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各位小朋友们新年好!在前面的微课程中,小朋友们已经十分了解这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了,只是还不清楚,为什么这个病毒有如此大的威力,能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就造成那么多人感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病毒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染的吧。</h3> <h3> 一、飞沫传播,即空气飞沫传播,是空气传播的一种方式。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谈话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流脑、猩红热、百日咳、流感、麻疹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飞沫传播有以下传播方式:
1. 经飞沫传播(droplet transmission)含有大量病原体的飞沫在病人呼气、喷嚏、咳嗽时经口鼻排入环境,大的飞沫迅速降落到地面,小的飞沫在空气中短暂停留,局限于传染源周围。因此,经飞沫传播只能累及传染源周围的密切接触者。
此种传播在一些拥挤的公共场所如车站、学校、临时工棚、监狱等较易发生。对环境抵抗力较弱的流感病毒、脑膜炎双球菌、百日咳杆菌等常经此方式传播。
2. 经飞沫核传播(droplet nucleus transmission)飞沫核是飞沫在空气中失去水分后由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所组成。飞沫核可以气溶胶的形式漂流到远处,在空气中存留的时间较长,一些耐干燥的病原体如白喉杆菌、结核杆菌等可以此方式传播。
3. 经尘埃传播(dust transmission)含有病原体的较大的飞沫或分泌物落在地面,干燥后形成尘埃,易感者吸入后即可感染。凡对外界抵抗力较强的病原体,如结核杆菌和炭疽杆菌芽孢,均可以此种方式传播。
因为飞沫传染是此次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藉由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时,喷出温暖而潮湿之液滴,病原附着其上,随空气扰动飘散短时间、短距离地在风中漂浮,由下一位宿主因呼吸、张口或偶然碰触到眼睛表面时黏附,造成新的宿主受到感染。所以小朋友们,戴口罩是阻断飞沫传播的最好方式,出门后,一定要乖乖戴口罩啊。<br></h3> <h3> 二、接触传播,指病原体通过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直接接触传播指病原体从传染源直接传播至易感者合适的侵入门户,间接接触传播指间接接触了被污染的物品所造成的传播。
接触传播也分以下两类:
1.直接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指病原体从传染源直接传播至易感者合适的侵入门户。有人提出此类传播不仅包括接吻和性交,也包括经飞沫传播。特指的直接接触是性传播的疾病。除传统的性病(梅毒、淋病、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软下疳、腹股沟肉芽肿)外,现已公认的其他性传播疾病包括沙眼衣原体、阴道毛滴虫和单纯疱疹病毒I型和Ⅱ型等引起的感染,艾滋病也属于此类。
2.间接接触传播
间接接触传播指间接接触了被污染的物品所造成的传播。如手及日常生活用品(床上用品、玩具、食具、衣物等)被传染源的排泄物或分泌物污染后,可起到传播病原体的作用,此类传播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许多肠道传染病、体表传染病和某些人兽共患病均可经此途径传播。如肝炎。
间接接触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①病例一般呈散发,可在家庭或同住者之间传播,呈现家庭续发率高;
②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和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发病较多;
③流行过程缓慢,全年均可发生病例,无明显季节性高峰;
④加强传染源管理,严格消毒制度,注意个人卫生,可以减少此类传播。
</h3><h3> 而新型冠状病毒,也被证实可通过接触传播感染。所以小朋友们,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洗手,同时在外面也要注意,不要用自己的手揉眼睛,摸鼻子和嘴唇,这样病毒就对你没办法啦。</h3> <h3> 三、气溶胶传播
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h3><h3> 关于气溶胶
要想知道什么是气溶胶传播,首先要搞清什么是“气溶胶”。
气溶胶(aerosol)是固态或液态微粒悬浮在气体介质中的分散体系。广义地讲,气溶胶是胶体的一种。气溶胶的粒子直径在 0.0001~100μm 之间。其液态粒子称为雾,小于 1μm的粒子称尘。自然界中,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中微粒无处不在,构成一个宏大的“气溶胶世界”。
