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心中的最美逆行者</h3><h3>高三(1)班</h3> <h3> 写给所有正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董子嫣)</h3><h3> 颁奖词: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我想,你们正在证明着这一点。你们不仅是医生,护士,更是儿女,母亲,丈夫……但面对在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时,却选择了奔赴前线。你们就是国家的脊梁。朋友圈这样评价你们:“那些白衣天使,其实也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和前辈们并肩,跟死神抢人。”你们只是这美好时代的普通人,只因穿上白大褂,变成了这个时代的超级英雄。你们永远是最可敬的人。加油武汉!加油中国!</h3> <h3>致所有奔赴战场的一线医生(皮云萁)</h3><h3> 颁奖词:“就像我们去赶一场大考,出题的不是我们,但是我们去答题。”2020年,他们接到了死神的考卷。病毒固然可怕,他们却毅然绝然地奔赴战场,守护在了所有人面前,同那医者心头的一捧热血铸成了最坚实的保护伞。可他们也只是一群孩子,有着美好的家庭优秀的事业和美好的梦想,他们并非一无所有却这般义无反顾,带着一副成熟的模样去面对生死。他们是最可爱的,最可敬的英雄,这场考试我们一定会取得满意的成绩,而他们的故事,将会被书写为一首最伟大的赞歌!</h3><h3><br></h3> <h3>2020最美逆行者<br></h3><h3>给所有雷神山医院和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者们(李嘉宁)</h3><h3>颁奖词:快!时间就是生命,你们都是在和死神赛跑,焚膏继晷、拼命苦干,你们中有人连夜移装千伏线路,你们中有人仅花了六十小时就完成了设计图,你们中更有人自发组织无偿进行模型创建……你们肩膀上扛的不仅是五十斤的柱子,更是千万人的希望!你们用你们强大的组织能力、执行能力、生产能力,集体责任,克服了所有的困难!</h3><h3>主要事迹:国家电网湖北电力武汉供电公司还没拿到项目整体平面设计图,供电局的同志就想办法完成了4台环网柜的安装以及另一条10千伏线路的迁改,保证了供电,这都是特事特办的。因为还没有项目平面图,很有可能最后还要想办法把装好的变压器挪位,也就是返工。</h3><h3>原来小汤山医院的设计单位「中国中元设计院」在接到武汉城建局的技术支持请求后,1小时内就将原有的设计图纸送到城建局备用,并且直接为中信建筑设计院提供技术支持。仅仅用了60个小时,两天两晚,到1月26日凌晨,中信建筑设计院完成了全部设计。</h3><h3>BIM也在里面出了一份力。看到网上有人发起“抗疫贡献建模讨论群”,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刘孟良自发地带着他的工作室团队,在72小时里参与了火神山部分病房的土建和水电模型创建,把设计结果无偿贡献给火神山医院。</h3> <h3>钟南山(王菲)</h3><h3>颁奖词: </h3><h3>钟山终南山,白衣白如雪。每当灾难降临,总会有一个行业,一个意志,一个精神,站于人前,顶天立地。面对新型冠状病毒,钟南山院士沉着冷静,坚定不移,年高84岁的他重新挂帅出征,肩负着医者最神圣的使命,走在了抵抗病毒的最前端。他的背影给予了我们莫大的安慰与信心,白衣逆行,国士无双。 </h3> <h3>钟南山(单子轩)</h3><h3>钟南山在面对疫情危机选择勇敢不妥协,第一时间战斗在最前线,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他们或许只是我们身旁默默无闻的“螺丝钉”,但是他们身上却因为有了这种勇敢不妥协的精神而散发光芒,钟南山和他们用他们平凡简单的生活告诉我们他们高尚的民族气节和勇敢不妥协的民族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h3><h3>见识过大自然数不清的峰峦,</h3><h3>拜谒过世界上看不尽的高山,唯有您啊,钟南山——</h3><h3>恰似一座用特殊材料塑造而成的英雄山!</h3><h3>面对突发疫情,您临危不惧、稳如泰山。</h3> <h3>钟南山(卢金跃)</h3><h3>颁奖词:数十年如一日的学术研究,毫不犹豫身赴前线的爱国情怀,激励着你的是人民的安危,是肩上沉甸甸的责任。2003年你是卫国的人民战士,2020年你是不老的精神丰碑。你是惊慌人群中的一支镇定剂,足以让人们对战胜病魔充满信心,感谢您对国家人民做出的贡献,您是人们心中永远的英雄!</h3> <h3>钟南山颁奖词(马伊然)</h3><h3>新型冠状病毒开始在我国境内肆虐,84岁的他义无反顾地与疫情拼博。无数的重担都落在这样一位老人身上,与时间赛跑、与死神竞速!他,就是伟大的钟南山先生。