讷河市中医医院疫情防控前沿(三) 救护车组写实

水~~~

<h3> 2020年因为这场疫情,注定变得不寻常。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讷河市中医医院救护车组更加忙碌,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出发。逄书伟就是其中一员,转业军人,2017年入党,办公室职员,医院缺人手他还一直兼职救护车司机。<br></h3> <h3>  疫情初起,逄书伟主动向党组织递交了请战书,“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义无反顾的投身于防控工作中,担任起疫情应急运输任务。不仅要运送发热病人和疑似病人到定点医院,还要承担着把密切患者接触者运送到集中医学观察地点的工作任务。为了不耽搁疫情命令,他每天宿于单位,24小时待命。不定时的转运时间,让他常常吃不上饭,实在坚持不住,只能在待命时,用短暂的时间啃个面包,吃碗泡面。<br></h3> <h3>  病毒肆虐,传播之快,使人望而生畏,避而远之,逄书伟却始终坚持:“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别人可以选择回避,我绝不能!”每当接到上级安排的转运任务时,他都是迅速准备相关用品,并根据患者的情况穿上防护用具,立即出发,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用最短的时间将病人转运至指定地点。转运工作有时凌晨开始,清晨结束,但每次转运后无论身体多么疲惫,仍然不忘掉任何一个环节,给救护车消毒、按程序脱掉防护服,这样不仅确保救护车下次使用,也有效切断了病毒传播途径。能够做到这一点,源于他为了确保身边人的安全,曾无数次地进行防护服的穿脱训练。<br></h3> <h3> 为防止交叉感染,一辆车一次只能转运1个人,转运压力非常大。元宵节,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日子,他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把20名密切接触者从不同地点的家中转运到宾馆,凌晨2点多才完成全部转运任务。脱下防护服,全身早已浸透汗水。<br></h3> <h3> 自1月21日以来他已经连续十几天没能睡上一个好觉。白天上班、晚上待命,要不分昼夜随时准备出发。疑似病人的转运就是和疫情赛跑,和时间赛跑,如果可以早一点隔离,就是为一线的救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每次看到他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看到汗水湿透衣背,都有一种揪心的感动,但他的眼神中却写着坚定,无私。想孩子了,他只能克制自己回家的念头,他在朋友圈里鼓励自己:总有云开,日出时候;万丈阳光,照耀你我。曾在偶尔空闲时问过他,这么拼,什么感受?他说,没啥感觉,就是工作。不说临危受命,不说勇往直前,在荣誉面前他选择了默默奉献。<br></h3> <h3>  国家危急,人民遇险的特殊时刻,总有像逄书伟这样的一群人选择站在最前列、冲在第一线,这是使命使然,也是性命相托。舍小家,顾大家,与时间赛跑,与疫情赛跑,这让他每次出征的背影,都成为一道最美的风景线......<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