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协力 科学防疫——开江县西城小学学生居家美术创意课程(四)

翰墨飘香

<h3><font color="#ed2308"><b>名画欣赏1《清明上河图》</b></font></h3> <h3>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h3><h3> 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 ,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h3><h3> 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h3><h3>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状况,主要是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h3><h3> 清明上河是当时的民间风俗,人们藉以参加商贸活动。全图大致分为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场景、城内街市三部分。</h3><h3> 关于《清明上河图》中画有的人数,说法不一,常见的有500余人说(白寿彝《中国通史》) 815人说(汤友常数米法)、1695人说(齐藤谦《拙堂文话·卷八》),此外各种牲畜六十多匹,木船二十多只,房屋楼阁三十多栋,推车乘轿也有二十多件,各种说法较为一致。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历代古画中所罕见。各色人物从事的各种活动,不仅衣着不同,神情气质也各异而且穿插安排着各种活动,其间充满着戏剧性的情节冲突,令观者看罢,饶有无穷回味。</h3> <h3>  同学们,你们欣赏了《清明上河图》有什么想说的吗?可以把它写下来。</h3> <h3><font color="#ed2308"><b>名画欣赏2《星空》</b></font></h3> <h3>《星空》局部</h3> <h3>  梵高,善于使用强烈对比的色调,扭曲变化的造型和线条来表现自己眼中的世界,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美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惊叹和共享。从他的画作里面人类能够看到自己被压抑已久的东西,能看到另一种方式的美丽,或者我们可以认为那是美丽背后的对立面,也会带给人一种享受。他的作品很多,也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相信印象最深的便是他的《星空》。</h3><h3> 1889年梵高的精神状况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人们不认为这是一种疾病,更像是一个艺术家在创作到了一定程度之后达到的一种刹不住车的痴狂状态。在与高更的争吵过后,他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耳朵送给了妓女,就因为这样不着常人的举动使得他在精神病院里面一住就是八年,这期间的压抑的状态和环境使他有着足够的勇气和能力去用色彩去发泄,创作了很多作品,而其中最为我们熟知的就是《星空》。</h3><h3> 天空与大地被紧凑的粗线条所清晰的勾勒出来,深沉和凝重的底色色调给人带来的是一种恐惧、压抑甚至是悲剧的感觉。天空和大地就像是黑夜中掩面哭泣的人,充满了很多无奈,但是并非没有抗争。旁边那种高耸起来的柏树,深深的刺入天空的黑暗当中,感觉就如同人伸出的唯一的手臂想要去做最后的努力和抗争,撕裂着覆盖在脸上和身上让人窒息的束缚。尽管那被描绘成波浪状的夜空和月亮给人一种眩晕的感觉,但是从心里在看到这一切的时候,他们似乎能从这眩晕中把握住那岿然不动的心境,就像是迷幻中时隐时现的希望,感觉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舒服。尽管整个画面的构图和色彩都在运动和变化中,但是这样的变化并非是没有目的性,没有方向的,这种扭曲和四处碰撞是带着一种向上的挣扎着。黄色和黑色的色彩对比,小镇上短线与夜空中长线的线条对比,棱角分明的小镇和涡旋状夜空构图上的对比,这一切带给我们的感觉唯有震撼了。让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激情在压抑之后肆无忌惮的放任和表达。</h3><h3> 梵高受到浮世绘的影响颇深,比如《星空》中星空的漩涡状,和葛饰北斋大师的著名浮世绘画作富岳三十六景之一的《神奈川冲浪》有很多相似之处。</h3> <h3>  同学们欣赏了梵高的《星空》有什么感受?别忘了用笔记录下来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