</h3><h3><br></h3> <h3>钟南山(张帅)</h3><h3>颁奖词:</h3><h3> 在03年非典爆发时期,你不顾个人安危,战斗在防疫第一线,冒着生命危险夜以继日的奋斗在岗位上,救治非典病人。谁能想到,17年后,你重新披挂上阵,岁月并不能阻拦住你的脚步,年以耄耋你的背影依旧宽阔。</h3><h3>主要事迹:</h3><h3> 新型冠状病毒自武汉席卷大半个中国,84岁高龄钟南山院士再次临危受命,担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投入疫情战场的第一线。2020年1月20日,在《新闻1+1》中,他呼吁人们“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自己却早在两天前就已赶往最前线,实地了解疫情。“我的动力来自疾病对人的生命的威胁。"疫情爆发后,这位耄耋老人马不停蹄、辗转广鄂,为大众解读最新情况。他的义无反顾、勇于“逆行”,无愧于时代楷模、当代标榜。</h3> <h3>钟南山颁奖词(钟绍原)</h3><h3>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性病毒的疫情,他没有心急如焚,更没有如同常人一般望而却步,而是冷静地冲到武汉第一线,不知疲倦地与死神抢人。他以医者的妙手仁心挽救这天下苍生,以科学家实事求是的态度毅然攻克全世界都为之困扰的难题,他以令人敬仰的学术勇气,高尚的医德给予了人们战胜疫情的力量,他就是钟南山院士,一个伟大的医生!</h3> <h3>钟南山(万欣彤)</h3><h3>颁奖词:</h3><h3>曾经面对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他冷静、无畏,他以医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以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应对灾难。如今新冠形病毒来袭,84岁高龄的他虽两鬓斑白但依然不忘被病痛折磨的人们,赶赴治病救人的第一线,带领医护人员,与病毒做抗争,与死神争分夺秒,毫不客气地在他的镰刀下抢走一个个生命。他以勇者临危不惧地姿态向世界沉稳而有力地宣称:“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他不是超人,也不是神仙,但他却有超人的坚毅和聪慧,他更是全国人民的强心剂!</h3> <h3>钟南山(卜永刚)</h3><h3>颁奖词 英雄不老,壮志犹存,当人们为这场灾难而悲叹,想要逃离这病源之地,你却义无反顾的逆行而去,承载着希望,承载着生命的延续,生命之树,因为有你而长青。</h3> <h3>韩红(刘江)</h3><h3>颁奖词 </h3><h3>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正是这些做到的人,这些背负着非议负重前行的人,让自己变成一束光,照亮前路。基辛格在《论中国》里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韩红正是最勇敢的人之一,筹集的大量资金对于她,仅仅一个个人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压力,为了将物资第一时间运送到前线,她四处辗转,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几天几夜不眠不休让她彻底病倒了,几小时过去她笑着发出了一张自拍,告诉大家她没事,比起关心自己,更要去关心武汉,关心疫情。</h3><h3> 事迹:2005年,奶奶这样嘱咐韩红:“大红,什么时候奶奶不在了,你不能忘记要做好人,行善事。”奶奶走后,韩红越来越见不得人受苦——“既然没有人爱我了,那我就去爱别人吧。”韩红和韩红基金会的微博,每天晚上都在实时更新进度。我们的第一批物资送达了哪里,第二批物资当下是什么情况,在路上了还是准备出发。当下已经开始第几批物资的运输,钱款流向,一目了然,让人踏实。这就是韩红基金会的透明度,有很多人质疑,韩红从不理会,她只说“信得过我,就来捐款”,然后以自己的行动让人信服</h3> <h3>李兰娟颁奖词( 刘帅兵)
</h3><h3>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73岁高龄的她义无反顾的奔赴武汉一线疫区。每日忙碌的行程只有3小时的睡眠时间然而她却说“国家的大事,我义不容辞,这次出行,我就没想着什么时候回来。”从“赤脚医生”到工程院院士,她把一生奉献给了卫生事业,用一生去追求解除病人的痛苦。过硬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经验,让她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时异常冷静,率先提出封城,成功分离新型冠状病毒毒株,她永远冲在最前线。从2003年SARS,2013年新型H7N9,到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她身经百战,在与病毒的战役中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正是因为有了一个又一个这样的“李兰娟”,国家才得以繁荣昌盛、国泰民安。没有一个冬天无法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冬天固然寒冷,但是我们要相信春暖花开的时刻一定会到来。
