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疫情同行的日子(一)

子君(郑小萍)

<h3>  2020年,一个曾经多么遥远的日子就这么悄然而至了!2020,对许多人来说,是个令人期待的年份,2020,多么美好的谐音:爱您爱您!😊</h3><h3> </h3><h3> 然而,新年伊始,中国就遭遇了一场来势凶猛的疫情—新型冠状肺炎。从1.23武汉封城至今半月有余了,一直想写点文字,为我心中的痛找个出口吧。</h3> <h3>  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几次重大公共灾难性事件,如我这般年纪的人更是。我亲身感受了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那场毁灭性的灾难带给全国各地的地震风波,每经想起,记忆犹新。那年,我们每晚睡在露天的简易抗震棚里;那年,我被单位抽调到南京市政府抗震办公室备战整整20天,并在一天夜里,经历了一场误报南京即将地震而引发的惊心动魄的战斗。2003年的“非典”更是刻骨铭心,整个城市无处不弥漫着消毒剂的味道,经历了女儿被封在大学校园无法回家,自己每天诚惶诚恐的戴着“纳米口罩”去上班,听到一声咳嗽声如临大敌,感觉病毒无处不在恨不能不呼吸。</h3> <h3>  这次从武汉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猝不及防,比起03年的非典有过之无不及。目前,全国人民正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抗击疫情,共克时艰。作为一个退休的普通百姓,经历了从被蒙在鼓中到信息公开的阶段,从无知、惊恐、焦虑、无奈到如今的比较镇定。应该说,相比战斗在疫情前沿的医护人员,相比在工作岗位上坚守的上班族来说我们还是比较轻松的,这里特别感谢战斗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感谢为抗击疫情坚守工作岗位的人,感谢所有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人,感谢那些一直在保障着我们正常生活的人,是他们无私的奉献让我们还可以宅在家里逍遥着,看书、品茶、追剧。。。</h3><h3> </h3><h3> </h3><h3> 如今的我们,无论宅家、防护、出行和柴米油盐、生活起居的日常,都是社会的缩影,因为我们与疫情同在,与时代同行,我们的命运与疫情息息相关。</h3> <h3>  今天,我不去追问武汉疫情中失守的专业防线,不去评判这场疫情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因为事实终将胜于雄辩,事实终将大白天下。在此,我谨以一个普通百姓的日常记录与疫情同行的日子。</h3> <h3> 👨‍👩‍👦‍👦春节团聚👩‍👩‍👧‍👦</h3><h3> 新年刚过,我就萌生了邀请先生的兄弟姐妹一起到南京过年的想法,自婆母2018年去世后,我们已经两年没有团聚了。先邀请了福州的弟弟、弟妹,正好他们也有此意,一拍即合。接着,北京的大姑姐也在我的盛邀下同意来宁了。两地亲人分三拨于1.15、1.19、1.21来宁,住在婆母生前定居的干休所——我们永远的家。</h3><h3> 应该说在1.19日之前(从十九日起全国各地陆续发现输入性的新型冠状肺炎的病例),武汉的新冠肺炎的消息还处在闭塞状态,南京对这次疫情毫无征兆。1月15日,我们迎来了福州的弟弟、弟妹,还在1月18号和南京的小姑子陪同他们去了瞻园看腊梅,去了夫子庙的江南贡院,还在夫子庙的莲湖食品店吃了小吃,19日迎来了北京来的大姑子,21日迎来最后一批福州来的侄儿侄媳和他们三岁的宝宝,也就是这天,我们的思想上有了预警,有了一丝紧张。到了23号,武汉因为疫情的肆虐决定封城,史无前例的举措一下子让我们意识到形势的严峻。此时南京城的口罩已基本脱销,药房门口直接贴上“没有口罩”,一时间,大部分南京人开始恐慌。</h3> <h3>  </h3><h3> 好在亲们出发时的北京、福州基本没有疫情,旅途中也没有接触到武汉的旅客,此时南京还没有报告病例,让我们的心稍稍安了些。</h3><h3> </h3><h3> </h3> <h3><br></h3><h3> </h3><h3> 年三十中午,我们弟兄姐妹四家共十四人聚在三牌楼婆母家,开开心心吃了由福州弟妹主厨的团圆饭,还在院子里拍了合影。</h3> <h3>大家庭中的第二代(北京的外甥夫妇没来)和两位第三代</h3> <h3>外孙和福州来的弟弟</h3> <h3>  大年初一,小姑子邀请大家去她家聚聚(小姑子后来对我说其实她也是有顾虑的,但考虑到远方来的亲人难得来宁)。怕公交车上不安全,她让女儿开车分三趟接送,实在是辛苦了外甥女👧。</h3><h3> </h3> <h3><br></h3><h3> 之后的日子,兄妹四家再也没有相聚,各自宅居,直至亲们离宁返乡。原本想在春节期间好好聚聚玩玩的计划就这样破灭了。😢</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宅居的日子👴👵🏡</h3></font></h3> <h3>  冬春之交,本是人们最容易感冒生病的季节。可在疫情肆虐的当口,家里有人身体不适则是令人揪心不已。初一之后,四家先后有仨人感冒发烧咳嗽,好在都是普通型感冒,几天后都痊愈了。