气溶胶根据大小的不同可以分为飘尘和降尘。降尘(粒径大于等于10μm)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能够很快沉降下来。而飘尘则可在大气中长期漂浮,因此它对人的健康影响最大。由于粒径小于10微米的飘尘容易被人体所吸入和吸收,所以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IPM (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er)。
看一看专家关于气溶胶有什么说法吧:<br></h3> <h3> (一)、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生物气溶胶研究专家要茂盛: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指出:“在附近没有近距离患者飞沫时,健康人感染的几率比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都低。”<br></h3><h3> (二)、四川大学社会科学院教授李后强撰文表示,由于气溶胶颗粒比较大,一般大于10微米,50微米以上的最多,因此一般医用口罩(或者防范雾霾的口罩)可以阻拦这种粒子。特别小的气溶胶粒子(半径小于0.1微米),重量轻,主要分布在高空(来自土壤的靠近地面),随风飘走了,人呼吸到的可能性不大。另外,气溶胶质点比表面能很大,又有电荷,病毒很容易被破坏,存活度不高。</h3><h3> (三)、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教授黄忠伟,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指出:</h3><h3> 在良好的通风条件下,气溶胶中的病毒浓度将会迅速降到很低水平,感染的可能性也会降低。如果在公共场合,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要远一些,戴口罩是非常有必要的。我认为公众不用太恐慌,事实上空气中本身就有一些病毒,一般对人体没有太大危害,影响不到我们的健康。</h3><h3> (四)、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气溶胶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气溶胶学会秘书长曹军骥接受科学网采访时表示,气溶胶是人日常说话、大笑、唱歌等过程中排出的液滴,呼吸、咳嗽、打喷嚏和大小均会产生液滴。其粒径一般0.1毫米及以下,呼出人体后很快(1秒甚至几十毫秒内)蒸发,形成飞沫核(粒径几微米),且飞沫核长期悬浮在空气中并随空气迁移,其传播距离可达数百米甚至更远,增加了无接触传播的风险。</h3><h3> (五)、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阚海东称,气溶胶大多数情况下是近距离传播,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气溶胶都是有传播源头的,而一旦距离远了,气溶胶浓度是呈现指数级下降,通过敏感的监测可以测出,但是否能够达到感染的病毒载量,目前的案例非常少。</h3><h3> 他同时表示,其实关键还是在密闭的室内戴好口罩,做好防护,在室外不要聚集,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并且每个人都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都做好防备。</h3><h3> (六)、浙大二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丁礼仁医生帮大家划重点:通风不好、密闭、大量、短时间——</h3><h3> 虽然潜在的气溶胶传播途径存在,但通过消毒和通风措施可以有效防控。</h3><h3>“如果病毒携带者在通风不好的密闭空间里留下了大量的病毒,短时间内仍然停留在空气中,之后进入空间的人就可能被空气中停留的病毒感染。”</h3><h3> 1.对于普通人而言,在非医院环境、人群密度不高,通风良好的地方,病毒气溶胶的密度很低,尤其是没有出现过聚集性疫情的地方,不必过于担心气溶胶传染问题,室外就更不必害怕了;</h3><h3> 2.病毒在气溶胶的生存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说麻疹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停留在空气中两个小时左右,目前还没有发现更久的,新冠病毒的时效性目前虽然尚不明确,但它绝不可能一直停留;</h3><h3> 3.因此,公共场所尽量不要去,尤其是电梯、厕所、地铁等长期不通风的场所,去的话必须做好最后一步气溶胶传播阻断工作——防护措施:戴口罩(普通的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一般人不需要佩戴N95口罩。对于普通人而言,医用外科口罩即可,如长时间佩戴,则需要2-4小时左右更换一次。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许多人在网上或从其他途径购买口罩(含N95口罩),请特别注意型号是否为医用,不符合标准或非医用的口罩,无法起到有效防护作用的。</h3> <h3> 现在,小朋友们也了解这个病毒是通过什么方法来传染这么多人了。只要大家一起小心防范,不让病毒把它的能力发挥出来,相信病毒很快就会被消灭。到时候,各位小朋友们可以在一起快乐玩耍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