</h3><h3><br></h3> <h3> 李兰娟(祝梦哲)</h3><h3>颁奖词: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73岁的女院士李兰娟毅然逆行至武汉一线来抗击冠状病毒。她研究疫苗、建议封城、怒怼谣言……有人说,她是一个可以和钟南山院士相媲美的人物,她冷静、无畏,以医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以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应对灾难。在她曾执掌浙江省卫生厅期间,雷厉风行,在非典期间封城,创造了“二次感染率为零”的奇迹。如今在疫情最严重时,李兰娟再次主动请缨,展现出悬壶济世的医者仁心。杏林春暖,橘井生香,有她在,人们就更加心安。 </h3><h3>主要 事迹:与出身医学世家的钟南山不同,李兰娟出身贫寒。 她和鲁迅先生是同乡,都是浙江绍兴人。李兰娟高中毕业后,由于高考被取消了,她回老家当了赤脚医生。赤脚医生是专门给农民服务的。 没有医疗设备,也没有良好的环境,奔走在田间地头,给农民开药治病。李兰娟没有受过系统的医疗教育,凭借的是自己刻苦自学。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她爱上了医学。很快,十里八乡的人都听说了她的名字。这个年轻女医生,态度好,医术好,成为很多村民交口称赞的话题。1970年,李兰娟被推荐进入浙江医科大学。三年之后,大学毕业的她进入浙医大一附院,成为了一名正式医生。那时候,肝炎困扰着很多国人。重型肝炎的致死率,竟然达到了80%!李兰娟痛心不已。工作之余,她废寝忘食地对肝炎进行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1998年,她的人工肝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个项目救活了无数肝炎病人。李兰娟却十分慷慨。她把自己苦心钻研的技术,无条件传授给其他单位,好让更多的病人能够受益。 医者仁心,李兰娟在业内的声誉越来越高,引起了高层的注意。1998年,李兰娟被任命为浙江省卫生厅厅长。五年后,当“非典”来袭,李兰娟交上了一份对得起人民的答卷!2005年,她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权势与名望,她都拥有了。那数不清的荣誉,足够让她在医学史上留下赫赫大名。 然而,2020年,她去了武汉。这场疫情,就像一面照妖镜。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臧克家的经典诗句,在今天读来依然能引起无数人的共鸣。 国难当头,人性中的光明与阴暗,全都暴露了出来。哄抬物价、趁机发国难财者,有不少人;出门诈骗、敲诈无辜群众者,有不少人;但也有无数人,倾尽所能去支援同胞,去支援我们的武汉。 84岁的钟南山,73岁的李兰娟,重新挂帅出征。有人说他们傻。 本来已是顶级大牛,泰山北斗一样的地位,何苦这把岁数了还来武汉拼命? 哪一点说错了或做错了,会被舆论骂死的。 李兰娟已经挨过一次骂了。 白岩松问:宠物是否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李兰娟从科学角度分析了一下。结果,很多媒体故意曲解她的意思,开始宣扬宠物会传播病毒。一时间,李院士被不少人言语攻击。她却并不在意这些。她唯一一次发怒,是有些人误导民众,导致大家出门抢购双黄连之类的药。李兰娟怒怼这种行为:“没病不要乱吃药!”对她来说,个人的荣辱,都是无所谓的;但是有的人坑害民众,这就完全不能忍了。光风霁月,真国士也。正是这样的人,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史书没有骗人。那些最光辉伟大的人格,并不是儒家编造的童话,而是真实存在着。本可安享荣华,却“哀民生之多艰”,不惜深入险境。
