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如何做好自我和孩子的心理防护

羽恬

<h3>  2020年的开年之初,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从武汉爆发,而后席卷了全国。由于这种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于是很容易地在人群中引起了强烈的紧张情绪,药店超市的各种口罩、消毒液都成为了紧俏商品,大家的朋友圈也在被“新型冠状病毒”六个字不断刷屏。不管身处在这场疫情风暴中的哪个位置,似乎人们都感受到了由疫情严峻性带来的心理压力。面对疫情,我们产生的焦虑和恐慌等负面情绪都是很正常的,这是人体很自然的“应激”反应,但是,长时间的恐惧和焦虑则会损害免疫功能,从而诱发疾病。因此,平和的积极心态才能有助健康,理性地对待困境才能共渡难关!</h3> <h3> 第一部分</h3><h3>疫情之下,作为成人,我们应该怎么面对?</h3> <h3>一、平和心态助健康 理性应对渡难关</h3> <h3>  面对疫情,普通民众大多会出现如下心态和行为:恐慌、不敢出门、盲目消毒、失望、恐惧和易怒。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对于疫情的主流情绪是较为强烈的担忧、恐惧和愤怒。<br></h3> <h3>  如果我们有如上情绪反应说明我们的身体正处于“应激”的状态,我们的内在生理机能被激发——如分泌“肾上腺素”来积极应对当前的危机。因此,这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的反应和自我保护的模式,在适度“应激”的模式下我们会自觉采取防护措施,例如购买和使用口罩,避免不必要的外出,不去高危的场所,积极获取相关医疗信息等。</h3> <h3>  但是,如果担忧、恐惧等消极情绪持续发展则会造成免疫和内分泌功能的损害,直接导致免疫力下降,引发疾病。而抗击新型病毒感染,人的自身免疫能力是最重要的。此外,愤怒和恐惧的情绪会让人做出不理性的应对行为,例如对患者和疑似病人的歧视,甚至是对来自疫情较重地区人群的社会排斥和污名化。</h3> <h3>  那我们该如何调试自己的心态呢?</h3><h3>(一)合理控制疫情信息的接受量,降低对消极情绪的易感性。</h3><h3> 为适应环境,我们人类天生对危险非常敏感。当前疫情的发展情况在互联网上爆炸式蔓延,此类信息迫使我们想要时刻关注,这会让我们陷入“越关注越紧张,越紧张越关注”的恶性循环中。过度沉浸在与疫情有关的负面信息流中,会加重担忧恐惧等消极情绪,同时,还会降低认知功能,失去客观理性的辨识力,容易被谣言所蛊惑。</h3> <h3>  因此,为了避免信息超载带来的焦虑感,我们尽量控制自己每天接收有关信息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特别是在睡前不宜过分关注相关信息,不道听途说,选择权威渠道,做信息的主动搜集者而非被动接受者。</h3> <h3>(二)主动关注积极信息,缓解消极情绪。</h3><h3> 主动关注积极的信息,能够促进面对疫情的平和心态。医学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都表明,良好的心理状态能提高我们抵抗病毒侵袭的免疫力。因此,不夸张地说,“平和的心态就是一种免疫力!”为此,在危机面前,我们更要关注积极!</h3><h3> 主动关注疫情相关的积极信息,我们可以关注疫苗的研制进度,我们可以关注不断增加的治愈人数,我们可以关注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抗击病毒的感人事迹,我们可以关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振奋人心的报道,我们更可以关注那些温暖的助人小故事。</h3> <h3>  主动关注家庭相关的积极信息。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关于自我的故事,关于成长的故事,关于抵抗挫折的故事,关于应对灾难的故事等等。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分享这些能带给我们正能量的故事,会让我们沉浸在感动和喜悦中,获得掌控感,从而降低消极情绪,提升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h3> <h3>(三)寻求社会支持,共筑积极情绪的人际防护网。</h3><h3> 社会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社会支持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提升主观幸福感,提高寿命。为此,在危机面前,我们要重视与朋友和家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帮助我们平和理性地面对危机。</h3><h3> 我们在家里,要一起谈心做事,增加亲近感。