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据《高陵县地名志》载,明末桑姓在崇皇寺南建村,以姓氏称村名桑家。据桑家人传说,其先祖原是兴平桑镇人,迁此后,户族很快兴旺强大,为了活跃农耕生活,庆祝丰收,从黄陵引进龙灯。龙灯由三部分组成,龙头、龙身、龙尾,用十三节拐子撑起来。龙头用竹篾绑成框架,有老笼那么大,再用麻纸糊起来,龙角用木头雕成,龙眼是两盏碗口大的红灯笼(以后改用电池灯,两条光柱直射前方,十分耀眼),龙身是在撑柱顶端,钉一块木板,呈“T”字型,木板上面用竹篾扎成圆拱形,然后用白细布圈缠起来,这样就形成一个圆筒形,用较粗的白布连接起来,在相接的地方,放置蜡烛并留有透气孔,龙尾是用竹扫帚包扎而成。这样,龙的粗型就形成了。然后请画师用红、黄、绿等颜料绘画出龙头、龙鳞、龙尾。为了防止用力摆耍而脱节,又用大绳从龙头到龙尾桑家龙灯叫“明龙”或“龙灯”。每次耍龙,锣鼓、秧歌、狮子等轮番上演,撑牌灯的、放松香火的、提蜡烛的、打杂的,不下五六十人。</p><p>桑家耍龙时,每家都邀请亲朋好友前来观看。村里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户户门前摆上桌子,放上点心等供品,龙在每家门前戏耍,主人家给龙披红挂彩,有的还给龙封喜钱。</p><p>文革年代桑家耍龙人几乎没有了,八十年代初,国家改革开放,桑家的耍龙人主要以桑家七队的人为主,桑家全村姓桑,唯一王姓家族三代人吧桑家传统舞龙锣鼓传承至今,在高陵以及关中地区名扬四海,如今桑家村七组王姓家族继续传承桑家舞龙非物质文化遗产,桑家村舞龙、锣鼓毫无保留的传承给第四代传人,现如今建设大西安城镇化进程中,桑家舞龙、锣鼓民间百年传统习俗,桑家七组在迈入城镇化过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传统文化吧桑家舞龙表演,这一民间宝贵财富传承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