</h3> <h3>李兰娟(李爽)</h3><h3>颁奖词:</h3><h3> 2003年,她抗击非典作出重要贡献 。如今面对新型冠状病毒,她第一时间冲上前线,她说“如果有可能,我希望下火车就赶往医院,尽快解除危重病人的痛苦。”李兰娟的每一天,都被排的满满当当,门诊、查房、科研……每一次,她都做到最好 。</h3><h3>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从医40余年,李兰娟创建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极大的降低了肝炎病的死亡率。她以攻坚克难的精神、兢兢业业的科学态度和不改的初心为中国卫生事业扬起新的风帆。</h3><h3>主要事迹:</h3><h3> 2月1日晚上9点,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领衔,浙大一院副院长陈作兵等十位专家组成的浙江高级别专家组,从杭州东站出发,奔赴武汉,开展新冠肺炎重症病人救治指导工作在采访中,她说到:“这次我主要是来当一个医生。我想,救助危重病人,人工肝比较好,所以带了相关的专家和仪器”。</h3><h3> 这些天,她风尘仆仆地奔波在武汉、北京、杭州三地之间。每天睡眠时间只有三个小时,而除夕当天,她还在北京参加疫情有关会议。当晚9点多,在机场吃了一份饺子。但她丝毫不在意,还开玩笑说:“今天我轻松了,不用烧年夜饭了。”</h3><h3> 如今,73岁的李兰娟院士,依然带着她的团队日夜奋战。她觉得培养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能力培养,让他们善于思考,善于做课题设计,善于研究,善于写作。这不单是在科研上要培养,更重要在道德、做人这方面还要培养他们,培养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h3> <h3>李文亮(李萌曦)</h3><h3>颁奖词:“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世界上从未有由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他作为一位普通的医生,最先感知到疫情可以人传人这一消息,成为了最早的“吹哨人”。他是最美的逆行者,于无声处听惊雷。他不怕,不畏惧,不逃避,奋力战胜病魔,并以一己之力望警示世人。“恢复以后也还是要上一线”是他最后的倔强。为其离去我们深感悲恸,他令人敬仰,更是平凡中的伟大!</h3><h3>主要事迹:</h3><h3>一切因疫情而改变,他站在一线,发声发力,拯救患者,也不幸成为患者。</h3><h3>在接诊了一名感染病毒的青光眼患者后,1月10日,李文亮发现自己出现咳嗽,第二天开始发烧。CT结果显示,双肺多发感染,磨玻璃样病变。</h3><h3>由于家中有怀孕的妻子和5岁的孩子,李文亮没敢回家,12日下午住院,14日转至呼吸科隔离病房。此后,他的父母也因为感染新冠病毒肺炎住院。16日之后,李文亮出现呼吸困难加重的情况,完全不能下床。24日转到重症监护室。</h3><h3>2月1日,李文亮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h3><h3>2月6日,武汉中心医院给李文亮用上了ECMO(体外肺循环)。</h3><h3>2月7日凌晨,武汉中心医院宣布:李文亮医生离开了这个他曾经深深热爱着的世界。此前,在接受财新采访时,李文亮医生曾表示,希望自己能尽快回到防疫一线,同事和同行们太累了。虽然自己是医生,做病人时,他还是不习惯医生的冷漠,享受被温柔对待的时刻。</h3><h3>他是一个医生,一个博士毕业生,一个理性指导下的科学工作者。</h3><h3>但他相信“温柔”的力量,相信感性和希望的力量。他的朋友圈主页,写下这样的签名:</h3><h3>理论是灰色的 生命之树常青</h3><h3>而他的离开,也让国际医学界感到惋惜。世界卫生组织官方通告并发推致敬:“我们沉痛悼念李文亮医生的去世。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向他应对肺炎疫情的所作所为致敬。”</h3> <h3>李文亮(张馨月)<br></h3><h3>颁奖词:让正义抵达人心。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他秉持着身为医者对病人负责的态度向大众预警这潜在的危险,使不少人们增添了防范的意识;他不惧威胁与挑战,肩负着自己的使命毅然决然投身于抗疫一线,为每一位病人倾注自己的心血。他是人们心中的英雄,是人间正义的化身,愿他在另一个世界能继续坚守着心中那一份热爱。感谢疫情“吹哨人”李文亮。</h3><h3><br></h3> <h3>李文亮(张蕾)<br></h3><h3>颁奖词</h3><h3>他是一个普通的医生,两个孩子的父亲。他也是在一线的大无畏工作者,因为工作感染新冠状病毒。他是岗哨,把病毒的信息最早传播给大家,他也是心系医院的人,承诺早日康复,还要回一线。但是这次他食言了,他没有回来。他用生命告诉了我们,这个世界本没有英雄,英雄二字,是拿勇敢的凡人的血凝结而成的。他用往后熠熠发光的日子,换来了正义和爱。</h3> <h3>李文亮(李思霖)</h3><h3>作为抗击疫情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在疫情初期,他忠实履行了一个医生的职责,成为此次疫情的“吹哨人”,而自己却不幸感染,倒在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他用自己的向死而生,勇往直前的医者大爱,诠释了白衣天使的平凡与伟大。他用行动让每个人感受到,这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 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李文亮医生,你的精神不朽!</h3> <h3>李文亮(刘琪)