不要自己拿着手机独自打发时间,“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这会让你,也会让你的家人更加寂寞!因此,要“一起做事”!一家人要一起说说话,一起玩游戏,一起看电视剧,一起进厨房,真切体感受到家的温暖。</h3> <h3>  对于朋友,我们虽不能见面聊天,但是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视频聊天、微信聊天。平时忙于工作没有时间联络的亲朋好友,没有时间静下来听听彼此的心声,现在都可以有机会进行联络。在聊天的过程中,一些消极的担忧情绪就会得到释放。彼此支持,共筑积极情绪的人际防护网。</h3> <h3>二、认识自己 调整心态 战胜疫情</h3> <h3>(一)不要过量关注疫情</h3><h3> 不要过量关注疫情,以免造成替代性创伤。替代性创伤是指通过看、听、读新闻报道或与人讨论创伤性事件等方式造成间接暴露于该事件,进而产生与亲身经历灾难相似的心理反应。我们需要关注疫情,但是过度关注,反而会给自己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h3> <h3>(二)学会辨别和过滤信息</h3><h3> 学会辨别和过滤信息。现在自媒体时代,各种消息满天飞,标题党到处都是,这类信息的真实性有限,建议大家仔细辨别。新闻专业人士具有较好的辨别真假消息的能力,他们的经验之一是:只看权威媒体。权威媒体可能不能报道所有事实,但至少不会报道假消息和错误消息。</h3> <h3>(三)试着用好奇心取代不理解</h3><h3> 试着用好奇心取代不理解。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感到不可理喻的事,进而引发愤怒的情绪。这时,别人会劝你换位思考。这个建议天天听,但其实很难做到,因为位子不会真的换,靠想象只能基于已有经验。如果不能理解时,试着先不去评判对错,而是用好奇的心态去探究,当好奇心起来时,负性情绪会减弱。</h3> <h3>(四)允许适当的情绪波动</h3><h3> 允许适当的情绪波动。“新型冠状病毒”的扩散不可避免地会让人焦虑、担心,甚至害怕,各种应激事件的发生也许会让你愤怒,家里老人的不重视也许让你无奈又气愤,这些都是正常的情绪。负面情绪有它的积极意义,比如焦虑会让我们更重视一件事,适当的焦虑还能提高做事效率。</h3> <h3>(五)多和家人朋友交流和互动</h3><h3> 多和家人朋友交流和互动。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必要保障,也是困难时期的重要支持。有人说,如果灾难来了大家一起受灾也不会觉得孤单,这其实也是苦中作乐的真实写照。</h3> <h3>(六)试着觉察自己当下的心理</h3><h3>试着觉察自己当下的心理。在这个特殊时期,过多地关注未来,会增加自己的焦虑和恐慌。因此,关注当下,做好自己当前的事情,让自己充实起来,才能带来真正的平静,祥和,满足。</h3> <h3>(七)学会放松自己</h3><h3> 学会放松自己。试着用正念或冥想的方法放松自己,有助于缓解焦虑和恐慌。具体做法是,闭上眼睛,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然后让呼吸慢慢变深变缓,也可以在此过程数呼吸的次数,以20次为一个阶段,每天坚持10-20分钟就会有益身心。</h3> <h3>(八)试着接纳不确定状态</h3><h3> 试着接纳不确定状态。人类对不确定状态有种天然的恐惧感,人类文明的进步也是不断将不确定变为确定的过程。当我们面对新出现的疫情时,不确定状态肯定会存在一段时间,相信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也试着告诉自己,当下的不确定状态是正常的,我们正处在通往确定性的路上。</h3> <h3>(九)认识自己</h3><h3> 认识自己,关注自己人格特征的影响。认识自己本身就能增加幸福感和对生活的掌控力。平时情绪就不稳定的人,在遭遇负性事件时会加剧自己本来就糟糕的心情。试着去辨别:自己负面情绪是由本来就不好的心态造成的,还是当前的疫情信息的冲击导致的。</h3> <h3> 第二部分</h3><h3>疫情之下,家长如何对孩子做好心理防护?</h3> <h3>  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是危机事件中产生心理应激反应的易感人群。无论孩子年龄大小,在经历应激事件后都会产生不安等消极情绪。当经历重大应激事件时,一些孩子会马上反应,另一些孩子可能会在很久之后才会表现出来。孩子对应激事件如何反应取决于他们的年龄,以往的经验和应对压力的典型方式。面对此次疫情,对孩子的心理防护应当引起重视。家长作为孩子健康成长的保护者,更应及时采取措施稳定在特殊时期时孩子的身心发展。<br></h3> <h3>一、家长要尽量做到</h3><h3> 1.保持情绪的稳定和积极的信念。</h3><h3> 孩子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他们从周围的成人身上看到的样子。