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是2021年元宵节。不知不觉,童年元宵节的情景在脑海中油然而生。记得老家的元宵节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一般是安排两天的娱乐活动,十五和十六。</p><p class="ql-block"> 十五白天是唱大戏,擂大鼓。大街小巷男女老少穿得花花绿绿的。妇女们有三五成群说说笑笑炫耀衣服的,有看大戏的,孩子们在大街上有追逐玩耍的,有嬉闹放鞭炮的……擂鼓声夹杂着嘣叭放炮的声音,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的火药味,更是过年特有的气息。最热闹的是晚上,晚上每家都吃饺子和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幸福美满。吃完饭就去看红火儿。那时候没电,要准备好多麻秸秆,去的时候每个人都抱上一捆,到了场地就点起来了。有的人点着,没拿的人就蹭着,麻秸火点亮了夜空,也是小山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增添了不少节日的气氛。大约七点多的时候节目就开始了,先是耍流星的,也不知道流星是什么做的,可能是木炭吧,反正是亮着火,一边一个火球,中间好像是用一根绳子连着。耍流星的人甩着转圈,给打场子,打场子就是给扩大场地。这是个技术活儿,既把场地打开又不能烫着人。火流星耍着,人们簇拥着,呼叫着,给整个晚上的节目拉开了序幕,很是精彩。场子打开后,第一拨进场的是跑旱船,自做的旱船,里边是做好的木架子,外面是从各家各户借来的白布门帘围起来的,还很像。跑旱船的人穿着戏装,扮演着各种角色驾着旱船,旱船上边放上两条自做的假腿,上半身跟两条假腿配合起来,很像一个人蹣着腿儿在船上坐着。船的前后各有一个花灯,把船装点的很漂亮。跑起来就更漂亮了,她们都是用小碎步,跑起来就跟一阵风似的,还时不时的变换着队行,就像一支船队在海上轻轻的漂着,穿梭着,一会儿变成八字,一会儿变成圆圈……看着很是舒畅惬意。跑旱船的跑一会儿在旁边停下休息,接着就是牛和虎上场,牛和虎呼叫着,搏斗着,很激烈凶猛。后来就是二鬼抱跌,跑马,和尚背媳妇等等陆续上场,一个个扮演的栩栩如生,一个赛过一个的精彩。每一拨儿都表演完以后,最后是所有的玩艺儿一起上场,这时节目达到了高潮。人群中不断传出打口哨的声音,鼓掌叫好的声音,整个夜空都沸腾起来了,热闹非凡!大约两个小时的时辰主持人宣布结束,大家才恋恋不舍的离开。</p><p class="ql-block"> 到了十六,玩的项目照旧,就是多了一个项晚上烤柏灵火。烤柏灵火流传于华北一代,据说是去除百病,家道兴旺,让可恶的病魔随着烟花爆竹,灰飞烟灭,新的一年无病无灾,幸福安康。所以很是重视。人们大多是白天从山上砍下柏灵拉回去,到了晚上吃了饭全家人到门口就开始烧,先用碎柴引火,再放百灵枝儿,不一会儿熊熊大火就烧起来了,每家门口都点,有时候几家合在一起,围成一个圈儿,一边添加柴火一边说笑,大人们弄着小孩儿,一会儿烤烤背,一会儿烤烤腿,全身烤个遍。火苗差不多有房檐那么高,劈哩啪啦的响着,整个村照的一片通红,村子上空烟雾笼罩,到处都弥漫着柏树叶的香味,好不热闹。最后,把树枝烧完了,剩下熟火了,开始烤馒头,从家里拿出来馒头埋到熟火里边,一边烤一边扒拉着,不一会儿就烧好了。烤出来的馒头外焦里嫩,皮儿糊糊的,吃着脆脆的,香香的,里边软软的热腾腾的,也只有柏灵火才能烤出这种独特的香味。然后把馒头拿出来分着吃,老人们说吃上这馒头治百病,孩子们也抢着吃,大家吃着、乐着,一直把馒头吃完,把火熄灭才余兴未尽的回家。</p><p class="ql-block"> 这些童年童趣,每到这个时候就自然而然的浮现出来,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真真切切的重新感受一下童年元宵节的快乐。如今,都市生活,衣食无忧,吃饱喝足看电视,刷手机……再也找不到童年的那种乐趣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如今,我们村的这些民俗,传统文化,已成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种文明的象征,衷心希望老祖宗留下的这些宝贵遗产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让子孙后代都能享受到这种欢乐。</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