他是位普通的眼科医生,但面对还未被确定的新型冠状病毒,他敢为人先作“吹哨人”,仔细考虑到后果后毅然决然地在微信群中发出病毒肺炎预警。一份训诫书难以抵挡他的热血,隔离区也阻止不了他想回到岗位的医心。众多采访中,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疫情还在扩散,不想当逃兵。恢复以后,还是要上一线。“这短短的一句话,是无奈,是不甘,但这更是李文亮作为一名医者的铮铮誓言!他就是一道闪电,照亮神州大地,响彻九霄云层!致敬,李文亮医生!
<br></h3> <h3>李文亮 (孙子凯)</h3><h3> 你还原真相,带着信念与勇气,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你是最美吹哨人 。 </h3> <h3>李文亮颁奖词(郑伊然)</h3><h3>“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长青。”李文亮,作为一个医者你做到了你该做也能做的全部。有人称呼你为“疫情吹哨人”,但我觉得,英雄才是对你最好的赞颂。你在自身前途受到威胁之时仍然偷偷告诉身边人要小心注意。多少你的亲人,朋友,同事得以免受病毒侵扰!白大褂是你的铠甲,理论与对生命的热爱是你的武器。即便有这样坚固的防护,还是没能保护祝你。而你,纵然生命垂危,仍心心念念期望回到一线。你说,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该只有一种声音。李文亮,你的声音,将会被所有人永远的铭记!</h3> <h3>逆行医生(夏铭)</h3><h3>与刚得知消息便从武汉跑出来的人不一样,你们走上了相反的道路,你们并肩前行,成为逆行路上最美的风景线。你们奔波在病房之间,照顾着每一位患者,你们是患者的身边的朋友,你们是全体人民的希望。你们是医生,同时也是儿女,是父母,你们离开自己的家人,来到武汉,支援武汉,新春佳节,你们在病房中吃着泡面,吃着盒饭,你们坚守的样子永远留在我们心中。白衣天使,最美,白衣天使,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h3><h3>主要事迹</h3><h3>1.21十五名武汉医护人员确诊,你们坚持在第一线,却被感染病毒,心里不由得为你们感到伤心。1.22湖北拟请求紧急支援口罩等医用物资,但是各路医生却依旧前往武汉,去往各地的医院支援,他们没有病病毒打倒,没有被恐慌吓倒,他们勇往直前,用行动告诉病毒,我们可以。1.25山东首批138人医疗队伍驰援武汉他们分别来自各大医院呼吸科、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管理科、重症医学科和护理部门等。1.28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15名被感染医护人员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经专家组讨论后,协和医院首批共有3名医护人员符合出院标准,于上午11时许出院。2月5日上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医护人员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经专家组讨论,符合出院标准,协和医院第三批共有5名医护人员出院。截止目前,该院14名医务人员已出院。2月5日下午,武汉江汉方舱医院正式交接给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这也标志着江汉方舱医院正式投入使用。方舱医院医疗队由国家医疗队和武汉医疗队组成,其中国家医疗队共9家,分别有广东、天津、浙江、海南、辽宁、河南、广西、吉大一院、广东疾控,武汉医疗队共6家,有协和医院、同济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湖北省第三医院、武汉市第四医院、武汉市儿童医院。南京市中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治工作小组组长、副院长徐辉同志,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于2020年2月7日凌晨不幸逝世,享年51岁。这几天好消息坏消息都有,但我们想想,白衣天使一定能战胜病毒。加油!</h3> <h3>秦师傅(于椿洋)</h3><h3>颁奖词:</h3><h3>这次新疫情,来的猝不及防,有的人避而远之,有的人义无反顾冲向前线,也许是他们所承担的责任,也许是心甘情愿奔赴前线。