能容易出现矛盾冲突。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让内心的不安给我们心理和行为上带来影响,要避免无意中伤害到最亲近的家人。多一些温暖的情感交流,真实地表达出内心的脆弱等感受,这些都可以拉近心与心的距离,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毕竟,大家都健健康康,才是我们最真心的愿望。<br></div><div><br></div><div>&nbsp; &nbsp; &nbsp; 希望各位同学继续密切关注身体状况,按照学校要求,每天及时向班主任老师上报健康情况。按照各科老师的指导和要求,认真有效地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注意劳逸结合,做到生活规律,坚持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的心身状态。<br></div> &nbsp; &nbsp; &nbsp; <b>同学们,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人向前走,困难才会后退。‬‬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度非常时期!‬‬‬‬‬‬‬‬‬‬‬‬‬‬</b><br><br><div><b>&nbsp; &nbsp; &nbsp; 最后,再次祝大家身体康健!一切安顺!‬‬待到春暖花开,我们繁花与共。待到战“疫”胜利,我们在校园相聚!</b></div><div><b><br>&nbsp; &nbsp; &nbsp; 谢谢同学们!</b></div><div><b><br></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