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疫情防控家庭心理保健实用策略</font></h1> <h3></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除了以上四点,还有一点要注意</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抗疫心理健康</h3><h3> 家庭主要成员包括孩子、父母及老人。尤其是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在抗击疫情期间,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对于防止和缓解心理困扰非常重要。</h3> <h3>1、“我感到无聊,因为我无法做一些我喜欢的事。这种感觉很不好”当一个人遇到无法自己去改变的环境时,这种感觉不是错,把你的感觉告诉给你的父母、你的朋友,或者写到日记上,是一种勇敢的表现。</h3><h3>2、“其实我还可以做一些事来证明自己有一个很聪明的头脑”。你可以想到至少三种让自己快乐起来的事——有一本一直想看完,但没时间看完的书。有一个想问爹妈,但没时间问(好奇、有趣、疑惑)的问题。和自己好友分享小秘密。</h3><h3>3、“我还可以试着创造一些妙着来证明自己在家里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你可以给焦虑的爹妈讲一个笑话,证明你是家里的快乐天使。你可以做一件家务,让爹妈看到你很懂事。甚至,你可以自愿担任家里的快乐裁判,负责每天给爸妈打分、贴小红星,鼓励他们也快乐起来。</h3><h3>4、“如果我想发脾气,就等三分钟以后,看看会怎么样”当你感觉自己的情绪非常不好的时候,给自己三分钟(可以用手机或小闹钟定时),你可以闭上眼睛,想一件曾经让自己很难忘很感动的事(像放电影一样),最好在头脑中配上你喜欢的音乐。三分钟以后,你会平静下来。</h3> <h3>1、商量一些这个阶段家庭生活的“规矩”,如卫生习惯、外出的限制及注意事项、起居时间安排等。建立一个大家能接受的家庭生活秩序。</h3><h3>2、针对孩子可能产生的“约束感”、老人的恐惧感及父母本身的焦虑感,要允许表达出来。当一方表达自己的情绪时,其他人不要评价和教育,而是要理解为“正常”和“特定情况下”的情绪。这种理解比教育和批评的作用要大得多。</h3><h3>3、约定夫妻之间较容易出现的矛盾和冲突“休战”,用互相提示的方法或各让一步的方法来防止冲突与矛盾的升级。将问题的解决放在疫情解除以后。</h3><h3>4、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如一起聊天讲故事,一起商量家务,一起玩一些游戏(棋牌等)。</h3><h3>5、如果有一方在外工作,一定要建立家庭成员与工作方的情感联系(电话、视频)等,让家庭成为重要的支持系统。</h3><h3>6、黄金时间:可以向家人提一个特别要求</h3><h3>7、家庭会议制度。保证全员参与,制订方案。如果年龄允许,让孩子主持。</h3> <h3> 针对老人可能的恐惧感和老年人普遍存在的丧失感。可采取以下方法:</h3><h3>1、适当“示弱”,让老人有自己的事做,且感到“自己有用”。如照顾宝宝、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等。</h3><h3>2、听他们讲自己的故事,尤其是有成就感的事。</h3><h3>3、注意老人的身体保健,帮助老人保持自己的生活习惯。</h3>