这些人中有坚守自己职责的,有自愿奉献的。而这之中,有一位农民他尽自己最大努力去为疫情做贡献,他把自己所有的菜捐给疫情。他的菜,虽然很少,但是很暖心,感谢有你。</h3><h3>主要事迹:</h3><h3> 从今天春节的第一例出现,到现在的几万人确诊,而且还没有停下,许多人都在参与者场战斗,并且一直没有放弃。在这之中,在大年初三下午,武汉有一个农民。他开着农用三轮车赶来,车上,装了24箱蔬菜。他说:“听说医疗队住在这里,我送些新鲜的菜来。”他坚持不要钱。这个质朴的农民,骑了40公里电动三轮车。他不会用导航,一路问路找到酒店,脸和手都被风吹得通红。但他很开心,告诉酒店的人:“这是最新鲜的!我只有这么多了。”在场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哭了。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尽自己的所能,帮助奋战在一线的人解决温饱问题。</h3><h3> 他没有得过什么大奖,但在受过他帮助的人中,他有一个终身成就奖,会一直默默的跟随着他,记录他的不平凡的举动。</h3> <h3>张定宇(张子坤)</h3><h3>2020新冠肺炎来势汹汹。虽身患渐冻症但身身居要职,面对疫情挺身而出、恪尽职守,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斗争。他顾不上自己感染患病的妻子,带领600多名医护人员奋战在抗击疫情最前沿,他是漫长寒夜中一道闪亮的光。</h3><h3>人物事迹:</h3><h3>“无论哪个身份,在这非常时期、危急时刻,都没理由退半步,必须坚决顶上去!”张定宇说。</h3><h3>57岁的张定宇,从一名普通医生起步,先后担任武汉市四医院副院长,武汉血液中心主任。</h3><h3>从医33年,他曾随中国医疗队出征,援助阿尔及利亚;2011年除夕,作为湖北第一位“无国界医生”,出现在巴基斯坦西北的蒂默加拉医院……</h3><h3>他和同事们的身影,也曾出现在重大灾害发生的现场。2008年5月14日,四川汶川地震第三天,他带领湖北省第三医疗队出现在重灾区什邡市……</h3><h3>此次肺炎时期,他拖渐冻病躯,奋战在抗疫一线,与病魔竞速,向英雄致敬!你</h3> <h3>陈灵毓(刘倩初)</h3><h3>颁奖词:面对肆虐的病毒,你毫不退缩,开着出租车在这危险之地穿梭,凭借自己所有的力量,守护着那些一线战士。你说:“我爱武汉,不论他是好是坏。能够做一个志愿者司机,让我每天都能安稳的睡觉。”英雄的城市,善良的人民,口罩也挡不住你从心散发的正能量。当所有人都在奔逃躲避,你用双翼为战士铸成钢墙铁壁。</h3><h3>主要事迹:28岁的陈灵毓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武汉姑娘,在服装公司做销售助理。疫情出现后,她看到有人在群里求助,便想办法买了3000个口罩捐出去。后来她又主动加入了武汉医护专车志愿者车队,充当起临时“动脉”,每天接送医护工作者上下班。陈灵毓说:昨天一天只接了十个单子,只帮了十个人,心里很惭愧。今天到现在接了6个,加油到晚上希望突破15个。</h3><h3> 这样一个普通的女孩,不辞辛苦,每天在医院和家之间穿梭,陈灵毓说,为了安全,她早上起来一次性吃好饭,出发之后不吃不喝。一个医护人员到达后接下一个,这期间,她也不忘给车消毒,以防感染。</h3> <h3>朱中海(黄灿)</h3><h3> 颁奖词: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他用手中的粉笔定格了一幕幕动人的瞬间。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虽然他没有在前方冲锋陷阵,却在后方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教育着孩子们,向社会传播正能量。他以高尚的师德努力地培养出一代代更加优秀的孩子,同时给予了人们战胜疫情的力量。</h3><h3>主要事迹:《致最美丽的天使》《致敬钟南山院士》《武汉加油》,画中的人物眼神勇敢,背影坚定。“这场战‘疫’,我们终将胜利!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在这个特殊的假期,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数学老师朱中海手执粉笔,用他擅长的粉笔画向“最美逆行者”致敬。</h3><h3>今年58岁的朱中海,从教38年,是全国优秀教师,扬州数学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从没学过绘画的他喜欢用粉笔画让学生感受“舞动的函数”“点线面的美”,因此成为教育板书界的网红达人。连日来,朱中海萌发了创作 “抗疫”主题粉笔画的想法,从2月1日至5日,他先后创作了三幅特殊的粉笔画。</h3><h3>“这些冲在最前面的人,他们也是普通人,脱下防护服的外衣,也有心之所牵、心之所想。