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怎么“抗”?

路人丙

<h3>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出现了此类病例,于是各类媒体报道中频繁出现“抗疫情”、“抗击疫情”、“战疫情”等用语,其实这些搭配都说不通,都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h3> <h3>  抗击,抗御反击。疫:急性流行传染病的通称,如“瘟疫”、“鼠疫”、“疫病”、“疫苗”等,《字林》释为“疫,病流行也”。疫情,“百度百科”释为“疫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如:疫情严重”。如此看来,“抗击疫情”字面上即指“抗御反击疫病发生和发展的情况”。抗御反击的对象应是“疫病”,而非“情况”,再说疫病的发生与发展情况复杂,时好时坏,瞬息万变,不可一概而论,不可不分客观情势如何就一律“抗击”。试问疫病呈现好的发展趋势并最终销声匿迹是否属于“疫情”之一种?这种情况还需要“抗击”吗?“疫”是病的一种,“疫情”相当于“病情”,“抗击病情”就属于典型的搭配不当。疾病的情况是可以“抗击”的吗?“病情”怎么“抗”?</h3> <h3>  2003年非典肆虐,也没有出现过“抗击典情”等诸如此类的说法,这次将动词“抗击”与宾语“疫情”硬性搭配,是使用者未能弄清“抗击”的对象,并将疫情的好坏整体打包,“一面对两面”而致误。可根据不同语言环境,换用“应对疫情”、“防控疫情”或“抗击病毒”、“抗击肺炎”、“抗击疫病”等说法,或“抗疫”、“战疫”等简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