这次的春节团聚想想一是后怕,其一:亲们乘坐高铁幸而没有遇上武汉同行的人;其二:这样十多人的家庭聚会如果有人感染了将殃及鱼池。二是遗憾,邀请了亲人相聚却因突发的疫情没能好好陪陪他们。</h3> <h3>  现在,我和先生继续宅家,过着极简的生活,看新闻关注疫情是每天的首要任务,再就是找些喜欢的电影电视和闲书看看,品品茶,晒晒太阳,饭菜简单却不单调,早餐和宅居前没差别,杂粮米糊或稀饭配面点鸡蛋,中午米饭炒菜,偶尔水饺,两菜一汤,有荤有素,晚上小米稀饭或面条,因为购物不方便要省着点吃,绝不浪费。先生说,我们提前体验老年生活啦(是指老的不能走动的老)!</h3><h3> 小区里的一家水果店建了一个群,不仅有水果还有蔬菜供应,网上下单,送到小区门口,真的好温暖。</h3> <h3>  宅家已经十多天了,从窗户看风景的时间多了些。从书房的窗户可以看见小区大门口的保安戴着口罩严守岗位,对进来的人查验身份测量温度,并协助快递送到门口、业主提货的保障服务;从卧室的窗户看到高大的香樟树上不时地有各种小鸟驻足、飞走;从阳台的窗户看去,亭台、水池、盛开的白茶花,柳枝上星星点点的嫩绿…一切的一切都没变,只是鲜有人走过。</h3> <h3>  如今能够安然宅在家里的人是幸运的,我深深感恩着时光中的每一刻,因为它是多么地令人珍惜。想想那些还在第一线与病毒抗争的人们,我们眼前拥有的难道不是满满的幸福感吗?</h3><h3></h3><h3>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宅家有感】</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春霁阳光暖,</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多日已禁足。</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茶悠悠饮,</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闲书静静读。</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疫情牵动心,</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梅香偶入芦。</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感恩前线人,</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冒死战病毒。</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万众一条心,</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铜墙铁壁筑。</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坚定正能量,</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绝不输。</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我们一介百姓老人,在这非常时期不给国家添乱就是做好自身防护,随时准备为继续战斗在工作岗位上的儿女做好后勤保障。</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衷心祝愿我们的国家,也坚定地相信国家,相信众志成城的中国人民,一定能战胜疫情,等到春暖花开时我们想去哪就去哪,与祖国与大自然繁华与共。🇨🇳🇨🇳🌺🌷🌼🌻🌹🌸</h3> <h3>  女儿一家已经半月多没见了,女儿2月3日已经上班,女婿暂且在家办公,很想念他们,尤其是小外孙。</h3> <h3>  去年的此时,外孙在我们小区的梅园留影。想必现在这里也梅花初绽了吧?🌸🌸却一直未曾移步前往。</h3> <h3>  有说独处是种享受,有说孤独是一种静美。此时的我却说,那只能是短期。真的,人是群居动物,需要亲人,需要朋友,需要陪伴,需要交流。人最需要的是自由,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可以自由掌控。</h3><h3><br></h3><h3><br></h3><h3><br></h3> <h3>  虽然兴趣不大,还是观看了元宵晚会,鼓鼓劲。人是需要有点精神的,增加信心很必要,身为中国人,中国必胜是我们的信念!🇨🇳💪。</h3> <h3>  引用鼠年元宵晚会的诗朗诵《你的样子》的一段话:该动的迅速,不该动的安静,人字结构就是相互支撑,你在家不是休假,而是参加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h3> <h3>  乙亥末,庚子春,这个注定不一般的春节,将被历史记住终身难忘。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让我们懂得了敬畏和珍惜,让我们感受了勇敢与团结,让我感觉到中国的伟大和坚强!</h3> <h3>  我期待春暖花开,疫情过去,去看想看的地方,去见想见的人,熬过这段日子,我们再去旅行。👫👯</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