穿上防护服,化身坚强的勇士,他们用行动诠释了‘舍小家,为大家’。”朱中海说。</h3> <h3>援助疫情的退役军人(杨雅心)</h3><h3>颁奖词: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早已退役的本可以含饴弄孙,享天伦之乐的你们,却毅然请命援助疫情:随医疗人员飞抵武汉、驱车千里送医用物品、捐款别时的承诺:退伍不褪色!</h3><h3>我们自愿为抗击病毒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国家遇难,有召必回!</h3> <h3>郝进 (王庚)</h3><h3>颁奖词: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他听说应急物资缺乏,就毅然决然地把老板用来抵押工资的将近两万元的1.8万只口罩捐献。村书记要给他钱,他却说:“我一分钱都不要,不能发国难财!”这掷地有声的话语,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爱国的中国人的人生准则。而他,一个没什么钱的小伙儿,买房娶妻养老样样需要钱,生活不易,但他心中却有真正的大义。我们相信,他会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感谢有你!</h3><h3>主要事迹:郝进捐了1.8万个口罩。口罩来源是去年,他曾在一家口罩厂打工,后来工厂效益不好,他辞了职。厂里没钱,就给了价值两万元的口罩抵工资。春节前后,郝进听说疫情紧急,口罩紧缺,立刻想到把这批口罩捐给需要的人。村支书要给他钱,他说:“一分钱都不要,我不能发‘国难财’。”</h3> <h3>张巧红(吴松霖)</h3><h3>颁奖词:一页带有红手印的请战书,代表着你身为一名共产党员面对疫情不忘初心和使命的决心和勇气,代表着一个白衣战士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刻的担当与责任。这一幕感人的场景,这动听的故事,面对疫情,你用你的的无私奉献,让党旗增色,让党徽添彩,你充分展现了医院的党员干部、医务工作者舍小家、为大家、带头冲锋在前的优秀品质和敬佑生命、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你是河南许昌的骄傲!</h3><h3>主要事迹:“张科长一来,我们心里就不慌了。”面对这些可怕的传染病,面对可能的传播风险,一些年轻的同志心里难免也会有一点点害怕,但看到一个身经百战的专家亲自到现场进行调查指导,给县(市、区)奋战在一线的同志们极大的鼓舞和信心。她每每工作结束已是深夜,她说:“每个县(市、区)报告第一例病例时,我们要到现场和他们一起开展流调工作,指导和规范流行病学调查的流程,避免后期的调查中出现一些疏漏,规避可能的风险,这是我们市疾控中心的责任。她说:“每个县(市、区)报告第一例病例时,我们要到现场和他们一起开展流调工作,指导和规范流行病学调查的流程,避免后期的调查中出现一些疏漏,规避可能的风险,这是我们市疾控中心的责任,我义不容辞。””</h3><h3>张巧红是普通的基层最美逆行者,她面对风险迎面而上,夜以继日奋战在疫情防控的前线,用自己的身躯筑牢一道道防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和国家的忠诚,践行着疾控人的初心和使命!</h3> <h3> 敖忠芳(李薪阳)</h3><h3>颁奖词:眼睛的一场意外的外伤,铺成了她学医的道路;兴趣与乐趣的驱使,她不断钻研,终成为血液疾病方面的著名专家;凭着坚毅的性格,每天看病人600多名,每周出诊四五天是医者心中的担当,92岁的她还奋战在抗击新型肺炎的第一线。在面对医院和各界的担心中,她说:“作为医学的战士,死在战场上是死得其所。”医者仁心,她以凡人之躯,比翼神明。</h3><h3>主要事迹:一位92岁高龄的医生每周出诊4-5天,每天看病人600多名,这位医生的毅力着实让人惊讶。92岁的高龄老人本就罕见,而这位医生还能坚持坐诊真的让人佩服,那么如此有能力的这位老人究竟何许人也?这位医生便是敖忠芳,她家祖传三代均从事医学工作,自己在一线岗位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四十多年,退休之后依旧坚持重返岗位。她还说过:"我就好似一辆小车,要推到推不动了为止。"能够解决病人的问题,对敖忠芳来说是很愉快的事情。她常告诉自己的学生:“医生治疗患者,除了医学治疗,还要给予生活上、精神上支持。治疗绝对不是光靠药物,医生要关心患者。”敖忠芳告诉记者,自己之所以会走上当医生这条路,来源于自己幼年时的一段难忘经历。敖忠芳说:我在四五岁的时候,眼睛外伤,当时医生的态度、护士的态度都非常好,我对医院有一个非常好的印象。</h3><h3>敖忠芳在考大学时几乎没有犹豫就选择了医科。1953年初,她从南京医科大学毕业,来到当时的江苏医学院附设医院,成为了一名内科医生和教师。1962年,敖忠芳开始从事血液科临床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多年来,她不断钻研、积累临床经验,成为血液疾病方面的著名专家。