当家长镇定地、自信地应对灾难时,可以给儿童提供最好的支持。而且,家长应当给孩子示范面对疫情的正确应对方式,帮助儿童树立乐观、希望、战胜困难的信心。</h3> <h3>2.维持正常的生活作息。</h3><h3>“疫情”的不期而至,可能会打乱原本的假期计划。但是要根据情势的发展调整计划,维持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尤其是对年幼儿童而言,稳定规律的生活有助于维护孩子的安全感。建议家长将“无处释放”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地花费在亲子活动中,通过游戏的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这将会给孩子带来额外的美好体验。</h3> <h3>3.合理地解释疫情相关的知识。</h3><h3> 在分享信息或者回答孩子关于“疫情”的疑问时,要用孩子可以听得懂的方式来讲解必要的信息,利用一些绘本资源等帮助孩子理解。在描述和解释相关的知识和现象时要注意传递积极乐观的信念,告知孩子我们已经为防疫所做的努力,并对此充满信心。</h3> <h3>4.帮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h3><h3> 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反应。当孩子出现一些对疫情的紧张、对他人的同情、对生活计划被打破的不满等情绪时,对于年幼儿童来说,可以利用游戏、绘画等帮助孩子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对于年龄稍长的儿童来说,可以引导孩子掌握一些调适不良情绪的方法和技巧。无论在什么时候,倾听孩子的表达都是一种有效的支持方式。</h3> <h3>二、家长避免做出</h3><h3>1.恐慌混乱</h3><h3> 家长焦虑、恐慌的情绪会传递给孩子。甚至有的时候 ,家长不经意地表现出来的担忧也会增加孩子原本没有的焦虑和担忧。因此,家长要避免出现无序、无助的混乱行为。</h3> <h3>2.信息过载</h3><h3> 对于儿童而言,同样存在信息过载的风险。当家长在孩子面前持续观看收听疫情的相关报道、不断谈论疫情的负面消息时,孩子可能被动地接受了超过其认知和情绪承受力的信息,产生不必要的心理负担。</h3> <h3>3.刻意隐瞒</h3><h3> 有的家长可能会担心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对孩子提出的疑问完全避而不答。孩子已经观察到生活的异常,却不能获得相应的解释,这会让他们更加困惑,而且家长的“遮掩”也会让他们不安。</h3> <h3>4.责备或迁怒</h3><h3> 孩子在面临突发的应激事件可能会有多种反应,有时会表现出紧张、害怕、难过等家长容易理解的情绪,有时则会表现出黏人、易怒、烦躁等看似无关的情绪反应。家长要给予孩子更多的耐心,不要随意责备。另外,家长要注意体察自己的不良情绪,避免迁怒于孩子。</h3> <h3> 第三部分</h3><h3>疫情之下,日常家居我们怎么做?</h3><h3>一、日常居家做些什么可以减少感染风险呢?</h3><h3>(1)保持正常饮食与作息,营养均衡,多喝水。</h3><h3>(2)适当进行身体锻炼。</h3><h3>(3)培养良好卫生习惯,保持室内通风、保暖。</h3><h3>(4)做好自我防护,学习自我检测,发现身体不适及时就医。</h3><h3>(5)规律作息,不熬夜。</h3> <h3>二、哪些居家活动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焦虑呢?</h3><h3>香薰:很多精油都有放松,舒缓情绪的作用。比如薰衣草精油中的乙酸沉香酯能安抚神经系统,降低肾上腺素,抗焦虑,减轻压力,对失眠也有帮助。</h3> <h3>音乐:舒缓的音乐可以让身体和情绪放松,提高我们的积极情绪,避免因神经紧张失调而导致慢性疾病的产生。</h3> <h3>整理房间:不妨趁这个时间,给自己的房间来个大清理。这会促使大脑释放多巴胺,让我们快乐起来。</h3><h3>唱歌:不仅能让人心情愉快,而且还能增强身体的免疫能力,增加肺活量,提高呼吸功能。</h3><h3>泡澡:泡澡的过程中大脑内的β-内啡肽分泌明显增多,可以舒缓疲劳,放松身心,让人心情愉悦。</h3><h3>除此之外,书法、阅读、养花草、绘画,都可以让人安静的与自己在一起,放松身心,不被外界所扰乱。</h3> <h3>三、在家自我隔离,社交关系也会“被隔离”吗?</h3><h3> 虽然我们不得不减少外出和聚会,尽量在家自我隔离,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也要“被隔离”。我们可以用电话、短信、微信或视频方式加强与亲友的交流。尽可能找谈得来的人交流,找能谈私人话题的人交流。与人交流即是释放,是最有效的舒缓情绪方式,也是最重要的维持情感联结方式。</h3> <h3>四、居家期间,我可以和家人一起做些什么?</h3><h3>不能出门,正好给了我们与家人增进沟通、加强情感联结的机会,不妨趁这个时期:</h3><h3>(1)陪伴父母,一起聊天、做家务,学习新型肺炎应对方式。