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近期疫情严峻,食堂全关,外买少有,宅家的人们全靠自己做饭了。<br> 尽管,我几十年没下过厨房,没动过锅碗瓢勺,但试了一下,<font color="#ed2308">知青那会儿做饭的把式全用上了!</font><br></h1> <h1> 知青当年,轮流做饭,这对一个从小就吃食堂的我来说,成了难事。开始那段时间,柴火烧不着,面揉不到一起,馍蒸到锅里,不知道啥时候能熟。常常弄得其他知青都下工了,我还在厨房狼狈地忙活,辛亏有几位做饭快手帮忙,才没有耽误大伙吃饭。</h1> <h1> 但这一关必须过。<br> 我就老实地观察别人怎么做饭,虚心求教做饭的诸多细节,天长日久,我不但熟悉了,还掌握了一套做饭的规律。<br> 当年做饭靠柴火,柴火的质量决定做饭的速度,知青多是现砍现烧,不是因为柴火湿,难以点燃,就是用树枝之类的软柴火,不耐烧,火也不硬,做饭自然耗时间。而我又是一个惜时如金的人,轮到我做饭时,总想看看书。<div> <font color="#ed2308">怎么办呢?</font><br><br></div></h1> <h1> 我发现农民家外都堆着如山的硬柴火。人家都是在农闲时,上山砍回的树干,然后劈开,晾晒起来,时间长了既好烧、耐烧、火还硬。<br> 我便留意地侦查好,待我做饭时,悄悄地跑到附近农民家,抱上十几根急速地返回。这样的火自然比知青用的树枝旺盛几倍,做饭自然快了。后来农民发现柴火少了,就挪回了家。这也难不住我,我就拆农民菜地的篱笆,“偷”农民猪圈外堆的烂木头等。一次性急,我竟然连村上配给知青唯一的桌子也拆了……<br> <font color="#ed2308">毛主席说“天下什么事情最大,吃饭最大!”我依据这 一“最高指示”办事,在那个年代,队长即使知道了,也无可奈何。</font><br></h1> <h1> 我还发现,做饭关键是心中有数,然后依据这个“数”提前做好准备。如吃面条,要提前把面合好,把菜切好,然后就忙自己的事,这样仅留下半个小时,就能把好擀的面条擀好, 把菜炒好。待知青下工了,用我“偷”的硬柴火,也能快速地把饭做好。<br> 好在当年吃的简单,知青嘴又粗,这样凑合着做、乃至“胡整”着做,也能应付。于是也就练就了我既快又能“胡整”的一套“知青式”把式。<br> <font color="#ed2308">我切菜,可以同时用两把刀,双管齐下;我厘面,可以来回用刀,游刃有余;打搅团,我索性站在锅台上,挥洒自如……</font><br></h1> <h1> 知青在农村,谁都没想长久,所以就没把插队当日子过。每年分了小麦,先紧着细粮吃,到青黄不接的日子里,全靠玉米充饥,早晚是玉米珍,中午是玉米搅团或窝窝头。记得一次我想改善一下大家吃腻的伙食,就“胡整”地做玉米面锅贴,即把面摊成饼贴于锅沿。没料到揭开锅盖时,饼全滑入水里,成了一锅浆糊。我一点儿都没在意,站在锅台上胡搅了一番,就大声喊:<font color="#ed2308">开饭了,玉米炒面!</font></h1> <h1> 就这样,插队几年我不仅利于我做饭的时间,看了大量的书,还学会并储存了一套“知青把式”。<br> <font color="#ed2308">没料到50多年后,这套把式在宅家的日子里派上了用场。我依然用知青那一套把式,快速地做饭,熟练地“胡整”。而且现在做饭的条件好了,东西多了,效率更加地提高,饭菜质量也更好了。特别是自己做,也确保了真正的无公害……<br> 当然,我还是知青的生活方式:简单。别人未必照搬,该讲究的、能讲究的,何不利用宅家的日子改善一下呢?</font><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