</h3> <h3>致为抗击疫情默默奉献的普通人 (周健航)<br></h3><h3>颁奖词:面临危难时,总有一些人站出来成为了国家的脊梁。但还有一些人,他们特别普通,特别朴实,但也特别了不起!他们虽只是普通人,但却做着英雄的事。国家有难,他们尽自己全部所能,只为了尽一个中国人的责任。他们不是名人,却一样闪闪发光。有了你们的帮助,让在抗击疫情一线的人,也感受到了这个冬天别样的温暖,谢谢你们。有你们的付出,我们一定能取得这次战“疫”的胜利,早日拥抱最美好、最温暖的明天。</h3><h3>主要事迹:</h3><h3>1.武汉卓尔万豪酒店,有北京上海的医疗队,近400医护人员住在这里。</h3><h3>大年初三下午,来了一个农民。</h3><h3>他开着农用三轮车赶来,车上,装了24箱蔬菜。他说:“听说医疗队住在这里,我送些新鲜的菜来。”他坚持不要钱。这个质朴的农民,骑了40公里电动三轮车。他不会用导航,一路问路找到酒店,脸和手都被风吹得通红。</h3><h3>2. 1月31日,南京,公安检查站。一辆白色轿车停在路边,下来一个戴口罩的男人。他一边从车上搬箱子,一边对民警说:“拿点东西给你们!我从土耳其人肉背回来的。”民警一看,是一大箱口罩,赶紧问他:“您贵姓?”男人回:“免贵,中国人就行了。”</h3><h3>3. 大年三十,河南沈丘。42岁的村支书王国辉载着5吨蔬菜,只身赶往火神山医院工地,免费送菜。他曾在武汉服役17年,在部队主管后勤。所以疫情来后,他最先想到的就是:“吃的怎么办?”于是大年三十早上5点,他起床,拍门叫醒本村村民,让他们起来收拾菜。20多口人应声而来,忙活了半天。5000多斤青菜、4100斤冬瓜……最后整整装了5吨蔬菜。王国辉马不停蹄开车上路,年三十儿晚上八点,就把菜送到了武汉。</h3> <h3>颁奖词: #致全体医护工作者(翟翊华)</h3><h3>2020年有这么一批人,他们在团圆的日子里走出家门身后,身着白衣,与死神抢人。身后,是飘香的饭菜,是温馨的家;面前,是防疫一线,是病重的患者。他们敬畏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为了守护生命、抗击疫情,他们义无反顾参与医疗援助工作。他们舍“小我”,求“大我”,让人们看到了战胜“新型冠状病毒”的希望和曙光。让我们致敬所有医务工作者!期待他们凯旋归来!</h3><h3>人物事迹:</h3><h3>1.四川丈夫送护士妻子出征武汉壮行,对着已经坐上车的妻子,喊出了中国男人最动人的情话:“赵英明,平安回来,你平安回来,我保证包一年家务。”</h3><h3>2.人民医院感染科主管护师甄潇,是第一时间报名的,并写了请战书,她说:没有想太多,遇到这种情况就应该冲到第一线“。</h3><h3>而在出行前收拾行李时,被她6岁的儿子看到,儿子撕心裂肺的哭声,让人听了泪目。儿子对甄潇哭喊道:“我就不希望你去,我就不希望你打开这个门,我不管生病,我要妈妈”</h3><h3>甄潇安慰道:”那你要是生病了,我也希望有人管你,那都不上班了,谁管生病的人啊?”</h3><h3>3.同在医院工作的徐国良,在前往一线的车下喊:“王月华,我爱你。”他刚从艾滋病村援助回来,在妻子出发前一天才得知她已经偷偷报名支援武汉。</h3><h3>4.无数的医务工作者奔赴前线,看着他们被口罩勒出清晰印记的脸,看着他们在防护服后写着的名字和俏皮的加油语,“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在抢人罢了。”</h3> <h3>致所有医护人员(王雨)</h3><h3>2020年新年之际,上万医护工作者以行动诠释了医者的使命。上万家庭,在团圆时刻忍受着离别,以牺牲自己的小家为代价捍卫祖国。短短十几天,我们送走了723位同胞,确诊更是达到三万之数,但是经过各级医护人员不懈努力,我们国家的治愈人数达到了死亡人数的3倍。每天见证生死别离,却不忘初心,奋斗在一线,坚守岗位,以自己的方式守护国家。感谢有你,帮我们驱除内心的恐惧与彷徨;感谢有你,让无数家庭看到生的希望;感谢有你,以无私大爱铸就生命的奇迹。谢谢你们,未曾放弃,中国因你们而骄傲。</h3><h3>事迹:春节前,一场全民“战疫”打响。在天府新区,一个又一个“逆行”的背影让人泪目。他们也许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只是整天整天地在隔离病房、留观病房、发热门诊忙碌不休;他们也许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是说一句“我愿意”“我报名”,然后挺身而出。有的,不顾自己已八十多岁的高龄,毅然前往一线,参与救治;有的人即将结婚,日期都已敲定,却坚持支援武汉;同样有人新婚弥尔,双双赶往现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这群“最美逆行者”用自己的生命践行着什么叫初心,什么叫使命,什么叫大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