</h3><h3>(2)陪伴孩子,一起学习、做功课、做亲子游戏(如做手工、亲子阅读、看电影等),关心孩子健康,教会孩子应对新型肺炎的方式。</h3><h3>(3)若家人出现疑是症状,不慌张,不歧视,在做好自我保护的前提下,照顾家人,给予家人信心和安慰。</h3> <h3> 第四部分</h3><h3>疫情时期,为大家推荐10部电影,来缓解我们的恐慌,度过在家难得的时光。</h3> <h3>第一部:纪录片《中国通史》</h3><h3>如果想要对中国历史的认识有一个全面的、较为客观的理解,这部纪录片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它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权威机构监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亲自撰稿,并有与之匹配的一套书籍。自从有了《中国通史》之后,北京好多初中名校都会把它当成假期的历史作业,要求学生看。</h3> <h3>这个纪录片可以通过《学习强国》平台观看,或者百度视频观看。</h3> <h3>第二部:纪录片《追寻宋金时代的别样生活》 让我们抛开沉重的历史,让这部《追寻宋金时代的别样生活》为我们再造那个繁华的宋朝社会,走进宋朝市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看看它的城市规划、发达的经济、文化娱乐等等。</h3> <h3>  短短四集,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看看宋朝人是怎么生活的:原来一日三餐是从宋朝人开始的;宋朝人和现代人一样,有着丰富的夜生活;宋朝的皇帝时时叮嘱、鼓励大臣们要学会理财;宋朝人的生活十分有品质,尤其爱洗澡……看过这部纪录片,你一定也会感叹自己还不如宋朝人懂得生活。</h3> <h3>第三部:电影《危楼愚夫》</h3><h3>对于英雄,最好的纪念不是歌颂与勋章,而是你从今以后,再也不放弃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无愧于英雄为我们做过的一切。</h3><h3>推荐这部影片来致敬刚刚去世的抗疫英雄李文亮医生。</h3> <h3>第四部:印度电影《最初的梦想》</h3><h3>2019年,一部直击印度高考的电影《最初的梦想》,带着更现实、深刻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全神贯注的关注着胜败输赢,我们都忘记了怎么样过好人生,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生活本身。</h3> <h3>第五部:《寻梦环游记》</h3><h3>一直以为爱的反义词是不爱,直到现在我们才明白,爱的反义词是遗忘。</h3> <h3>第六部:《怦然心动》</h3><h3>我们每个人行走在大千世界里,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历经林林总总的事,都在短暂的一生里寻找属于自己的定位和归宿。而某个人,或许是你一向在焦灼等待的那个人,总有一天会不经意地出现,令你怦然心动,如同彩虹一般,绚丽你的整个人生。</h3> <h3>第七部:《海上钢琴师》</h3><h3></h3><h3><h3>讲述了一个被命名为“1900”的弃婴在一艘远洋客轮上与钢琴结缘,成为钢琴大师的传奇故事。这是一部童话般美好的电影,音乐、海浪、友情和故事,共同编织了一首最美的人生交响乐。</h3></h3><h3>&nbsp;</h3><h3>&nbsp;</h3> <h3>第八部:《追梦赤子心》</h3><h3></h3><h3>该片讲述了身材瘦小的鲁迪通过不懈努力,进入梦想中的圣母大学橄榄球队,并最终由替补变为正选队员的故事,非常励志、令人感动的影片。</h3> <h3>第九部:《绿皮书》</h3><h3></h3><h3>作为一个喜剧,用戏剧性的结局冲突为观众们带来了不少笑点,更用人们心中真挚的温暖传递出爱的喜悦与力量。这种温暖不来自于高雅的礼仪,不来自于粗俗的生活方式,而来自于真诚的关怀,内心的柔软。</h3> <h3>第十部:电影《真爱至上》</h3><h3>这是一个短篇故事集,影片讲述九个各自独立发展但是又相互牵连的爱情故事,不同的爱情以不同的方式降临在不同的人头上,九个爱情故事当中多数不是圆满的爱情童话,而这些不圆满最打动人心。影片浪漫、温暖,如果你用心去看,你会发现真爱无处不在。</h3> <h3>  最后,让我们心存希望,凭借智慧与勇气适应当下的生活。我们坚信有2003年战胜非典的经验,有全体医护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有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h3><h3> 待疫情过后,我们的天空依然湛蓝,空气依然清新,我们的生活依然灿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