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代苏沪餐桌饮食录一一春之年糕

原创私菜钱胜贤

<h3>假如你穿越到三十年代上海的石库门小巷,总会听见一种好听的说话声音,那一定是旅居此处的苏州宁(人).。这苏州话就像每年新春,他们客厅的餐桌上糖年糕,甜答答,软答答,糯答答。不管是听话还是吃年糕,都会非常的受用,就像一幅大千水墨永远地停留在你的脑海中。</h3><h3> 在苏式年糕中,最有特色的当数一一猪油糕。记得热播《舌尖上的中国》也有介绍,早在清代便是吴中佳制,至少有数百年历史了。做法如同苏州话,即端庄有韵(食材考究丰富),又绵软有调(不同其它地区糯米糕,也又叫糍粑的,需要用力"冲"。猪油糕只需将细粉拌匀,上笼蒸便可以了)。</h3> <h3>其实在上海三十年代的石库门里,除了苏州的糖年糕,宁波的水磨年糕,我们老家无锡的大米年糕及更南方或西部各式米糕(糍粑),就数苏州的猪油糕最讲究。并且之外的上海苏式年糕也品种繁多,有桂花的,玫瑰的,薄荷的,红糖的,乌枣(蜜枣、红枣)的,百果蜜棧的等。</h3><h3> 今天乘新年里,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曾过年必吃的猪油糕做法,想借此希望能有机会重上石库门的餐桌,让80之后的上海人有福品尝。<br></h3> <h3>首先要将8:2的糯米和粳米分别洗淨泡上二小时以上。我母亲常常会隔夜泡好,一早便用石磨开始分别磨成细白的水粉。然后让它们沉淀,等待下一步用细布滤去水份,静静地吊在支起的竹杆上沥去更多的水。此时最怕的是粉会发酸,所以不可泡水太久,尤其温度高时,要及早将沥净水的粉捏碎摊在席上,放到阳光下晾晒。干后的粉揉成细末就可以备用,当初担心阴雨天变酸的情绪随粉的香气化开去了。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商业化的操作,极大地方便了大家。走进集贸市场或超市,很容易就可以买到上好的水磨糯米粉和大米粉(粘米粉),但却永远无法做出那种当年的味。</h3> <h3>准备猪油,一定是优选身厚色白的板油,去除筋膜切成小方块,.切莫用猪肥膘来代替。糖粉或白砂糖,不用做糖年糕的赤砂糖或什锦蜜糕的蜜糖。糖桂花,也可用优质干的丹桂或金桂花。做玫瑰猪油糕可准备玫瑰花酱,做薄荷味的则可取一碗薄荷汁。</h3><h3> 当然也少不了这些配角。蜜汁青梅数枚,去壳去皮核桃肉,松仁,瓜仁。估计现在许多潮厨会加一些潮货,如杏仁片,橄榄仁,说不定会放上几枚椰枣等。本人以为一切皆随心,事物更美好。</h3> <h3>用干净不锈钢小锅熬点糖水,够将8:2糯米粉:粳米粉拌成疏松状即可。切莫用力过猛(这是我师父教菜时常用的词,表示做事讲分寸),也不可按压。</h3><h3> 取一蒸笼,垫上细布(笼布)。现在许多厨房都不备了,往往用笼纸取代,也未必不可,只是效果不是太好。将粉轻轻铺满,用筷子"出"几个眼,移至蒸锅,密封锅沿,蒸二十分钟至熟。如果笼大粉厚则需根据实际情形增加用时。</h3><h3> 下面便是猪油糕的关键点了。蒸熟的米粉快速倒入盘内,用力按压,分成小块。每块内一层一层放上用糖腌的板油,最上面再放桂花糖板油,及干果其它。乘热用布罩上自然冷却,吃时再加热蒸一下,味道香甜软糯,一定让甜品控意犹未尽。</h3> <h3>放在笼内整个的什锦猪油糕。</h3> <h3>难能珍贵的九十年代师父和编外(师父称老行业圈的徒弟为编内)徒弟们的照片,由师弟吴雷提供。</h3><h3> .其中还有年糕的多种烹饪食用的方法,如煮糖年糕,菜汤肉丝(鸡丝)年糕,宁波雪里红年糕,如今最普遍的荠菜肉丝炒年糕。用的当然不一定是猪油糕或糖年糕,还有纯糯米糕。</h3> <h3>三十年代上海餐桌苏沪春季点心有很多,简单叙述一下。蒸百果馅元宵(热猪油夹沙馅元宵),春薄饼(用罗卜丝叫罗卜丝春饼,香椿头春饼,韭菜春饼最讨喜),糯米藕(当时有用可可粉来煮藕,更有用加仑添加在糯米中酿的,现在已经很少人知道了。当年进香之后,有人最想念的可能就是这节焐热的糯米藕了。也是亲朋间来往时最佳礼物),百果羹(原料无非是荔枝,桂圆,莲心,红枣,赤豆,桂花,糖),丫头羹(来上海的宁波大人家僱的女佣,习俗一定会在正月十四做此羹,以取主人家欢心。用料与百果羹相似,多加一味杏仁霜),以及蒸黄实羹、煮杏酪羹、汆玉兰片。吃喜蛋也是必不可少的,并且会染上红色。</h3> <h3>下篇预告:三十年代上海苏沪报春冷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